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8_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下简称《永遇乐》)一词,被明代杨慎列为“辛词第一”,入选了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这首词安排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千古江山”板块。对于这首词,《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的教学建议如下:“一是领会作者抗敌救国的雄图大志;二是理解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劳的忠心。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显然,这样的教学建议过于“高大上”,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操作、落实起来还是需要“探究点”和“支架”的。因此,我们首先要確定这首词的教学内容。
  笔者以为,确定《永遇乐》“这一篇”的教学内容的依据有如下三点:
  1.作者生平。辛弃疾自幼生长于金人占领区山东历城,他终其一生都在为民族雪耻、收复失地而奋斗。南归后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杀敌,希望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而他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却与当时南宋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这也导致了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仕三已”(《哨遍》)。因“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和“持论劲直,不为迎合”的处世态度,虽“以气节自许,以功业自负”,却受尽排挤和打压,被朝廷闲置多年,一直到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力主北伐的宰相韩侂胄擢用“士大夫之好言恢复者”,辛弃疾才被重新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第二年,擢升为宝谟阁待制、并任北伐前沿军事重镇镇江府的知府。写《永遇乐》一词时,稼轩已是66岁高龄了,但他仍然希望能为国效力;只可惜急于求成的韩侂胄不接纳他的缓进建议,又加上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稼轩感到惆怅不已。我们解读这首词时,须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稼轩的这种境况与心情。
  2.文本特质。辛弃疾在典故运用上的造诣可谓一绝,所谓“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楼敬思《词林纪事》卷十一)。《永遇乐》一词集中体现了辛词用典多的风格,明代杨慎《词品》以为稼轩词当以《永遇乐》为第一,这是颇有见地的评价。这首词通篇用典,非但没有“掉书袋”的板滞而有一泻千里之势,这是什么原因呢?清人赵翼《瓯北诗话》中说:“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叶嘉莹教授也指出,辛弃疾将“这些典故消化后,结合在他的灵魂与感情之中”,“用典时不是掉书袋,卖知识。不论典故出自经书、史书,他都是真有切实感受,有生命的共鸣”。诚哉斯言,我们解读这首词时,需引导学生去体察稼轩所用典故中隐含的切实感受与生命共鸣。尤其是需要用心体味各典故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称呼背后的深层含义和迥异情感。
  3.高一学情。高一的学生曾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学习或接触过辛稼轩的多首词作,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对于辛词的豪放风格已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当然,小学与初中接触的辛词以小令居多,内容与情感都相对容易把握。而《永遇乐》一词的难度大大超过了上述小令。特别是多个典故的运用,对于学生来讲的确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障碍。而同一专题中的另一首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怀古词,其词风与《永遇乐》是同中有异的。“同”的部分,学生容易把握:都是“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而“异”的部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苏词豪放的背后是旷达,辛词豪放的背后却极其苦涩。辛词的“潜气内转,沉郁顿挫”,需要老师挖掘一个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点”,并搭好“支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首词的特质。
  正是这样的文本特质和学情决定了我们教学《永遇乐》一词时需要抓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探究点”——情感,为读懂情感再搭一个学生容易攀爬的“支架”——称呼,并以此确定本词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诗词基本知识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和评价,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刻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词人进行灵魂的交流。
  “风格即人”,唯有读懂了称呼,才能读懂情感,进而读懂辛弃疾。
  ★作者通联:浙江永嘉县永嘉中学。
其他文献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了一本书《帕金森定律》(也称《官场病》),深刻揭露了平庸者得势的原因。作者将incompetence(无能)与iealousy(嫉妒)综合为一,加以医学疾病名词的词尾,创造了injelitis这个词。他创造出的这个新的英文病名“因嫉怠等死症”,意即无能与嫉妒的综合症。他指出:如果一个单位的領导层里有一个人染上了这种病,他总是排斥一切能力比他强的人,也总是反对任
细读海子诗歌,那些极具主观性的语言实乃诗人自我生命、情感和精神的表现,这些隐喻性的语言蓄积着诗人生命的张力,只有读其诗,方能识其人,明其意,感其情,悟其思,达到与诗人的生命相通,灵魂相融,进而实现诗词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九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
高中语文老师看到那种“得语文者得高考”的标题,会有种他乡遇故知的热泪盈眶感,其实如果不是在教育岗位上,这又与我们何干?更何况有时这种消息也是一厢情愿——说到底,还是希望能有更多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更多人热爱语文吧1  2016年的江苏高考卷让人眼前一亮,充满人文情怀。看到卷子时,真心希望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同学能够有充分的施展空间。古诗词鉴赏中关于李广事迹的那题,和《史记》的勾连,从一首词到一篇传记,
在现今的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出现了大量的文言文,甚至还有一本文言文的经典——《论语》,更是占据了高中生三个月的课堂时间。新课程的考点中,考查文言文顺理成章地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内容。文言文的其他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唯独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如果说前者,不少考生还能从容应答的话,那么在翻译上,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丢分,鲜有只扣一二分的,更别说是不失分了。  根据《
李清照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在其创作的词中常常把花作为欣赏、歌吟的对象。无论是在天真、多愁善感的闺中生活,还是在幸福、弥漫浓郁情思的少妇时期,抑或是在逃难、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涯,对花的关注始终是她创作的重要主题,李清照的一生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易安词中的“花”意象很多,有红梅、黄菊、梨花、桂花、荷花等等。花虽多,但它们身上所寄的意蕴特征有着共同之处。  一、前期——清新明丽、伤春怨别、忧郁自怜 
诗词解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原因是学生难以融入诗歌的情境。为什么学生难以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经过深入的反思,我感觉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走进诗词。诗词语言简洁,跳跃性强。简洁的文字中往往包涵着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翻译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把其隐涵的部分补足,这就需要学生去想象,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下面我就以教学案例来展示
课外阅读活动对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强化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使用科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推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成效的提升。  一、明确阅读目标  在高中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明确课外阅读活动所具有的目标,可以促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当中,从而有效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办法,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乐趣以及成就感,继而实现学生阅
发展与提升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是任何一个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基于“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則是语文独特的学科特点,也是语文学科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本途径。为此,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语言建构与应用,尤其是对自我观点中的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更是学习“语言建构与应用”从而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性语文活动。因为,对核心概念加以有效界定,将在思维层面上极
阅读教学就是通过文本解读活动,对文本加以细化和深化、改变和丰富,以达成“搭建精神家园”的目的,进而实现文本的核心价值。所谓文本的核心价值就是指文本中隐含的最重要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一切阅读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当立足于文本。只有切实根植于文本的世界,阅读教学才是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如何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凸显文本所蕴含的语文核心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做着各种尝试。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阅读教学对阅读主体进行自我完善,培养阅读能力,传授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情操,即教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做人,做一个语文素养全面的人。  叶圣陶认为:“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我们认为,这“多揣摩”,就是要精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精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