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篇朴茂遒健的美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在现今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出现了大量的文言文,甚至还有一本文言文的经典——《论语》,更是占据了高中生三个月的课堂时间。新课程的考点中,考查文言文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文言文的其他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唯独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果说前者,不少考生还能从容应答的话,那么在翻译上,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丢分,鲜有只扣一二分的,更别说是不失分了。  根据《
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在其创作的词中常常把花作为欣赏、歌吟的对象。无论是在天真、多愁善感的闺中生活,还是在幸福、弥漫浓郁情思的少妇时期,抑或是在逃难、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涯,对花的关注始终是她创作的重要主题,李清照的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易安词中的“花”意象很多,有红梅、黄菊、梨花、桂花、荷花等等。花虽多,但它们身上所寄的意蕴特征有着共同之处。  一、前期——清新明丽、伤春怨别、忧郁自怜 
诗词解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融入诗歌的情境。为什么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经过深入的反思,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走进诗词。诗词语言简洁,跳跃性强。简洁的文字中往往包涵着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把其隐涵的部分补足,这就需要学生去想象,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面我就以教学案例来展示
课外阅读活动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强化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推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成效的提升。  一、明确阅读目标  在高中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活动所具有的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办法,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乐趣以及成就感,继而实现学生阅
发展与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基于“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則是语文独特的学科特点,也是语文学科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途径。为此,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语言建构与应用,尤其是对自我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更是学习“语言建构与应用”从而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性语文活动。因为,对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将在思维层面上极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活动,对文本加以细化和深化、改变和丰富,以达成“搭建精神家园”的目的,进而实现文本的核心价值。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就是指文本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当立足于文本。只有切实根植于文本的世界,阅读教学才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核心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做着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语文素养全面的人。  叶圣陶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我们认为,这“多揣摩”,就是要精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精读能力的提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其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对学生人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而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诞生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新面貌,呈现了现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文化事象。但当前高中语文新诗教学逐渐陷入“边缘化”的困境,故以下笔者对高中新诗教学“边缘化”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一、增加课外阅读。丰富教材内容  据统计发现,新课标背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现代散文,选编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对于《故都的秋》的教学,目前学界多从秋声、秋色、秋味角度对秋景图的分析去体会作家笔下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进而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角度引入对作家“悲凉”心境的探讨,多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但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家园之感”多有忽略。笔者认为,30年代的“故都北平”对作者郁达夫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