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督教在青海藏区的传播起初因受本地宗教藏传佛教的影响而收获甚微。将近4世纪在藏区不懈努力的传播下,在当代社会转型变迁中发展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青海藏区现代化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宗教文化也出现多元化。文化多元模式的交流使青藏高原历史久远的藏传佛教发展形成了挑战。虽然基督教在其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侧面反映着宗教文化在藏族意识形态里的发展暗流。本文通过基督教在青海藏区的传播发展来试着论述当下青海地区的藏族以宗教意识形态反映出的对现代化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基督教;青海;宗教文化;现代化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在罗马,亦称罗马公教或旧教。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教,还有此时从天主教中脱离出来和不断分化出来的新宗教,称为抗罗马宗或更正宗。17世纪初,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西方各教会及传教士自西向东渗透,开始了至今4世纪的传播。在这一传教历史进程中,基督教以宗教“神圣”性与文化“中心主义”与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宗教与文化博弈。基督教在青藏高原的传播因本地固有的藏传佛教信仰而收获甚微,西方殖民主义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宗教信仰却不能强迫。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信仰源于热爱,而非强迫。若将热爱趋于强迫,热爱只会成为愤怒,而非信仰”。
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合谐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宗教信仰主要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而民族文化的地域特性和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表现为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本文主要论述的基督教在青海传播的是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以下我将基督新教与天主教在青海的历史发展分开整理,最后总结整体影响。
一、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在青海传播的起始时间相较天主教晚些,约在19世纪末期。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外国的旅行家和传教士以探险和旅游为名逐渐深入青海地区。罗马教皇将中国划分为五个传教区,70多个派别,但传到青海的只有内地会、神召会、安息日会三个派别,其中内地会在解放前有360多个布道场和活动据点,在1879年内地会英籍牧师义世敦和1884年巴格达及1885年劳受福在甘肃、青海、宁夏地区划分了三个布道区,设西宁为总堂。在湟源、贵德设立福音堂。1894英國牧师胡立礼来到西宁创办了北斗宫街、教场街及贵德和化隆内地会教堂。神召会始建于1914年,系由“五旬节教会”组合而成,最高为美国神召会的势力,由美藉牧师伯里米进入青海创立传播。主要在西宁民享街和湟源传播。安息日会1936年由华籍牧师陈文学在青海创办,受甘肃总会,属“甘肃区安息日会第一分会”管辖,后由华籍牧师沈克昌主持。在西宁西大街建立教堂。解放前青海全省有19座教堂,外籍牧师18人,其中美籍5人,英籍9人,加拿大籍3人,瑞士籍1人,(女10人,男8人,属内地会的15人,神召会的3人),中国籍牧师1人(属安息日会),有400余教徒,大部分在农村,多数为文盲。一直到解放前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控制。解放后,中国建立新的宗教政策,同全国基督教一样,青海基督教使行三自运动即自治、自养、自传和爱国运动。西宁及湟源等地教堂由我国牧师接管。1954--1958其间因政治原因教堂从公开转入地下,对基督教在青海坚持传播的成果带来毁灭性打击。一直到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落实,才得以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从1978至今教徒增长到上万人,教职人员20多名,全省已批准登记的基督教堂有9处。分布在民和、乐都、平安、西宁、大通、湟源、海晏、刚察、乌兰、德令哈、格尔木以及海南、黄南局部地区,特别是城镇及大中企业信徒为数比较多。
二、天主教
天主教最早在青海的传播可追溯到18世纪早期, 1723年雍正元年时,西方的传教士来华传教,在天津一代广泛传播之余与朝臣交往最多,其中也有皇子信奉天主教,而最早来青海传教的是葡萄牙籍的天主教神甫穆经远。据《青海简史》记载:“允禟(康熙帝第九子)受其兄雍正帝排斥,被借机发往西宁“军前效力”。允禟行前约葡萄牙籍神甫穆经远同来青海。于是穆经远成为进入青海地区的第一个西方传教士。同年,信奉天主教的清宗室多罗贝勒苏努之子勒什亨和乌尔陈因庇护和同情允禟,也被清廷发往西宁,此为天主教徒来青之始。”后朝廷以违反了清廷禁止宗室成员信教的规定,将4人押回京给予严厉制裁。至此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告一段落,一直到1910年甘肃省北传教区派神甫康国泰到西宁,于南大街设立教堂,由于得到马氏家族的支持,天主教在西宁的发展迅速。分别在西川、北川、乐都、互助、大通、湟源等地建立教堂。一直到解放前,有8座教堂,下辖25座分堂,信教达到三千多名。外籍神甫22人,德国籍有17人,奥地利籍有2人,法国、匈牙利、波兰籍各1人,中国籍2人,修士3人,修女8人。
