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由许多教学环节密切配合构成。备课则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把备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归结为十个要素。经过实践证明,只有切实做好备课十要素才能有效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备课;要素
作者简介:张旭(1974-),男,山东冠县人,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王小梅(1976-),女,湖北京山人,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天津 300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项目“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1-02
备课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是教师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基本技能、先进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的创作过程。[1]课备好了,上课胸有成竹,教师传授知识就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备好课对每一位教师,尤其年轻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备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结为“十要素”,下面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不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是以教材内容、教学大纲为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的。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门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同时备课时要注重能力训练、技能形成,教师不能光满足于内容讲了,学生听了、懂了、考试过了,而要让学生学了之后能够会读、会听、会说、会想、会做。也就是说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技巧并懂得改革创新。所以掌握基本知识是前提,而形成技能技巧则是目的。老教师们常说“教是为了不必教”,这就要求年轻教师备课时充分注意这一点。
二、难点和重点
备课时,年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确定不同学生的不同重点和难点。为了能上好课,备课时教师必须在重点和难点上狠下功夫。若不然上课时就可能讲解不清,或在次要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把重要内容遗漏。如没弄清教材中的哪些部分是难点就会使学生难以掌握本课的知识,会觉得学习这门课困难重重。而且教师只有明确难点和重点,设计课堂教学就比较容易了。
三、教材组织
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教材才能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才能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再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决定教材内容的增减和讲解的详略;最后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设计出既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步骤又能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把复杂、困难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四、非智力因素培养
所谓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就是影响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具体到大学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习动机、求知欲、自信心、竞争意识、自觉性、坚持性等因素。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高等学校新世纪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科学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具备科学、严谨、求实、勤奋、协作等基本素质呢?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训练学生不但要理解领会知识的各种信息和逻辑关系,同时还要他们仔细地感悟目的、动机、需要、情感等方面,体会前人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运用科学的胆识和思维方式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另外,教师更要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是自学的力量源泉,所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备课时布置阅读原著性的教材,选用辩论性题目作业,要学生查阅所论问题的资料;讲课采用交流式、启发式,穿插一些思想性、科学性的课外知识,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燃起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火花。这样学生就能主动研究问题,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锻炼了非智力因素。
五、启发学生思考
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及所教课对象选择适宜的启发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通常启发学生思考的做法是对问题和现象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思考、讨论、总结答案。可采取各种启发方式,如联想、设问、类比、置疑、反问、对比、回顾等。
六、所讲课与先行课的关系
教师每当备课时,一定要处理好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引言,它是导入新课的起步“程序”。备课时若能巧妙安排和精心设计就能先声夺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开始新章节授课时,为了使学生先有内容框架和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师应根据需要先作简要概述和要求;在继续旧章节内容时可采用承前启后、以旧引新、唤起回忆的方法为新内容新主题牵线搭桥。总之,引言设计既要有概括性又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七、板书设计
要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50分钟的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板书是重要的一环。[3]板书什么时候写、写些什么、写在什么位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条理性、艺术性和效率性,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设计板书。
板书设计难度较大,变化最多,因为文无定法,理解各异,所以板书也无定法,变化多端,但总体来说还是有规可循。怎样板书才能让学生有所得呢?一是板书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二是板书要重点突出、内容简明;三是板书要通盘计划、合理布局;四是板书要扼要概括、便于总结。
八、教学辅助手段
板书曾是最经典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发展,投影、幻灯、录像等已有逐渐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具、挂图等教学手段的趋势。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加速了这种趋势。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课程的目的、重点、难点认真分析,依据讲课的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教辅手段可使讲述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和分析所学内容,便于讲解处理问题的思路。[4] 九、学生课余自学指导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那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也是以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要素。
自学能力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教师如何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并提高自学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针对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训练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训练学生对教材进行快速浏览,重温已有的知识,并了解教材中的主要观点和这些观点的逻辑关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二,向学生介绍学习生理遗忘曲线,使学生了解及时复习的重要性。第三,备课过程中应设计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随着这些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自学比重。总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合理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并且最重要的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十、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备课过程中应预见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或一些不利因素,这样可防患于未然,确保有效的课堂讲授。作为新教师初登讲坛,往往想一鸣惊人,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这需要教师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密切配合,避免因来不及思考而产生尴尬局面。
总之,讲课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虽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习惯,但只有常年累月备课、教课、总结经验并不断进行科研或再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实现以精练的语言、庄重的姿态、娴熟的手法、别具一格的讲授艺术给每个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
参考文献:
[1]沈显生.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9,(1):79-81.
[2]赵宇.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06,(10):112-113.
[3]权威,马春龙,柳在华.关于改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9.
