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博物馆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意识到藏品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对于藏品的管理和保护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创新当前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使其提升一个管理和保护水平,就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实践,并提出相关管理和保护措施。基于此,本文就对于新时期背景下博物馆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管理形式,以便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
对于博物馆来说,最根本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有效保护好管理,保证藏品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原状。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管理与保护体系并不够成熟,管理形式更倾向于视博物馆为藏品收藏的场所,没有真正对藏品做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对此,博物馆应该根据藏品的特征、属性等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并遵循科学管理形式进行看管,及时顺应新时期的发展,合理调整管理形式,以便与时俱进。
一、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
博物馆的基础职能就是保护藏品,管理好藏品,同时也是各个博物馆展开相关工作的前提,藏品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管理以及专业人员的加入[1]。当博物馆在管理藏品时,应该根据博物馆的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管理,主要管理形式分为入馆前和入馆后。
入馆前的管理,首先需要相关人员大范围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藏品征集活动,尽可能的征集数量较多的藏品,以供博物馆筛选。其次,进一步对筛选出来的藏品进行鉴别,以此保证藏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在此,对已经通过鉴别和筛查后的藏品实施分类和等级,并将其录入至电脑中,将其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最后,将以及录入信息的藏品实施分类处理,整合、集中化管理具有同一属性的藏品。根据不同属性的藏品,在正式入库之前要做好集中管理工作,定期对藏品进行维护,并根据藏品的需求及时进行修复和消毒,以保证藏品在入馆之后能够发挥其最大效应。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藏品成功入库之后,就要对排架进行定位,除了要保证藏品的安全存放,还要保证在查看是非常便捷,同时还要保证是根据藏品的属性进行了分类排架。
入库后的管理工作,藏品入库后的主要管理工作更倾向于资料管理,对于藏品而言,其资料管理十分关键,更是科学管理藏品的主要依据。当藏品在入馆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较为繁琐的管理流程之外,还会产生各种管理记录和管理文件,其中包括了藏品的名称、历史流传、专家见证书等都进行了记载,而这些资料象征着藏品的身份证,在藏品的管理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当管理人员要想查询一件藏品时,可以直接根据电脑管理文件中的藏品登记薄展开查询;在查询收录藏品的经过时,也可以利用收录凭证或者是编目卡进行查询[2]。而在为了细化研究某一件藏品时,可以参考资料管理中的鉴定资料或者是图像资料等信息加以确认,以便获取更细致且全面的管理资料。
二、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工作
(一)日常维护工作
日常维护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藏品保护措施,也是管理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对于藏品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而管理工作人员对藏品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藏品受到的破坏,同时延长藏品的质量[3]。
另外,除了面对环境破坏之外,在日常维护藏品的工作中,相关人员还要注意对藏品进行防火、防霉、防震以及防盗等保护工作。随着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和管理质量逐渐上升,日常维护工作也已经有了较好的管理形式,比如为了防止藏品被偷盗,博物馆已经对防盗设备进行了升级,并针对每一个藏品都设置了探头和报警器等。另外,在藏品防震保护工作上,如今我国对博物馆建设都有着严格要求以及相关防震标准,一般博物馆都存有抗震功能。为了加强博物馆藏品的防震保护,博物馆的藏品架和展示架自身也都具备一些抗震功能。另外,当前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工作,已经将藏品保护工作重心转移到藏品破坏方面。
另外,博物馆藏品在展览过程中也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湿度影响对于藏品而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破坏方式。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藏品的收藏和保护,若博物馆湿度较高的话,就要导致一部分具有金属形式的藏品表面产生锈变,大面积的锈变会导致藏品失去原来的样貌,展览时也失去了美观,同时还会造成藏品发生变质现象,再一次恶化藏品的锈变。若博物馆的湿度较低,同样也会导致藏品发生质变,比如一些纸质的藏品,由于湿度过低从而发生干裂,低湿度情况下也会加大摩擦力,若纸质藏品长期处于摩擦力较大的影响下,就会很容易让纸质藏品的纤维组织出现问题,从而易碎,破坏了藏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因此,要合理控制藏品的湿度,以此保护藏品的完好度。
(二)藏品的修复工作
修复藏品是博物馆藏品保护中的另一项职能工作,对藏品进行修复处理工作能够在最大化藏品的拯救工作,高质量的修复工作意味着给予了藏品第二次“生命”。目前我国藏品的修复工作主要将传统工艺修复以及现代技术进行了充分结合,全面发挥二者的价值对藏品进行高质量修复。但实际上,传统修复工艺更被大众所认同。修复过程要以藏品的具体情况进行,比如对于金属藏品,可以使用电解还原、机械去除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藏品都有多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比如书画类对于修复有着较高要求,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修复员工对其进行修复。
