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根基,改革的重点是突出专题式教学和研讨式讲授;网络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要在网络资源库和移动网络平台的建设上下功夫;实践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实践教学案例库和实践活动资源库要积极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与时俱进、因时因地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95-04
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彻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和高校大学生实际,课题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积极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法。
1 建构课堂教学体系,筑牢“纲要”课程教学根基
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根基,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原则上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1.1 实现教学内容由教材式向专题式转变
“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涵盖1840年至今共180年历史。教材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是,知识点过于繁多,理论性比较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想要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历史知识与思想教育统一,是非常艰巨的任务。[2] 纵观全国通用教材,“纲要”课中很多基础知识与中学课本重复,直接影响了大一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依托教材内容制定专题讲授要点,统筹协调教学环节侧重点,灵活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题组任课教师在“纲要”实际教学中,坚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基础知识学习划拨到网络教学中,引导学生课下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提前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上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测试。这种线下线上互动、专题为主的教学方式,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效地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负担。
专题教学内容应突出教材重难点,并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高度结合。例如:将“纲要”教材中“五四运动”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相结合,制作成一个专题“青春萬岁,强国有我”。课上集中讲授,激励大学生励志奋斗,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课下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专题教学不是对教材内容翻版叠加,而是对教材内容合理调整和重新布局。专题教学设定要把握好课程重点,着重突出课程特色,提升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现实关注度;确定每个专题要讲清楚哪些具体问题,由任课教师认真设计、合理配置。
1.2 实现讲授方式由灌输式向研讨式转变
目前,仍有少数高校“纲要”课教学以灌输式讲授为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必须更新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形式,从灌输式讲授向研讨式讲解转变,积极开展新教学模式探索。这种转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研究意识;也便于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诉求和思想动态,提升教学手段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新疆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采取民汉合班上课形式,学生人数比较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相对欠缺。针对上述实际状况,任课教师积极采用研讨式讲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渐达到使学生自觉领会和认同相关理论和观点的目的。[4]例如:在“纲要”的第一堂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按班级分小组课下开展“我眼中的近代中国”专题研讨,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PPT展示、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研讨式讲授一定要合理设置讨论主题,研讨主题应与授课对象的认知能力相符,使研讨内容与学生的关注热点有效对接。学生研讨的组织形式、研讨质量的掌控、课堂活跃度的调节、研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等,需要任课教师有效把握。此外,教师的引导力和监督力也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相关要求,实现教与学的深层互动,达到知行统一。
2 完善网络教学建设,拓展“纲要”课程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 师生共建富有地方特色、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库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既能为在校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理解、准确掌握教材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历史事件回顾、历史人物介绍、经典文献研读、阅读参考材料、视频音像资料、史料评析、师生互动等多板块。[5]78课题组任课教师所在高校的“纲要”课程网络资源库,采取师生共建的方式,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将与教材相关的经典文献书目、重要历史事件、新疆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展览二维码(例如:《复兴之路》网上展厅二维码、“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二维码)等内容,上传到学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并结合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网络资源的补充和完善。 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建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库。例如:网络学习平台中辛亥革命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关链接可以直接转到辛亥革命纪念馆网址;结合1911 年 12 月28 日辛亥革命迪化(今乌鲁木齐)起义,指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思考辛亥革命的起因、重要影响与社会评价;[5]78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检索世界各国建设的中山公园,进一步了解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既深化了新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和感悟,也加强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培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切忌盲目无序,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板块内容,注重教学资源的遴选,注重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要指导学生共同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2 积极建设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的移动网络平台
课题组所在高校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在“纲要”课网络教学中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任课教师对网络平台中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章节测验等教学资源筛选整理,指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自学相关课程内容,并按时完成各章节基础知识测试。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授课特点和教学需要,建立“纲要”课程微信学习群,将信息发布和展示功能充分应用于教学之中。例如:课程准备、拓展阅读、学习反馈、作业布置、实践活动等可以放置在移动课堂中完成。利用电子产品的移动优势辅助课程教学,能有效降低课堂教学的时间压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2019年,课题组所在高校要求全体在校生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学生每天通过登录客户端,阅读文章、观看视频、认真积分、有效答题,不仅及时了解国家时事政治,而且更好地学习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大学生通过“学习强国”重点学习相关理论,例如:学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及“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开展党史知识学习,观看党史题材、革命题材、抗战题材和历史题材系列影片。这种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利用,既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习空间;又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满足了大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需求,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
3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
实践教学是进一步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
目前,“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案例丰富,但很多高校实际运用的教学案例趋同,特色不明显。课题组在“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中,积极利用新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大幅度提升了思政教學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1)梳理汇编近现代的地方文史资料。在挖掘整理过程中,因时因势融入新疆地方史相关内容,利用本地革命历史事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在校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高度的认知共鸣,进一步提升民汉合班教学水平。例如:为配合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选择近代中国历史上沙皇俄国对新疆侵略的史实进行分析;[5]79为配合教材中改革开放相关内容,选取新疆的两位改革先锋人物——“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库尔班·尼亚孜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模范检察官”张飚的先进事迹,对大学生开展主题教育。
