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调腰椎曲度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腰椎调腰曲度配合胸椎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观察颈椎管狭窄5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76)%,结果达到了临床治愈目的。结论:认为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腰椎调腰曲度配合胸椎过伸提胸法为主的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是有效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1-01
笔者自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收治疗颈椎管狭窄症50例,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腰椎调腰曲配合胸椎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0岁;病程15天~1个月;都是以长期伏案工作和久坐、低头有关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心悸、咽喉不适。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棘突或棘突旁有压痛。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步态不稳;上肢出现一侧或两侧麻木、疼痛、手无力。感觉障碍平面不规则;霍夫曼征阳性。膝、跟腱反射亢进,严重者可引出踝、髌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
2、影像学资料:
颈椎X线照片:颈椎管狭窄症可见椎体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或阶梯样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刺形成,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关节突关节重叠,韧带钙化等。MRI显示椎管狭窄症者则显示多个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椎管矢状径小于10mm。
腰椎X线正位片示:腰椎椎体与颈椎同向旋转侧弯;椎板间隙狭窄。侧位片上示椎曲紊乱,椎体曲度变直、反弓或上弓下曲,或椎体间有滑移或曲度加大,斜位片上示椎弓根切迹小,椎间孔狭窄及峡部不连等。
二、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三大疗法。
1、理筋:
1.1药熨:全部病例均药熨颈背、胸背、腰背部位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1.2针刺法:骨空针刺法:依据《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有关论述,采取针"骨空"即"骨孔"、针骨膜为主的针刺法。取C4~Th5,华佗夹脊针至椎板,加选大椎、脊阳、命门、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等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1.3按摩推拿:(2)整脊手法:运用整脊调曲手法,每天一次。先拿、捏、滚、揉颈背、腰骶部肌肉,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急性期(腱反射亢进时)不行手法。症状缓解后,运用轻柔的牵引折顶手法,取仰卧位,医者双手四指在颈项背部,从第7椎往上随牵、随揉、随顶。手法要轻巧。经治疗2周后,椎曲出现,可酌情行颈胸枢纽旋提法。腰椎行胸腰枢纽、腰骶枢纽旋转复位法以调三大枢纽,或骨盆斜扳法使偏歪棘突复位。
2、调曲:1)四维悬吊牵引法:选用"以宗四维整脊仪"采取俯卧过伸悬吊牵引,四维牵引胸腰椎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颈椎管狭窄症者配合行仰卧位牵引,牵引重量3-5Kg,不宜超重,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如感觉有脊髓刺激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3、药物治疗
急性期配合静脉输脱水剂3~7天。中药辨证选用天麻钩藤钦、独活寄生汤。
治疗同时需患者自主行功能锻炼,根据病例的诊断分型和椎曲的形态来选择练功姿势。椎曲变小或反弓的多是椎间盘型,采取过伸练功法,例如:俯卧撑、卧位挺腹、飞燕式并配合跨步锻炼;对椎曲加大的多是椎体滑脱型,多采取屈曲式练功法,例如:点头哈腰、床上起坐等。每天练功不少于1小时。患者出院后嘱其继续功能锻炼。
三、治疗结果
1、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评定以症状体征、功能恢复和椎曲恢复程度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显效、无效4级。
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5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步行1km以内无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5级,椎曲恢复和功能恢复II级以上者。
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减轻,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级,腰椎管狭窄症步行500m~1k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级,椎曲和功能恢复在III级者。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3级,腰椎管狭窄症步行300~500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3级,椎曲恢复在III~IV级,功能恢复IV级者。
无效:经二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者,椎曲及功能均无恢复者。
2、结果:本组50例,优(20)例,良(18)例,差(12)例,优良率(76)%。
四、讨论:
关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是动态的、节段性的狭窄,而不是静态的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是多个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导致椎间隙变窄,椎曲紊乱,脊柱侧弯,椎体位移继发椎管狭窄症,压迫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个椎间盘退变,椎体排列序列紊乱,从X线照片可以看到其正常生理曲度几乎消失,甚至反弓。多个椎体位移,退变的椎间盘压迫后纵韧带,造成椎管前缘变窄。而椎管后缘的黄韧带相继出现皱折、肥大、增厚而突入椎管。从而形成椎管内"前后夹击"硬膜囊造成椎管狭窄症。由椎体位移,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椎管狭窄症,是节段部位--即椎间盘部位段的狭窄,而不是骨性的椎管狭窄症。因此,这种狭窄是"动态的"(椎体关节的活动状态)而不是静态的(不是骨性的),这也是临床上病人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病因病理。
