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思维具有对立、同构、变易、中庸、和谐、混沌等特点,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及管理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 管理思想 思维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等几大社会管理学派,他们虽然主张各异,相互驳难,但追求的都是“君人南面之术”,他们的思想也都融贯了对立、同构、变易、中庸、和谐、混沌等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一、对立思维
对立思维是源自《周易·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体论思考方式,即把“阴”与“阳”作为事物矛盾的两面进行观照权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就遵循了对立统一、两分思维的特点,如管理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内外环境的分析、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判断、利弊的权衡、阻力与动力的比较、主体与客体的博弈等等。
由“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思维还派生出平衡对等的思维观念,即矛盾的双方在对立中求得动态平衡。在管理中就是要避免内部失衡给系统带来的危機,做到公正无偏。“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在赏罚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达到“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的社会平衡状态。
二、同构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是在宇宙、自然、社会、个人之间建构起紧密的联系,认为各系统间存在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各个部门或部分互相渗透、交互影响,并且互为因果。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逐层推演了各层次间的天人同构关系。中国传统的“天人合德”的管理思想,就是这种同构思维的外在形态。“天人合德”论把人看作宇宙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人与自然(天)是一个整体,人的行为与自然的运行处处、时时相关联,人事活动的成败、休咎、得失、兴亡都与天的运行变化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的意志可以通过人民的行为表现出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儒家还认为人与天是同构合一的,人的社会性是天性的体现,社会秩序是自然秩序的体现。据此,在社会管理中的一切礼仪规范、上下尊卑都具有先天的合理性:“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正如李约瑟所说的中国人服从的是“其自然界的内在指令”。
三、变易思维
中国人把变易视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法则:“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并从“天人合德”的观念出发,把变易思维用于社会管理,认为人应效法天道,与时俱进,不断向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穷变通久”的变易思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变法求强的传统,如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领导的变法,直至近代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无不是在国家管理、社会变革中贯彻变易思维的典型例证。
四、中庸思维
从哲学角度看,“中”指的是矛盾对立而未发展成冲突,“庸”即和,指的是矛盾各方在发展中保持一定限度,不与对立面产生冲突。由此,中庸思维一方面承认矛盾,另一方面又调和矛盾,讲求不偏不倚,不强不弱,不快不慢,不即不离。体现在管理上,就要坚持有度原则,在对立的两端的合适区间作出取舍,“过犹不及”,过度与不足都是不可取的。不搞绝对化,不走极端,居中致和。孔子把这种中庸思维作为“至德”备加推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居中致和,要靠互补来弥合过度与不足,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找整体最佳的中和状态。这种中庸互补的思维在管理行为上具体表现为:刚柔相济,宽猛并用,恩威并施,动静相参。
五、和谐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特别推崇人与我、人与物、人与天的和平共处、圆融无碍的和谐思维,把对立统一又和谐变动看成是社会的基本法则。如孔子提出“礼为用,和为贵”,认为治理社会的核心是处理好“分”与“和”的关系,即把人分为不同等级,确定出不同的政治和伦理身份,在“礼”的约束规范下,在“乐”的感染引导下,使人们置身于社会管理系统的各自应在的位置,恪守各等级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克已复礼”,和谐共处,达到社会管理“致中和”的理想状态。
和谐思维还认为和谐要以差异为基础,“和而不同”。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就以“琴瑟”“和羹”为例,阐明“和”与“同”的差别,认为“和”是许多不同的对立因素构成的统一,而“同”则是简单的同一。孔子则把它作为人事管理中人才鉴别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混沌思维
混沌思维带有偶然性、非线性、模糊性、权变性、经验性等诸多特点,老子就主张治国“其政闷闷,其民谆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认为管理如果是混沌的,人民就会淳朴厚道;如果管理明确而清晰,人民就会出现问题。作为统治者,“人君贵明不贵察”,对大事采取不察的糊涂态度,是为了留有管理控制的余地,在处理大事上游刃有余。可见混沌思维深深潜藏在中国传统管理观念中。再如古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人智慧,郑板桥倡导的“难得糊涂”的为官箴鉴,无不是混沌思维在社会管理中的表述。