[4]周季生.大学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4):123-126.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教学质量;备课;要素
作者简介:张旭(1974-),男,山东冠县人,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王小梅(1976-),女,湖北京山人,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讲师。(天津 30013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工业大学教研立项项目“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41-02
备课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是教师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基本技能、先进专业知识和教学艺术的创作过程。[1]课备好了,上课胸有成竹,教师传授知识就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备好课对每一位教师,尤其年轻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备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结为“十要素”,下面进行介绍。
一、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不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是以教材内容、教学大纲为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的。不同层次学生对同一门课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同时备课时要注重能力训练、技能形成,教师不能光满足于内容讲了,学生听了、懂了、考试过了,而要让学生学了之后能够会读、会听、会说、会想、会做。也就是说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技巧并懂得改革创新。所以掌握基本知识是前提,而形成技能技巧则是目的。老教师们常说“教是为了不必教”,这就要求年轻教师备课时充分注意这一点。
二、难点和重点
备课时,年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这些内容确定不同学生的不同重点和难点。为了能上好课,备课时教师必须在重点和难点上狠下功夫。若不然上课时就可能讲解不清,或在次要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把重要内容遗漏。如没弄清教材中的哪些部分是难点就会使学生难以掌握本课的知识,会觉得学习这门课困难重重。而且教师只有明确难点和重点,设计课堂教学就比较容易了。
三、教材组织
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教材才能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融会贯通,才能将教材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再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决定教材内容的增减和讲解的详略;最后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设计出既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步骤又能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把复杂、困难的知识传授给他们。
四、非智力因素培养
所谓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就是影响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具体到大学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习动机、求知欲、自信心、竞争意识、自觉性、坚持性等因素。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实现高等学校新世纪的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科学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具备科学、严谨、求实、勤奋、协作等基本素质呢?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训练学生不但要理解领会知识的各种信息和逻辑关系,同时还要他们仔细地感悟目的、动机、需要、情感等方面,体会前人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运用科学的胆识和思维方式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另外,教师更要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是自学的力量源泉,所以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备课时布置阅读原著性的教材,选用辩论性题目作业,要学生查阅所论问题的资料;讲课采用交流式、启发式,穿插一些思想性、科学性的课外知识,灵活地运用教学机智,燃起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火花。这样学生就能主动研究问题,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锻炼了非智力因素。
五、启发学生思考
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及所教课对象选择适宜的启发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通常启发学生思考的做法是对问题和现象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思考、讨论、总结答案。可采取各种启发方式,如联想、设问、类比、置疑、反问、对比、回顾等。
六、所讲课与先行课的关系
教师每当备课时,一定要处理好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引言,它是导入新课的起步“程序”。备课时若能巧妙安排和精心设计就能先声夺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开始新章节授课时,为了使学生先有内容框架和掌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师应根据需要先作简要概述和要求;在继续旧章节内容时可采用承前启后、以旧引新、唤起回忆的方法为新内容新主题牵线搭桥。总之,引言设计既要有概括性又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七、板书设计
要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课堂50分钟的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板书是重要的一环。[3]板书什么时候写、写些什么、写在什么位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条理性、艺术性和效率性,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设计板书。
板书设计难度较大,变化最多,因为文无定法,理解各异,所以板书也无定法,变化多端,但总体来说还是有规可循。怎样板书才能让学生有所得呢?一是板书要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二是板书要重点突出、内容简明;三是板书要通盘计划、合理布局;四是板书要扼要概括、便于总结。
八、教学辅助手段
板书曾是最经典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发展,投影、幻灯、录像等已有逐渐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具、挂图等教学手段的趋势。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加速了这种趋势。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课程的目的、重点、难点认真分析,依据讲课的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教辅手段可使讲述内容更直观、生动、形象,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和分析所学内容,便于讲解处理问题的思路。[4] 九、学生课余自学指导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那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也是以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要素。
自学能力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教师如何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并提高自学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针对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训练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充分利用课前预习训练学生对教材进行快速浏览,重温已有的知识,并了解教材中的主要观点和这些观点的逻辑关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二,向学生介绍学习生理遗忘曲线,使学生了解及时复习的重要性。第三,备课过程中应设计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空间,随着这些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自学比重。总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合理设计,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并且最重要的是在传播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十、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备课过程中应预见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或一些不利因素,这样可防患于未然,确保有效的课堂讲授。作为新教师初登讲坛,往往想一鸣惊人,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这需要教师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密切配合,避免因来不及思考而产生尴尬局面。
总之,讲课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虽然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习惯,但只有常年累月备课、教课、总结经验并不断进行科研或再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实现以精练的语言、庄重的姿态、娴熟的手法、别具一格的讲授艺术给每个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
参考文献:
[1]沈显生.教师备课规范化要求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09,(1):79-81.
[2]赵宇.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及其培养途径[J].教育探索,2006,(10):112-113.
[3]权威,马春龙,柳在华.关于改进高校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9.
[4]周季生.大学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4):123-126.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