调曲法的治疗作用原理由于椎管狭窄症是慢性劳损,长期的脊柱韧带损伤产生粘连。华佗夹脊针刺法是采取骨空针的针法即针刺到椎板的骨膜,起到松解粘连,活血化瘀,通经络,理筋的作用,有利于椎体的整复。
病人的功能锻炼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过伸为主的锻炼方法如:俯卧撑、卧位挺腹、飞燕式并配合跨步锻炼的练功法,都是充分调动腰大肌的作用力来维持椎曲的稳定,因此说功能锻炼不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预防复发的好方法,随访病例中发现,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的就能够维持良好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01-01
笔者自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住院收治疗颈椎管狭窄症50例,采取四维悬吊牵引腰椎调腰曲配合胸椎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0岁;病程15天~1个月;都是以长期伏案工作和久坐、低头有关部分患者伴有胸闷、心悸、咽喉不适。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棘突或棘突旁有压痛。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步态不稳;上肢出现一侧或两侧麻木、疼痛、手无力。感觉障碍平面不规则;霍夫曼征阳性。膝、跟腱反射亢进,严重者可引出踝、髌阵挛阳性,巴彬斯基征阳性。
2、影像学资料:
颈椎X线照片:颈椎管狭窄症可见椎体曲度变直或向后成角,或阶梯样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刺形成,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关节突关节重叠,韧带钙化等。MRI显示椎管狭窄症者则显示多个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脊膜囊,椎管矢状径小于10mm。
腰椎X线正位片示:腰椎椎体与颈椎同向旋转侧弯;椎板间隙狭窄。侧位片上示椎曲紊乱,椎体曲度变直、反弓或上弓下曲,或椎体间有滑移或曲度加大,斜位片上示椎弓根切迹小,椎间孔狭窄及峡部不连等。
二、治疗原则:理筋、调曲、练功三大疗法。
1、理筋:
1.1药熨:全部病例均药熨颈背、胸背、腰背部位药熨,以改善肌肉功能,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1.2针刺法:骨空针刺法:依据《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有关论述,采取针"骨空"即"骨孔"、针骨膜为主的针刺法。取C4~Th5,华佗夹脊针至椎板,加选大椎、脊阳、命门、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垣等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以10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天后再行下一疗程。
1.3按摩推拿:(2)整脊手法:运用整脊调曲手法,每天一次。先拿、捏、滚、揉颈背、腰骶部肌肉,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急性期(腱反射亢进时)不行手法。症状缓解后,运用轻柔的牵引折顶手法,取仰卧位,医者双手四指在颈项背部,从第7椎往上随牵、随揉、随顶。手法要轻巧。经治疗2周后,椎曲出现,可酌情行颈胸枢纽旋提法。腰椎行胸腰枢纽、腰骶枢纽旋转复位法以调三大枢纽,或骨盆斜扳法使偏歪棘突复位。
2、调曲:1)四维悬吊牵引法:选用"以宗四维整脊仪"采取俯卧过伸悬吊牵引,四维牵引胸腰椎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颈椎管狭窄症者配合行仰卧位牵引,牵引重量3-5Kg,不宜超重,每天一次,每次40分钟,如感觉有脊髓刺激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3、药物治疗
急性期配合静脉输脱水剂3~7天。中药辨证选用天麻钩藤钦、独活寄生汤。
治疗同时需患者自主行功能锻炼,根据病例的诊断分型和椎曲的形态来选择练功姿势。椎曲变小或反弓的多是椎间盘型,采取过伸练功法,例如:俯卧撑、卧位挺腹、飞燕式并配合跨步锻炼;对椎曲加大的多是椎体滑脱型,多采取屈曲式练功法,例如:点头哈腰、床上起坐等。每天练功不少于1小时。患者出院后嘱其继续功能锻炼。
三、治疗结果
1、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评定以症状体征、功能恢复和椎曲恢复程度评定,分为治愈、好转、显效、无效4级。
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5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步行1km以内无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5级,椎曲恢复和功能恢复II级以上者。
好转:主要症状体征减轻,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级,腰椎管狭窄症步行500m~1k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4级,椎曲和功能恢复在III级者。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上肢运动肌力恢复3级,腰椎管狭窄症步行300~500m有症状,下肢运动肌力恢复到3级,椎曲恢复在III~IV级,功能恢复IV级者。
无效:经二个疗程治疗症状体征无改善者,椎曲及功能均无恢复者。
2、结果:本组50例,优(20)例,良(18)例,差(12)例,优良率(76)%。
四、讨论:
关于椎管狭窄症的病因病理是动态的、节段性的狭窄,而不是静态的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是多个椎间盘突出或椎体滑脱,导致椎间隙变窄,椎曲紊乱,脊柱侧弯,椎体位移继发椎管狭窄症,压迫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个椎间盘退变,椎体排列序列紊乱,从X线照片可以看到其正常生理曲度几乎消失,甚至反弓。多个椎体位移,退变的椎间盘压迫后纵韧带,造成椎管前缘变窄。而椎管后缘的黄韧带相继出现皱折、肥大、增厚而突入椎管。从而形成椎管内"前后夹击"硬膜囊造成椎管狭窄症。由椎体位移,椎间盘突出所致的椎管狭窄症,是节段部位--即椎间盘部位段的狭窄,而不是骨性的椎管狭窄症。因此,这种狭窄是"动态的"(椎体关节的活动状态)而不是静态的(不是骨性的),这也是临床上病人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病因病理。
调曲法的治疗作用原理由于椎管狭窄症是慢性劳损,长期的脊柱韧带损伤产生粘连。华佗夹脊针刺法是采取骨空针的针法即针刺到椎板的骨膜,起到松解粘连,活血化瘀,通经络,理筋的作用,有利于椎体的整复。
病人的功能锻炼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过伸为主的锻炼方法如:俯卧撑、卧位挺腹、飞燕式并配合跨步锻炼的练功法,都是充分调动腰大肌的作用力来维持椎曲的稳定,因此说功能锻炼不仅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预防复发的好方法,随访病例中发现,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的就能够维持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