三、新时期背景下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的要求与建议
(一)新时期对藏品管理的新要求
近年来,为了传播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的数量骤增。但对于新时期的中国而言,因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逐渐突出,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博物馆的管理要求。
首先,以藏品教育功能为主,征集藏品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在征集过程中国还要结合博物馆的实际发展,比如根据时间轴的推演来收集藏品,为受众带来历史感,受众在观看时也能更好的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其次,以藏品的地域性进行征集,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的区别也造就了地方文化的差异,受众在观看藏品时也会形成全新的视觉体验,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地域藏品的印象,更利于人民群众团结[4]。最后,在管理藏品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对于藏品来说,博物馆就是一个家的存在,所以不能将博物馆单纯视为藏品的收纳处,更要顺应时代发展,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二)新時期藏品保护的要求
在新时期背景下,对藏品进行保护工作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藏品寿命的长短与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日常保护,只有做好藏品的保护工作才能使藏品具有更长久的珍藏价值,若是因为人员的保护不当,轻则需要对藏品进行修复,重则致使藏品失去珍藏价值,这对博物馆而言是一项重要损失。为了避免出现藏品失去价值的现象,博物馆应该对藏品的保护工作进行完善[5]。因为地域的差异化,导致博物馆的环境以及对藏品的重视程度出现了失衡现象。而新时期背景下,对于藏品的保护工作应该在全国大面积普及,要求任何一间博物馆都要科学、标准的对藏品进行管理,同时还要主动投资探究藏品的更多保护技术,全面优化我国博物馆对藏品的整体保护质量。
结束语:
总之,对于藏品来说,它见证了历史,向人们传递了文明,更是我国追溯传统文化的根本,它的存在在世间万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炮制。对此,每一件藏品都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加以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博一,兰恩强. 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探究[J]. 卷宗,2019,9(14):64.
[2] 杜娟娟. 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45-146.
[3] 韩立平. 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探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07-109.
[4] 李纪华. 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探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9):273-274.
[5] 刘福艳. 浅谈关于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J]. 中国民族博览,2020(10):225-226.
作者简介:吴春勇,1987年10月2日,男,汉,甘肃武威,大学本科学历,历史学学士,文博助理馆员,武威市博物馆保管研究部副主任,馆藏文物保护管理
(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 733000)
关键词:新时期;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
对于博物馆来说,最根本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有效保护好管理,保证藏品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原状。但当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的管理与保护体系并不够成熟,管理形式更倾向于视博物馆为藏品收藏的场所,没有真正对藏品做到有效保护和管理。对此,博物馆应该根据藏品的特征、属性等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并遵循科学管理形式进行看管,及时顺应新时期的发展,合理调整管理形式,以便与时俱进。
一、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
博物馆的基础职能就是保护藏品,管理好藏品,同时也是各个博物馆展开相关工作的前提,藏品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管理以及专业人员的加入[1]。当博物馆在管理藏品时,应该根据博物馆的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管理,主要管理形式分为入馆前和入馆后。
入馆前的管理,首先需要相关人员大范围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藏品征集活动,尽可能的征集数量较多的藏品,以供博物馆筛选。其次,进一步对筛选出来的藏品进行鉴别,以此保证藏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在此,对已经通过鉴别和筛查后的藏品实施分类和等级,并将其录入至电脑中,将其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最后,将以及录入信息的藏品实施分类处理,整合、集中化管理具有同一属性的藏品。根据不同属性的藏品,在正式入库之前要做好集中管理工作,定期对藏品进行维护,并根据藏品的需求及时进行修复和消毒,以保证藏品在入馆之后能够发挥其最大效应。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藏品成功入库之后,就要对排架进行定位,除了要保证藏品的安全存放,还要保证在查看是非常便捷,同时还要保证是根据藏品的属性进行了分类排架。
入库后的管理工作,藏品入库后的主要管理工作更倾向于资料管理,对于藏品而言,其资料管理十分关键,更是科学管理藏品的主要依据。当藏品在入馆的过程中,除了要面对较为繁琐的管理流程之外,还会产生各种管理记录和管理文件,其中包括了藏品的名称、历史流传、专家见证书等都进行了记载,而这些资料象征着藏品的身份证,在藏品的管理过程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当管理人员要想查询一件藏品时,可以直接根据电脑管理文件中的藏品登记薄展开查询;在查询收录藏品的经过时,也可以利用收录凭证或者是编目卡进行查询[2]。而在为了细化研究某一件藏品时,可以参考资料管理中的鉴定资料或者是图像资料等信息加以确认,以便获取更细致且全面的管理资料。
