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 想象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作品的韵味。
  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抓住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内外联想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中人物原型的艺术表现,散文中的人物更带有原型的明显痕迹。教学中教师利用艺术真实引发学生联想生活真实,再回头品味艺术真实,从而增强文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学生的兴趣也随之被调动起来。例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刻画形象。我教这一课时,就让学生带着对自己父亲真切感、亲昵感去体会父爱。我引导学生说,你们觉得文中哪些事情最能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了一会儿说,父爱往往用行动而不用语言,作为子女一般不易感受得到。我接着引导:“你们感受到过深沉的父爱吗?比如送你们上学,半夜送你们上医院等等。”这一问,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了,纷纷谈论起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爱自己、不怕累不怕苦等。我再问:“那么你对自己的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又踊跃发言。然后,我顺势转入课文,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在文中对父亲的感情是什么。
  
  三、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作品中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不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村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被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四、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启发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真正发挥学生想象力,教师的正确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对知识,我愿是大海;做教师,我愿是春风。
其他文献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一物体所具有的足以克服地球和太阳引力束缚而飞离太阳系的速度。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整理并总结出的第三宇宙速度的三种求法:  为求第三宇宙速度,不妨设想物体先克服地球引力束缚到达地球公转轨道,再克服太阳引力束缚飞离太阳系。先求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u,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  由此得:u=  式中的MS、ME分别为太阳和地球的质量,RES公转轨道的半径,G为万有引
期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语文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想学好语文课,教师的讲课艺术、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学
期刊
中学生物教学中,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式与手段很多,如野外实习、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生态调查、课外活动等等。下面,笔者仅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鱼的形态”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
期刊
创设情境 自主探索 及时反思  杨庆云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及时反思三者是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这三个环节。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兴趣,自主探索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及时反思是为了明确收获。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生命、有价值的。不能单纯地激情,还
期刊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
期刊
高一上学期,我担任高386班班主任,大概是期中考试后的一天,吃过晚饭,我很早就来到办公室,准备备课。一会儿,我班班长进来找我,手上拿着一沓纸,脸红红的,很严肃、很伤心的样子,我预感到班里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果然,班长带着哭腔告诉我:当天下午上体育课,开始整队时,同学们整队不迅速,纪律不好,体育老师生气了,说了一些气话,大致是:常听别的老师说高386班学习好,纪律好,人也好,我看也不怎么样嘛!一向顾全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真善美的传播者,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这要求广大教师要当学生爱戴、家长欢迎、社会满意、时代认可的好教师。其中,当一名受学生爱戴、尊敬的教师是最为根本的要求。    一、要对学生充满无限的爱    在二十年的教书历程中,我悟出了这样一个真谛:教育其实就是播撒伟大母爱的精彩过程。“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
期刊
目前农村初级中学地理教育教学遇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受中考科目的影响,农村学校地理学科仍被歧视为副科,地理学科长期得不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足够重视。虽然每周有两课时的教学设置,但教师教学仍处在应付、被动状态。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满堂灌现象仍很严重;什么活动课、实践课一般不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积极地去分析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考试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一些干条条,考试时甚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所说:“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我始终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在课
期刊
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事实证明,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都饱含了学生的真情,都是“我手写我心,我心抒真情”的典范。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大力倡导“写真事、抒真情”。  白居易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之九书》)就指出文学是人学,文学更是情学。以情为文章的血液,用情铸就文章的灵魂,因情而打动人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