教师文化“新概念”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变动不居的,文化也应是髓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创生的。任何对文化僵化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理性的。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本身的排它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容易造成教师对事物的单一和僵化的看法,因此,更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文化”进行重构,甚至改组。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作为一种对经典文化的抵抗而异军突起,且像如今中国的牛市一样,一路走强、走高,而对它的责难也自从它在中国一出现就没有中断过。一样事物能引起人们如此众多的争议,也说明这种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积习的观念之根深蒂固。那么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新生”文化,但在当代的中国,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对它的研究和理解还是缺乏某种条件的——事实的和观念的。经典文化在过去一直被看作是主流文化,是我们文化的维系,且现在这种观点依然占有主导市场。这种对待文化的一元观,也“造就”了我们一元的文化观。在这样的文化观中,生长出来的教师文化,显然无法避免地带有某种僵化的痕迹。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
  
  在如今大众文化背景下,以这种一元的文化观来看我们的课程改革,来看我们的教师文化重构,我觉得困难重重。教师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人物,课程改革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成果。而新课程的实施,教师责无旁贷。同时,教师也是课程的实际解读者,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是否与教师的价值观相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对新课程的认可与抗拒的态度。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可能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文化,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难以为继的。
  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新课程本身是否具有多元文化视角,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兼容性、开放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大众文化作为资源,引入到课程中。第二,教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大众文化,教师的文化心理是否具有某种开放性、教师的文化结构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师的文化思维方式是否具有创生性等等。而这两点,对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单就第二点来说,教师如何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来落实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如何应对大众文化所带来的不适;如何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新问题下来实施新课程,乃至于创生新课程,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大众文化是一种直面现实的文化,而“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大众文化理应纳入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理应进入教师的文化视野。相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最合理的情况是:大众文化,既被充分地作为学校的课程资源,又是构成教师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此,课程和教师的最佳组合就可能会创生出最优质的教育。
  按照“课程即生活”的观点,新课程没有理由拒斥更具生活化的大众文化,教师也不要仅仅沦为课程的忠实阐释者,而应力图成为课程的创生者。这已经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基础,而且,这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落差,教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这一切又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重建自己的教师文化。相对于学生来说,我们的课程和教师文化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种滞后性。课程的泛政治化、概念化、精英化倾向,教师文化的保守性、封闭性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达成。当然,我们的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问题是,课程在设置和实施过程中,这一倾向并未得到很好的纠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这涉及到课程设计专家对课程的理解,也有政治经济的因素,还有涉及到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那么,作为一个一线的中学教师,他在这场变革中,就自身而言,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开拓领地。课堂是舞台,教师是演员。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同样的课程中,可以有别样的表演。而且,他们还可以构建一个“后现代剧场”。以课程为剧本,以“文化”为依托,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互为表演者及欣赏者的关系。
  
  教师亚文化与学生亚文化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高度而凝练地概括了新课程的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和亮色。这也意味着课程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型:由精英主义教育转向大众主义教育。这句话也喊出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学生不是“容器”,也不是“储蓄罐”,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主体。在当今大众文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无疑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公民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必然要求教育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而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对话”,已经使得师生的相互影响成为现实的可能,事实上,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也正在形成。
  在学校里,学生主体性的彰显,使得他们的青年亚文化的表达成为可能,并在和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这种可能性也正在向实然性转变。学生亚文化的表达,同时也给教师的固有文化带来冲击,因而迫使教师去了解、去适应,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文化知能结构,甚至是自己的认知“图式”。在当代大众文化场域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肯定会遇到自己感到有点“陌生”的文化。学生亚文化,本身就是属于青年的一种文化,而且,这种文化是一种世俗的文化,是一种“当下”的文化,是一种不断更新的文化。相对于教师的那种经典倾向的、非世俗化的、相对稳定形态的文化,学生亚文化是一种刺激和诱因,促使教师文化发生变化,从而构建教师的亚文化。课程和教师,因为惯性的原因,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典的倾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老化。这些,与当下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表现出一种主动性,在师生的相互交往影响中,教师应表现出一种“自适应”,而不是无动于衷和排斥。教师永葆对文化的这种敏感度,是其创生和重构教师文化的一个必要前提。
  大众文化对经典文化(主导文化)的规避,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经典文化职能的有限性。大众文化的开放性、即时性,是对经典文化的一个弥补。教师对大众文化的态度,以及自身文化的构成要素,都对教师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加之,教师本人的文化性向,教师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都影响着教师亚文化的构成。特别是当下,审美化已经泛化,审美业已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商场文化”“时装模特”“偶像效应”“广告”等等,审美已无处不在。而学生对时尚、对流行的推崇,也是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传统的美学强调“超功利”“无利害”,这种审美标准,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已经表现出困境,美学需要重构,美学的研究领域需 要拓宽。那么,在对待学生亚文化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表现出理解,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不能以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亚文化。当然,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还仅仅来自自己感性的认识,缺乏理性的辨别。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干预。这就又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文化批判力。这种文化批判力的形成,得益于教师长期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得益于教师对文化的敏感度。宗教强调的是信仰,哲学强调的是怀疑。所以哲学更彻底。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一点哲学,至少也要多看点哲理的书。这对于“文化批判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及时地关注学生的文化生活,关注课堂内外所表现出的学生亚文化。除了“经典”的文本,流行音乐、电影、动漫、广告、时装模特等等,都应理所当然地纳入到教师的文化视野中。大众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生活背景,也给我们的文化批判提供的无限的可能性。
  