二、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工作
(一)日常维护工作
日常维护是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藏品保护措施,也是管理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对于藏品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自然环境的破坏,而管理工作人员对藏品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藏品受到的破坏,同时延长藏品的质量[3]。
另外,除了面对环境破坏之外,在日常维护藏品的工作中,相关人员还要注意对藏品进行防火、防霉、防震以及防盗等保护工作。随着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和管理质量逐渐上升,日常维护工作也已经有了较好的管理形式,比如为了防止藏品被偷盗,博物馆已经对防盗设备进行了升级,并针对每一个藏品都设置了探头和报警器等。另外,在藏品防震保护工作上,如今我国对博物馆建设都有着严格要求以及相关防震标准,一般博物馆都存有抗震功能。为了加强博物馆藏品的防震保护,博物馆的藏品架和展示架自身也都具备一些抗震功能。另外,当前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工作,已经将藏品保护工作重心转移到藏品破坏方面。
另外,博物馆藏品在展览过程中也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湿度影响对于藏品而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破坏方式。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藏品的收藏和保护,若博物馆湿度较高的话,就要导致一部分具有金属形式的藏品表面产生锈变,大面积的锈变会导致藏品失去原来的样貌,展览时也失去了美观,同时还会造成藏品发生变质现象,再一次恶化藏品的锈变。若博物馆的湿度较低,同样也会导致藏品发生质变,比如一些纸质的藏品,由于湿度过低从而发生干裂,低湿度情况下也会加大摩擦力,若纸质藏品长期处于摩擦力较大的影响下,就会很容易让纸质藏品的纤维组织出现问题,从而易碎,破坏了藏品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因此,要合理控制藏品的湿度,以此保护藏品的完好度。
(二)藏品的修复工作
修复藏品是博物馆藏品保护中的另一项职能工作,对藏品进行修复处理工作能够在最大化藏品的拯救工作,高质量的修复工作意味着给予了藏品第二次“生命”。目前我国藏品的修复工作主要将传统工艺修复以及现代技术进行了充分结合,全面发挥二者的价值对藏品进行高质量修复。但实际上,传统修复工艺更被大众所认同。修复过程要以藏品的具体情况进行,比如对于金属藏品,可以使用电解还原、机械去除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藏品都有多种不同的修复方法,比如书画类对于修复有着较高要求,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修复员工对其进行修复。
三、新时期背景下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的要求与建议
(一)新时期对藏品管理的新要求
近年来,为了传播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博物馆的数量骤增。但对于新时期的中国而言,因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逐渐突出,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博物馆的管理要求。
首先,以藏品教育功能为主,征集藏品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在征集过程中国还要结合博物馆的实际发展,比如根据时间轴的推演来收集藏品,为受众带来历史感,受众在观看时也能更好的感受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其次,以藏品的地域性进行征集,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的区别也造就了地方文化的差异,受众在观看藏品时也会形成全新的视觉体验,进一步加深受众对地域藏品的印象,更利于人民群众团结[4]。最后,在管理藏品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对于藏品来说,博物馆就是一个家的存在,所以不能将博物馆单纯视为藏品的收纳处,更要顺应时代发展,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二)新時期藏品保护的要求
在新时期背景下,对藏品进行保护工作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藏品寿命的长短与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日常保护,只有做好藏品的保护工作才能使藏品具有更长久的珍藏价值,若是因为人员的保护不当,轻则需要对藏品进行修复,重则致使藏品失去珍藏价值,这对博物馆而言是一项重要损失。为了避免出现藏品失去价值的现象,博物馆应该对藏品的保护工作进行完善[5]。因为地域的差异化,导致博物馆的环境以及对藏品的重视程度出现了失衡现象。而新时期背景下,对于藏品的保护工作应该在全国大面积普及,要求任何一间博物馆都要科学、标准的对藏品进行管理,同时还要主动投资探究藏品的更多保护技术,全面优化我国博物馆对藏品的整体保护质量。
结束语:
总之,对于藏品来说,它见证了历史,向人们传递了文明,更是我国追溯传统文化的根本,它的存在在世间万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炮制。对此,每一件藏品都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加以保护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徐博一,兰恩强. 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探究[J]. 卷宗,2019,9(14):64.
[2] 杜娟娟. 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45-146.
[3] 韩立平. 新时期博物馆藏品管理与保护探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107-109.
[4] 李纪华. 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探究[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9):273-274.
[5] 刘福艳. 浅谈关于新时期基层博物馆藏品管理保护[J]. 中国民族博览,2020(10):225-226.
作者简介:吴春勇,1987年10月2日,男,汉,甘肃武威,大学本科学历,历史学学士,文博助理馆员,武威市博物馆保管研究部副主任,馆藏文物保护管理
(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 7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