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问题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予了零件加工行业极大的推进力,较为简易,经济效应的提高使得数控加工工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探索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数控加工; 工艺设计
  引言
  数控加工中零件的工艺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对工艺的合理性以及正确性要求比较高 ,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 ,否则会加工出不出合格的零件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编程人员必须对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等进行合理选择和确定。
  1.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数控加工工艺设计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序,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的选择和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以及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设计。在通常情况之下,普通的机床无法进行加工的内容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优先选择加工内容,而对于那些一般机床难以加工,或是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内容就会成为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重点选择的对象,相对于那些一般机床加工起来效率不高且人手操作起来强度比较大的内容,只会是在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次要的加工设计内容。
  2.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方法
  进一步的确定好工序的加工内容,切削的用量,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装备,还有定位时候夹紧所采用的方式,以及刀具作业时候的运动轨迹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也是为接下来的编织加工过程做好预先的准备。
  刀具在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所运动的轨迹,被称之为走刀的路线。走刀的过程技能放映出加工工艺的工步内容,又能反映出整个工步所应遵循的顺序。走刀作为整个编写程序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其真正作业时候路线的选择上应该注意一下几个关键地方:
  2.1.加工工艺的作业路线尽可能选择最短的
  2.2.在一次走刀过程中完成最终轮廓
  2.3.确定刀具切入以及切除的方向
  2.4.尽可能选取能使加工工件在加工工作之后导致变形较小的路线
  在选定定位位置以及夹紧的方式时,尽可能的减小编程计算基准与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之间的误差。将加工工艺的工序尽可能的集中起来,避免过多的装夹次数,这样就能在一次的装夹后完成全部代加工的表面。还有在装夹方式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取占用机人工调整时间较短的,且夹紧力的作用点能准确落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上。
  依据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时候对刀时,使用刀具和工件相对位置的基准点,称之为对刀点,也就是所选用以加工零件的加工原点。在这点上的选取上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2.4.1.选用会使得程序编制较为简单的对刀点
  2.4.2.对刀点位置的选择上,应该选用一些容易找正且能方便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原点
  2.4.3.选择的对刀点位置还必须是可靠,且便于加工时检验的位置
  2.4.4.选取能大大提高加工工艺精度的对刀点
  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机床在加工过程常会有自动换刀的现象,因此会在加工的中心,或是在数控的车床等使用多刀进行加工工艺的机床地方设置一个换刀点。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的数控铣床,都需要选好相应的换刀位置。换刀点需要设定一个安全的量,以及其在一般情况下是会被设置在加工零件的轮廓之外,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在换刀过程中,零件刀具或是夹具的受损。
  数控工艺加工设计过程中,在编程时如何确定切削的速度,可根据被加工的工件的材质,硬度或是切削的状态,刀具的耐用度,背吃刀量以及进给量来选择最合适的切削速度。
  以下是一个编程实例
  程 序 说 明
  G50 X80 Z100 建立工件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左端面几何中心点处),设起刀点为(80,100)。
  M03 S500 主轴正转,转速500转/分。
  M06 T0101 换第1号刀(外圆粗车刀),准备粗车外圆面。
  G00 X32 Z2 刀具从起刀点快速移至循环起点(32,2)。(毛坯直径Ф30)
  G71 U1 R1; G71 P100 Q200 U0.6 W0.3 F200 复合循环粗车工件外圆表面,每次吃刀量1mm(半径值),每次退刀量1mm(半径值),X方向留0.6 mm余量(直径值),Z方向留0.3 mm余量,精加工程序从N100至N200。
  G00 X80 Z100 粗车外圆表面结束,快速退刀至起刀点(即换刀点)。
  T0100 取消1号刀的刀偏值。
  M06 T0202 换第2号刀(外圆精车刀),准备精车外圆面。
  S800 转速调高至800转/分。(精车时转速S应提高,进给F应降低)
  N100 G00 X6 Z2 精车开始,刀具从起刀点移至(6,2)处。注:将倒角Z向延长2,则X=12-2-4=6(X为直径值)
  G01 X11.8 Z-1 F100 直线进给加工倒角。注:M12螺纹处外圆加工至11.8(较螺纹外径小0.2),进给降为F100。
  Z-20 精车螺纹处外圆(螺纹退刀槽暂不加工)。
  X14 精车端面
  X16 Z-21 精车倒角
  Z-28.5 精车Ф16外圆
  X24 Z-43.428 精车30度锥面。注:锥面左端节点坐标(24,-43.428)
  N200 Z-70 精车Ф24外圆至-70处(较工件延长5mm)。(中间槽和左端外圆及倒角暂不加工)。精加工结束。
  G00 X80 快速退刀至X80处
  Z100 快速退刀至起刀点。
  T0200 取消2号刀的刀偏值。
  M06 T0404 换第4号刀(切槽刀)。设刀头宽为3mm(具体加工应测量刀宽)。
  准备切螺纹槽和中间槽。
  S500 转速调为500