(2)挖掘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根据课程教学进度,提前要求大学生实地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例如: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任课教师则可利用课堂时间讲授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等相关史料,选择性讲解陈云、陈潭秋、毛泽民等中共党员为新疆解放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3)收集整理“纲要”课程教学案例。甄选已出版的教学案例,可以重点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辅资料。在教学案例库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积极用好地方资源,以新疆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史实为主要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热爱伟大祖国,强化对“四个选择”的高度认同。
3.2 因时因地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库
提升“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水平,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以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延伸、拓展、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用型院校的“纲要”实践活动资源库建设必须把握好两点原则。
(1)实践活动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实效性。“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有很多选择,关键在于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把握好活动主题的设计和选择。新疆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少数民族学生对文史知识缺乏兴趣,尤其是汉语水平有限的学生更加抵触史料研学,如果硬性要求学生研读史料、撰写读书笔记,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因此,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每个专题设计多个实践活动,包括:诵读经典、专题研讨、诗词朗诵、史料汇编、主题演讲、红影展播、红歌演唱等,使大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独立完成或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
(2)高校职能部门协同组织活动,具有操作性。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库必须提前与学生处、团委、各院系进行沟通,有效利用各部门开展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诗歌朗诵、红歌大赛、“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要统筹设计全校的具体实践活动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各专业的实习实训,灵活安排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对接。这样,既有效利用了资源、拓展了实践空间,又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此外,实践活动资源库建设必须符合高校与生源的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要合理规划、全盘考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4 结语
当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其自身的功能优势,成为“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全体思政课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探索,以推进三者有机结合、紧密互动,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张烁.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何利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学周刊,2017(8):5-7.
[3] 王萍霞.“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4):211-214.
[4] 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5] 张倩.新疆高校《中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12):77-80.
Abstract: Adopting the trinity hybrid teaching method of “classroom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he focus of reform is to highlight special topic teach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base and mobile network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case base and practice activity resource base should actively us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build according to time and place.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ixed teaching method
责任编辑 盛 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95-04
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彻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和高校大学生实际,课题组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的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探索,积极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法。
1 建构课堂教学体系,筑牢“纲要”课程教学根基
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根基,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原则上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1.1 实现教学内容由教材式向专题式转变
“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涵盖1840年至今共180年历史。教材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是,知识点过于繁多,理论性比较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想要做到史论结合、体现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历史知识与思想教育统一,是非常艰巨的任务。[2] 纵观全国通用教材,“纲要”课中很多基础知识与中学课本重复,直接影响了大一新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依托教材内容制定专题讲授要点,统筹协调教学环节侧重点,灵活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题组任课教师在“纲要”实际教学中,坚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基础知识学习划拨到网络教学中,引导学生课下利用“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提前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在课堂上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测试。这种线下线上互动、专题为主的教学方式,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效地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负担。
专题教学内容应突出教材重难点,并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高度结合。例如:将“纲要”教材中“五四运动”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相结合,制作成一个专题“青春萬岁,强国有我”。课上集中讲授,激励大学生励志奋斗,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课下开展相关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达到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专题教学不是对教材内容翻版叠加,而是对教材内容合理调整和重新布局。专题教学设定要把握好课程重点,着重突出课程特色,提升理论深度、知识广度和现实关注度;确定每个专题要讲清楚哪些具体问题,由任课教师认真设计、合理配置。
1.2 实现讲授方式由灌输式向研讨式转变
目前,仍有少数高校“纲要”课教学以灌输式讲授为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必须更新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形式,从灌输式讲授向研讨式讲解转变,积极开展新教学模式探索。这种转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3]培养其思维能力和研究意识;也便于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诉求和思想动态,提升教学手段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依据。
长期以来,新疆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采取民汉合班上课形式,学生人数比较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差、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相对欠缺。针对上述实际状况,任课教师积极采用研讨式讲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渐达到使学生自觉领会和认同相关理论和观点的目的。[4]例如:在“纲要”的第一堂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按班级分小组课下开展“我眼中的近代中国”专题研讨,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PPT展示、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研讨式讲授一定要合理设置讨论主题,研讨主题应与授课对象的认知能力相符,使研讨内容与学生的关注热点有效对接。学生研讨的组织形式、研讨质量的掌控、课堂活跃度的调节、研讨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等,需要任课教师有效把握。此外,教师的引导力和监督力也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相关要求,实现教与学的深层互动,达到知行统一。
2 完善网络教学建设,拓展“纲要”课程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 师生共建富有地方特色、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库