  教师文化的形成与教师文化的生长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
  
  家庭的背景、教育的背景,个人的文化性向、工作的环境、地域文化等等,都对教师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的“图式”一旦形成,便可能会形成某种单一而定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于是,教师文化的重构,便被提上议事日程。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雷蒙德·威廉斯),而社会的变革,又必然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样,教师文化就应该适时地表现出某种转变,表现出某种转化,表现出某种顺应。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时时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变革,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自己的“文化”如果依旧一成不变,那么,造成与课程、与学生的格格不入就会在所难免。
  对一般的大众而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现世的生活。那种高高在上的,“生活在别处”的,“彼岸”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伪生活”。大众文化的这种现实性,无疑是对精英文化的一种抵抗和反驳。人生的意义应该蕴藏在现实的生活之中。文化本身也来源于生活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教师文化的生长,也理所当然地来源于现实的生活中,来源于对一切文化现象的关注。教师文化的生长,既是自身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鉴于以上所述,我们有理由认为,教师文化的生长更新,既具有可能性,又具有必然性。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生活是变动不居的,文化也应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创生的。任何对文化僵化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理性的。教师因为职业的关系,以及教育教学经验本身的排它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容易造成教师对事物的单一和僵化的看法,因此,更有必要对自己的“教师文化”进行重构,甚至改组。文化应该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丰富,每个社会的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都有权力对自己生活时代所周遭的文化,进行当代意识的阐释。经典应该是常读常新的,文化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对待文化和经典文化的态度。
  教师文化的生长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自身因素的影响。一种开放的态度,一种合理的知识结构,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等等,都会影响到教师文化的生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朱桥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读书并非所有人共同的乐趣,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一看书就头痛”。可是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永远是人生的赏心乐事之一。即便是在如今的喧嚣红尘中,阅读仍然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一有机会就会沉醉于自己喜好的书中,梦着他们的梦,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在他们眼中书籍确实就像“艳于西子”的故人,以至于“晨昏忧乐每相亲”。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读书人确实称得上是真正的书的“痴情者”。  此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之我见  王献忠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我想《规定》的出台可能是鉴于有半数以上的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有大量类似“杨不管”“范跑跑”的现象。尽管《规定》是有的放矢,但我个人认为,《规定》的作用并不会像教育部所期望的那样大。  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组织学生的工作,那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内容就应该有两大方面,即班主任的利益
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加它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  (某箱包公司的广告词)  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圣文森特妇产医院正厅标语)  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  (美国佛罗里达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  不要把年轻人当成等你灌充的空瓶,把他们看成等你点燃的蜡烛。  (美国俄亥俄州某高中教师休息室内的横幅)  年轻人误以为教育可以取代经验,
一次闲聊中,女儿跟我说:“老师的一句表扬胜过一千句批评”。我惊呆了,她说这是她这么多年做学生的感受。我无言回复我的女儿,沉默中想到了我的那两个学生……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的其他学科都是呱呱叫的,唯独语文从来没及格过。作为班主任的我找他谈心,他的回答让我震惊。他说他对语文不感兴趣是因为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忘了做A B卷,语文老师罚他抄课文,罚抄整整26篇课文,抄了几本练习本。想想看,一个那么点大的
尊敬的袁部长:您好!  适值您出任教育部长之际,我——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您提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八大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所述所议,当属一孔之见,偏颇之处在所难免。  1.当下的基础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在总结教育成果和办学成就时,都以八股文式的文字,罗列出育人的种种辉煌和卓越。但从教育本身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程度不等地存
三角形作高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作垂线、给平行四边形、梯形作高。但是在三角形作高时却错误连连,着实让老师们大跌眼镜。  一、发现问题  笔者对我们学校五年级40人就下题进行抽查:  给指定的底作高:  抽查情况反馈:  一共40人,其中全对13人。通过分析发现:水平底上做高正确率较高,同样的一个三角形改成非水平底作高错误率增加,钝角三角形作高,高在外面的两种情
浪漫是庄子化为蝴蝶的缥缈一梦,浪漫是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翩然一跃,浪漫是荆轲在易水之滨的毅然离去,浪漫是辛弃疾赠陈同甫的壮词一篇,浪漫是文天祥在零丁洋的千年一叹。  浪漫的人是有理想的人,为理想而懂得舍弃的人。五柳就是懂得舍弃的活得浪漫的人。  因为浪漫,所以不在乎生于何地,姓甚名谁。  因为浪漫,他以宅边五棵柳树为号,比任何今天的网名都动听而不流俗。  因为浪漫,他“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丰富的形象内涵。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感悟,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让词语变成一幅幅生活画面、一个个生活情境,感受语言,感悟文本。  如我在执教《学会看病》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感悟母亲在孩子生病时外表的“冷漠”与内心的“滚烫”,我紧扣文中“忐忑不安”一词,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课件出示: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
感动伴随着我读这本书的全过程。作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因为他在工作的第二年曾经因班级频频出事,而被学校撤去班主任之职。班主任不是多重要的位置,不是多显赫的职位,但能证明的却有很多。失败了的他没有放弃,努力反思,寻找原因。正如魏书生所说:“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与其希望环境改变,找客观原因,不如挖掘自身潜能。”我的感受是挫折有大有小,但收获可大可小。万玮普通,普通得因点
十运会69公斤级举重比赛终于落下帷幕,奖牌各得其主。出人意料的事,赛前被人们普遍看好的雅典奥运会冠军张国政不仅无缘金牌,竟连个名次也没有拿到。赛后很多人不能理解,媒体更是一致批评教练的战略战术,把唾手可得的金牌拱手相让。然而,对此我却不敢苟同,我以为,张国政的“失败”败得应该、败得值得、虽败犹荣。   表面看来,张国政确实败得很可惜。因为,在第一轮的抓举比赛中,张国政已经以160公斤的成绩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