  G00 X18 Z-20 快速移至螺纹槽左侧(18,-20)处。
  G01 X9.3 F50 加工螺纹槽至X9.3(槽底直径9,留下0.3余量)。
  G00 X18 快速退刀至X18处。
  X14 Z-17 快速移至(14,-17)处,此时右刀尖在(14,-14处),准备加工倒角。
  G01 X10 Z-19 加工倒角
  X9 切槽至槽底
  3.结语
  工业化飞速的进展,经济的迅猛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面具体的探析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熟悉加工工艺的具体内容,依据数控加工中工艺设计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制定合理可行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方法,对于提高数控加工产品的经济效益,促进加工行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晓燕.开放式智能化数控系统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李玮,董军,蔡邦智.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分析与处理探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程德文.曲面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2期.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探究多从问题人手,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分析思考、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探究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航空业得到飞速的发展。飞机维修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详述了在飞机维修中的维修现状、维修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目前飞机的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综合利用语言。姿势、音乐、图片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还原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场景,找到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学得踏实,学得彻底,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一、和谐施教,创设轻松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方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
摘要:起重机械安装监检与定期检验衔接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这种问题分别存在于起重机械安装前和安装后。本文通过对起重机械安装工作和检验现场的调查,从不同性质的检验方法、项目设定上对起重机安装监检与定期检验衔接问题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起重机械的正常平稳作业提供保障。  起重机械的安装监督检验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与制造有关,一方面增加了起重机械的安装难度,另一方面为起重机械的整改造成了困难。如果不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世界上的工业大国纷纷加大科研资金,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终于提出了全新的方案。本篇文章提到的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控机床监控系统中,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来对数控机床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大大提高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监控水平,增强了精准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物联网;数控机床;远程监控;数据交换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联网,经过不断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倡导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课堂动态
罗马尼亚的埃米齐奥朗曾说过:“假如没有写作本领,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写作便是释放自己的懊悔和积怨,倾吐自己的秘密……”由此可见,写作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
摘要:喷火梁是梁式石灰窑的核心部件,由于长期处于100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并且使用条件较差,容易出现焊缝开裂而漏油的问题。所以,对焊缝的焊接质量和梁体形状要求较高。通过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使喷火梁的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水平。  关键词:喷火梁,石灰窑,焊接质量  喷火梁是梁式石灰窑的核心部件,它由喷火梁梁体和烧嘴两部分组成。由于长期处于1000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
想象,如人类的翅膀一样,永远比知识更加重要。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的时候,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因为防止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而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有意避开“想象”这一本该在课堂上闪光的“关键词”,或者蜻蜓点水式地走走过场。  其实,笔者以为,学生想象的有效培养,会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阵清风。对阅读教学效度不断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究竟如何在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探穿地震调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梳理了系统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