以上所述的六大思维特征溶化在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也是利弊互见,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 李约瑟集: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刘本锋(1952一)男,江西科技学院,教授,江西南昌人。主要从事文化学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 管理思想 思维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等几大社会管理学派,他们虽然主张各异,相互驳难,但追求的都是“君人南面之术”,他们的思想也都融贯了对立、同构、变易、中庸、和谐、混沌等中国传统思维的特征。
一、对立思维
对立思维是源自《周易·系辞上》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本体论思考方式,即把“阴”与“阳”作为事物矛盾的两面进行观照权衡。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就遵循了对立统一、两分思维的特点,如管理中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内外环境的分析、可行性与不可行性的判断、利弊的权衡、阻力与动力的比较、主体与客体的博弈等等。
由“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思维还派生出平衡对等的思维观念,即矛盾的双方在对立中求得动态平衡。在管理中就是要避免内部失衡给系统带来的危機,做到公正无偏。“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在赏罚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达到“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的社会平衡状态。
二、同构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是在宇宙、自然、社会、个人之间建构起紧密的联系,认为各系统间存在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各个部门或部分互相渗透、交互影响,并且互为因果。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逐层推演了各层次间的天人同构关系。中国传统的“天人合德”的管理思想,就是这种同构思维的外在形态。“天人合德”论把人看作宇宙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人与自然(天)是一个整体,人的行为与自然的运行处处、时时相关联,人事活动的成败、休咎、得失、兴亡都与天的运行变化密切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天的意志可以通过人民的行为表现出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儒家还认为人与天是同构合一的,人的社会性是天性的体现,社会秩序是自然秩序的体现。据此,在社会管理中的一切礼仪规范、上下尊卑都具有先天的合理性:“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正如李约瑟所说的中国人服从的是“其自然界的内在指令”。
三、变易思维
中国人把变易视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法则:“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并从“天人合德”的观念出发,把变易思维用于社会管理,认为人应效法天道,与时俱进,不断向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穷变通久”的变易思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变法求强的传统,如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领导的变法,直至近代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无不是在国家管理、社会变革中贯彻变易思维的典型例证。
四、中庸思维
从哲学角度看,“中”指的是矛盾对立而未发展成冲突,“庸”即和,指的是矛盾各方在发展中保持一定限度,不与对立面产生冲突。由此,中庸思维一方面承认矛盾,另一方面又调和矛盾,讲求不偏不倚,不强不弱,不快不慢,不即不离。体现在管理上,就要坚持有度原则,在对立的两端的合适区间作出取舍,“过犹不及”,过度与不足都是不可取的。不搞绝对化,不走极端,居中致和。孔子把这种中庸思维作为“至德”备加推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居中致和,要靠互补来弥合过度与不足,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找整体最佳的中和状态。这种中庸互补的思维在管理行为上具体表现为:刚柔相济,宽猛并用,恩威并施,动静相参。
五、和谐思维
中国传统管理特别推崇人与我、人与物、人与天的和平共处、圆融无碍的和谐思维,把对立统一又和谐变动看成是社会的基本法则。如孔子提出“礼为用,和为贵”,认为治理社会的核心是处理好“分”与“和”的关系,即把人分为不同等级,确定出不同的政治和伦理身份,在“礼”的约束规范下,在“乐”的感染引导下,使人们置身于社会管理系统的各自应在的位置,恪守各等级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克已复礼”,和谐共处,达到社会管理“致中和”的理想状态。
和谐思维还认为和谐要以差异为基础,“和而不同”。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就以“琴瑟”“和羹”为例,阐明“和”与“同”的差别,认为“和”是许多不同的对立因素构成的统一,而“同”则是简单的同一。孔子则把它作为人事管理中人才鉴别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混沌思维
混沌思维带有偶然性、非线性、模糊性、权变性、经验性等诸多特点,老子就主张治国“其政闷闷,其民谆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认为管理如果是混沌的,人民就会淳朴厚道;如果管理明确而清晰,人民就会出现问题。作为统治者,“人君贵明不贵察”,对大事采取不察的糊涂态度,是为了留有管理控制的余地,在处理大事上游刃有余。可见混沌思维深深潜藏在中国传统管理观念中。再如古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人智慧,郑板桥倡导的“难得糊涂”的为官箴鉴,无不是混沌思维在社会管理中的表述。
以上所述的六大思维特征溶化在中国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影响也是利弊互见,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 李约瑟集: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 .沈阳:辽宁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刘本锋(1952一)男,江西科技学院,教授,江西南昌人。主要从事文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