三、基督教对青海藏区的影响
近代基督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建教堂、修医院、设学校既是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融汇的实体。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特殊性,使基督教通过城市--县城--乡村的传播网络,学习青海地区的习俗、语言、宗教的传播手段,设立医院及学校为传播途径来全面系统制定传播方法。改革开放以后,基督教的传播方法在青海地区得到更多的关注,原因首先是宗教政策的开放对基督教传播畅通阻碍,且得到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使传播方法更本土化。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改革带动了社会经济,但随之出现了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而这一社会转型出现的现象给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因为基督教慈善事业的特殊传播方法很受社会弱势群体的欢迎,教会对当时社会处境的努力,使许多人加入教会,信仰耶稣。第三是宗教的社会功能在学术界的研究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出版了大量文献书籍,为基督教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使基督教被更多人理性的接受。在青海基督教的传播对象分三种:即少数民族、农民、企业职工,而主要力量在农民(以文盲为主),因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传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很难吸收大量教徒。企业职工是20世纪经济发展下出现的比较年轻的团体,基督教戒律松,限制少、宗教生活灵活多变,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而这一团体较分散且覆盖了全省。国家主义的兴起以物质基础为标准出现的社会阶级中,占最低层的多数是没有经济能力和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虽然青海的基督教总体文化水平较低且入教因原功利化,但是基督教通过宗教道德法则建设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级意义。
参考文献:
王昱,青海简史[G],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月
戴燕,青海省基督教、天主教发展状况及社会影响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刘继华,19世纪后期青海基督教传播史考述--兼论基督教传教士与藏族在青海的早期相遇[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关键词】: 基督教;青海;宗教文化;现代化
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在罗马,亦称罗马公教或旧教。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教,还有此时从天主教中脱离出来和不断分化出来的新宗教,称为抗罗马宗或更正宗。17世纪初,伴随着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西方各教会及传教士自西向东渗透,开始了至今4世纪的传播。在这一传教历史进程中,基督教以宗教“神圣”性与文化“中心主义”与不同宗教之间进行宗教与文化博弈。基督教在青藏高原的传播因本地固有的藏传佛教信仰而收获甚微,西方殖民主义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宗教信仰却不能强迫。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信仰源于热爱,而非强迫。若将热爱趋于强迫,热爱只会成为愤怒,而非信仰”。
青海是多民族多宗教合谐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回、蒙古、土、撒拉,宗教信仰主要有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而民族文化的地域特性和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表现为多种宗教文化的共生。本文主要论述的基督教在青海传播的是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以下我将基督新教与天主教在青海的历史发展分开整理,最后总结整体影响。
一、基督新教