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既能为在校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理解、准确掌握教材内容。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历史事件回顾、历史人物介绍、经典文献研读、阅读参考材料、视频音像资料、史料评析、师生互动等多板块。[5]78课题组任课教师所在高校的“纲要”课程网络资源库,采取师生共建的方式,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将与教材相关的经典文献书目、重要历史事件、新疆地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重要展览二维码(例如:《复兴之路》网上展厅二维码、“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网上展馆二维码)等内容,上传到学校思政课网络学习平台,并结合教学体会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网络资源的补充和完善。 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共建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库。例如:网络学习平台中辛亥革命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关链接可以直接转到辛亥革命纪念馆网址;结合1911 年 12 月28 日辛亥革命迪化(今乌鲁木齐)起义,指导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思考辛亥革命的起因、重要影响与社会评价;[5]78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检索世界各国建设的中山公园,进一步了解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既深化了新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和感悟,也加强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培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切忌盲目无序,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板块内容,注重教学资源的遴选,注重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要指导学生共同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2.2 积极建设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的移动网络平台
课题组所在高校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在“纲要”课网络教学中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任课教师对网络平台中的视频资料、文字资料、章节测验等教学资源筛选整理,指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自学相关课程内容,并按时完成各章节基础知识测试。任课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授课特点和教学需要,建立“纲要”课程微信学习群,将信息发布和展示功能充分应用于教学之中。例如:课程准备、拓展阅读、学习反馈、作业布置、实践活动等可以放置在移动课堂中完成。利用电子产品的移动优势辅助课程教学,能有效降低课堂教学的时间压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2019年,课题组所在高校要求全体在校生下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大学生每天通过登录客户端,阅读文章、观看视频、认真积分、有效答题,不仅及时了解国家时事政治,而且更好地学习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大学生通过“学习强国”重点学习相关理论,例如:学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课件”“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及“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内容。引导大学生开展党史知识学习,观看党史题材、革命题材、抗战题材和历史题材系列影片。这种移动网络学习平台的利用,既为课程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习空间;又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满足了大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需求,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
3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纲要”课程教学实效
实践教学是进一步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案例库
目前,“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案例丰富,但很多高校实际运用的教学案例趋同,特色不明显。课题组在“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中,积极利用新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大幅度提升了思政教學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1)梳理汇编近现代的地方文史资料。在挖掘整理过程中,因时因势融入新疆地方史相关内容,利用本地革命历史事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在校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高度的认知共鸣,进一步提升民汉合班教学水平。例如:为配合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选择近代中国历史上沙皇俄国对新疆侵略的史实进行分析;[5]79为配合教材中改革开放相关内容,选取新疆的两位改革先锋人物——“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库尔班·尼亚孜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模范检察官”张飚的先进事迹,对大学生开展主题教育。
(2)挖掘利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根据课程教学进度,提前要求大学生实地参观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基地,例如: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等。任课教师则可利用课堂时间讲授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等相关史料,选择性讲解陈云、陈潭秋、毛泽民等中共党员为新疆解放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3)收集整理“纲要”课程教学案例。甄选已出版的教学案例,可以重点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辅资料。在教学案例库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积极用好地方资源,以新疆近现代历史上的革命史实为主要案例,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热爱伟大祖国,强化对“四个选择”的高度认同。
3.2 因时因地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库
提升“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水平,需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以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延伸、拓展、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上做文章,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应用型院校的“纲要”实践活动资源库建设必须把握好两点原则。
(1)实践活动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实效性。“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有很多选择,关键在于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把握好活动主题的设计和选择。新疆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少数民族学生对文史知识缺乏兴趣,尤其是汉语水平有限的学生更加抵触史料研学,如果硬性要求学生研读史料、撰写读书笔记,效果可能不会很好。因此,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每个专题设计多个实践活动,包括:诵读经典、专题研讨、诗词朗诵、史料汇编、主题演讲、红影展播、红歌演唱等,使大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独立完成或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
(2)高校职能部门协同组织活动,具有操作性。建设实践活动资源库必须提前与学生处、团委、各院系进行沟通,有效利用各部门开展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例如:诗歌朗诵、红歌大赛、“民族团结教育月”系列活动、“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要统筹设计全校的具体实践活动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各专业的实习实训,灵活安排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对接。这样,既有效利用了资源、拓展了实践空间,又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此外,实践活动资源库建设必须符合高校与生源的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要合理规划、全盘考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4 结语
当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其自身的功能优势,成为“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此,全体思政课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探索,以推进三者有机结合、紧密互动,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张烁.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 何利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班混合型教学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学周刊,2017(8):5-7.
[3] 王萍霞.“互联网+ ”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4):211-214.
[4] 杨志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6):69-73.
[5] 张倩.新疆高校《中國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12):77-80.
Abstract: Adopting the trinity hybrid teaching method of “classroom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he focus of reform is to highlight special topic teach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base and mobile network platform;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case base and practice activity resource base should actively use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build according to time and place.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mixed teaching method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