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对护理本科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校2005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105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55人为对照组,对其实施的授课采用传统教学法;50人为试验组,在部分护理专业理论课如急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學中采用PBL教学法,其它课程的教学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法测评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应用PBL前后有无差别,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的创造力测试有显著差异;同时,试验组学生对PBL的认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将PBL应用于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在护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应用PBL,不但提升了护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获得了较好的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计算机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护理本科生;创造力;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门学科,尤其对于像护理这样正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学科来说,创新同样是迫切需要的。学科的创新关键在于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人员。在中国,尽管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总体来说,研究生人数在护理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相比之下,护理本科生的发展更加迅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将是从事护理研究的主力军,她们创造能力的提升因而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杜朝晖撰文指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对于我们改进实践性教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为基础,按照问题和课题组织学习的方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 麦克马斯特大学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目前被各大院校广泛应用的PBL对护理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同时,也分析该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5级护理统招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随机抽取两个班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班(50人)为试验组,另外一个班(55人)为对照组。在对试验组的教学中,部分护理专业理论课如急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时,将这些学生随机(10-12人)分为4个小组,以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围绕其中的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轮流发言,老师只在旁边起指导作用,使教学按既定的目标进行。为对照组的学生授课时,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
(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3月在应用PBL前分别对两组学生发放测评其创造力的调查问卷,2008年6月在应用PBL后对两组学生再次发放相同的问卷,并采用PBL应用效果调查问卷对试验组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均采用无记名方式,测试创造力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测试PBL应用效果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调查工具
采用经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的由美国普林斯顿人才开发公司设计的测评“创造性人格”的综合量表测试学生的创造力。该量表共包括50个选择题,以得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得分在110-140分者为创造性非凡;85-109分者为创造性很强;56-84分者为创造性强;30-55分者为创造性一般;15-29分为创造性弱;-24-14分者无创造性。
二、结果
(一)PBL应用前后两组学生创造力比较
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PBL应用前创造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BL应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造力水平有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创造力得到了提升(表1)。
(二)PBL应用前后创造力强的人数构成比比较
PBL应用后试验组创造性强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对照组则没有。PBL应用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造力强的人数构成比有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创造力强的人数比例增多(表2)。
(三)两组学生对PBL认同率的比较
两组学生对PBL的认同率经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两组认同率有显著差异,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表3)。
四、讨论
(一)PBL提升了护理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才能,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秉赋[2]。我国学者刘文明[3]认为:创造力亦即个性品质,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发明、创造和创造性组织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护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4]。应用PBL后,两组学生创造力差别较大:试验组创造力的平均分数有了提高,创造性强的人数比例也增加了,这说明PBL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将PBL应用于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赞同PBL教学法,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计算机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还使得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得到了提高。PBL的教学是组合学生自述事例、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小组间互相问答及老师的引导等一系列教与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学生得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不但实现了从个人到小组再到班级对某一问题的认知,而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际中,促进了学生多项能力的提高。
(三)PBL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导致师生教得累、学得也累,由于不能按照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PBL以学生为主,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大胆发问,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然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PBL也不例外,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在应用中注定会存在一些问题。从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看出,有8.16%的学生认为PBL妨碍了自己的学习,57.14%的学生认为有些妨碍。而妨碍学习的因素主要来自时间方面的冲突,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幻灯、查资料,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个别同学甚至建议由老师直接给她们提供资料以节约时间。她们没有觉察到的是,查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为什么学生会觉得时间很紧张呢?一方面,护理学涉及的课程较多,而且许多科目都要求闭卷考试,学生忙于记忆书中的内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PBL需要学生占用课堂时间进行成果汇报、讨论,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这对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无疑负担是非常重的。加上其他一些情况,如病例难度较大,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太丰富,以及学生学习的惯性,基础知识水平较低,教学环境较差,学习资料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BL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PBL是一种能够提高护理学生多种能力包括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用PBL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应用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耗时较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杜朝晖.以问题引导创新能力培养--北欧PBL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 /7 /23.
[2] 李玉玺、陈锐.学会创造性思维-让自己不同凡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03.
[3] 黄学规、金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6.
[4] McCormack B.Opening doors of perception.Creativity,learning and developing practice[J].Br J Perioper Nurs,2004,14(10):439-441;443-446.
[5]周东霞.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教学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2):68-69.