基督新教在青海传播的起始时间相较天主教晚些,约在19世纪末期。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外国的旅行家和传教士以探险和旅游为名逐渐深入青海地区。罗马教皇将中国划分为五个传教区,70多个派别,但传到青海的只有内地会、神召会、安息日会三个派别,其中内地会在解放前有360多个布道场和活动据点,在1879年内地会英籍牧师义世敦和1884年巴格达及1885年劳受福在甘肃、青海、宁夏地区划分了三个布道区,设西宁为总堂。在湟源、贵德设立福音堂。1894英國牧师胡立礼来到西宁创办了北斗宫街、教场街及贵德和化隆内地会教堂。神召会始建于1914年,系由“五旬节教会”组合而成,最高为美国神召会的势力,由美藉牧师伯里米进入青海创立传播。主要在西宁民享街和湟源传播。安息日会1936年由华籍牧师陈文学在青海创办,受甘肃总会,属“甘肃区安息日会第一分会”管辖,后由华籍牧师沈克昌主持。在西宁西大街建立教堂。解放前青海全省有19座教堂,外籍牧师18人,其中美籍5人,英籍9人,加拿大籍3人,瑞士籍1人,(女10人,男8人,属内地会的15人,神召会的3人),中国籍牧师1人(属安息日会),有400余教徒,大部分在农村,多数为文盲。一直到解放前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控制。解放后,中国建立新的宗教政策,同全国基督教一样,青海基督教使行三自运动即自治、自养、自传和爱国运动。西宁及湟源等地教堂由我国牧师接管。1954--1958其间因政治原因教堂从公开转入地下,对基督教在青海坚持传播的成果带来毁灭性打击。一直到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落实,才得以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从1978至今教徒增长到上万人,教职人员20多名,全省已批准登记的基督教堂有9处。分布在民和、乐都、平安、西宁、大通、湟源、海晏、刚察、乌兰、德令哈、格尔木以及海南、黄南局部地区,特别是城镇及大中企业信徒为数比较多。
二、天主教
天主教最早在青海的传播可追溯到18世纪早期, 1723年雍正元年时,西方的传教士来华传教,在天津一代广泛传播之余与朝臣交往最多,其中也有皇子信奉天主教,而最早来青海传教的是葡萄牙籍的天主教神甫穆经远。据《青海简史》记载:“允禟(康熙帝第九子)受其兄雍正帝排斥,被借机发往西宁“军前效力”。允禟行前约葡萄牙籍神甫穆经远同来青海。于是穆经远成为进入青海地区的第一个西方传教士。同年,信奉天主教的清宗室多罗贝勒苏努之子勒什亨和乌尔陈因庇护和同情允禟,也被清廷发往西宁,此为天主教徒来青之始。”后朝廷以违反了清廷禁止宗室成员信教的规定,将4人押回京给予严厉制裁。至此天主教在青海的传播告一段落,一直到1910年甘肃省北传教区派神甫康国泰到西宁,于南大街设立教堂,由于得到马氏家族的支持,天主教在西宁的发展迅速。分别在西川、北川、乐都、互助、大通、湟源等地建立教堂。一直到解放前,有8座教堂,下辖25座分堂,信教达到三千多名。外籍神甫22人,德国籍有17人,奥地利籍有2人,法国、匈牙利、波兰籍各1人,中国籍2人,修士3人,修女8人。
三、基督教对青海藏区的影响
近代基督教在青海地区的传播,建教堂、修医院、设学校既是殖民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又是中外文化交流融汇的实体。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特殊性,使基督教通过城市--县城--乡村的传播网络,学习青海地区的习俗、语言、宗教的传播手段,设立医院及学校为传播途径来全面系统制定传播方法。改革开放以后,基督教的传播方法在青海地区得到更多的关注,原因首先是宗教政策的开放对基督教传播畅通阻碍,且得到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使传播方法更本土化。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改革带动了社会经济,但随之出现了悬殊的社会贫富差距,而这一社会转型出现的现象给基督教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因为基督教慈善事业的特殊传播方法很受社会弱势群体的欢迎,教会对当时社会处境的努力,使许多人加入教会,信仰耶稣。第三是宗教的社会功能在学术界的研究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出版了大量文献书籍,为基督教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使基督教被更多人理性的接受。在青海基督教的传播对象分三种:即少数民族、农民、企业职工,而主要力量在农民(以文盲为主),因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传藏佛教和伊斯兰教,很难吸收大量教徒。企业职工是20世纪经济发展下出现的比较年轻的团体,基督教戒律松,限制少、宗教生活灵活多变,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而这一团体较分散且覆盖了全省。国家主义的兴起以物质基础为标准出现的社会阶级中,占最低层的多数是没有经济能力和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虽然青海的基督教总体文化水平较低且入教因原功利化,但是基督教通过宗教道德法则建设和谐社会,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级意义。
参考文献:
王昱,青海简史[G],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月
戴燕,青海省基督教、天主教发展状况及社会影响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刘继华,19世纪后期青海基督教传播史考述--兼论基督教传教士与藏族在青海的早期相遇[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