作者简介:
马玉萍女,本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教育与管理。
谭初花女,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在读。
关键词PBL;护理本科生;创造力;护理教学;应用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门学科,尤其对于像护理这样正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学科来说,创新同样是迫切需要的。学科的创新关键在于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人员。在中国,尽管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总体来说,研究生人数在护理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1%,相比之下,护理本科生的发展更加迅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们将是从事护理研究的主力军,她们创造能力的提升因而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杜朝晖撰文指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对于我们改进实践性教学,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1]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为基础,按照问题和课题组织学习的方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以学科领域的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将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作为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 麦克马斯特大学 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目前被各大院校广泛应用的PBL对护理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同时,也分析该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5级护理统招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随机抽取两个班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班(50人)为试验组,另外一个班(55人)为对照组。在对试验组的教学中,部分护理专业理论课如急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时,将这些学生随机(10-12人)分为4个小组,以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围绕其中的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轮流发言,老师只在旁边起指导作用,使教学按既定的目标进行。为对照组的学生授课时,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法。
(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成员于2008年3月在应用PBL前分别对两组学生发放测评其创造力的调查问卷,2008年6月在应用PBL后对两组学生再次发放相同的问卷,并采用PBL应用效果调查问卷对试验组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均采用无记名方式,测试创造力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测试PBL应用效果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2.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调查工具
采用经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的由美国普林斯顿人才开发公司设计的测评“创造性人格”的综合量表测试学生的创造力。该量表共包括50个选择题,以得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得分在110-140分者为创造性非凡;85-109分者为创造性很强;56-84分者为创造性强;30-55分者为创造性一般;15-29分为创造性弱;-24-14分者无创造性。
二、结果
(一)PBL应用前后两组学生创造力比较
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PBL应用前创造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BL应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造力水平有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创造力得到了提升(表1)。
(二)PBL应用前后创造力强的人数构成比比较
PBL应用后试验组创造性强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对照组则没有。PBL应用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创造力强的人数构成比有差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创造力强的人数比例增多(表2)。
(三)两组学生对PBL认同率的比较
两组学生对PBL的认同率经χ2检验,P值均小于0.05,两组认同率有显著差异,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表3)。
四、讨论
(一)PBL提升了护理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才能,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秉赋[2]。我国学者刘文明[3]认为:创造力亦即个性品质,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发明、创造和创造性组织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思维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护理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4]。应用PBL后,两组学生创造力差别较大:试验组创造力的平均分数有了提高,创造性强的人数比例也增加了,这说明PBL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将PBL应用于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赞同PBL教学法,普遍认为这种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计算机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还使得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得到了提高。PBL的教学是组合学生自述事例、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小组间互相问答及老师的引导等一系列教与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学生得到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不但实现了从个人到小组再到班级对某一问题的认知,而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实际中,促进了学生多项能力的提高。
(三)PBL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式单一,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导致师生教得累、学得也累,由于不能按照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PBL以学生为主,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大胆发问,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其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5]。然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PBL也不例外,作为一种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在应用中注定会存在一些问题。从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看出,有8.16%的学生认为PBL妨碍了自己的学习,57.14%的学生认为有些妨碍。而妨碍学习的因素主要来自时间方面的冲突,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幻灯、查资料,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个别同学甚至建议由老师直接给她们提供资料以节约时间。她们没有觉察到的是,查资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提高的过程,为什么学生会觉得时间很紧张呢?一方面,护理学涉及的课程较多,而且许多科目都要求闭卷考试,学生忙于记忆书中的内容,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另一方面,PBL需要学生占用课堂时间进行成果汇报、讨论,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这对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无疑负担是非常重的。加上其他一些情况,如病例难度较大,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较低、临床经验不太丰富,以及学生学习的惯性,基础知识水平较低,教学环境较差,学习资料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BL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PBL是一种能够提高护理学生多种能力包括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在护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用PBL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应用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耗时较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杜朝晖.以问题引导创新能力培养--北欧PBL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7 /7 /23.
[2] 李玉玺、陈锐.学会创造性思维-让自己不同凡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03.
[3] 黄学规、金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36.
[4] McCormack B.Opening doors of perception.Creativity,learning and developing practice[J].Br J Perioper Nurs,2004,14(10):439-441;443-446.
[5]周东霞.PBL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教学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2):68-69.
作者简介:
马玉萍女,本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教育与管理。
谭初花女,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