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条死胡同

来源 :时代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3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人;2007年,不少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开始超过本科生。
  过去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用来形容研究生考试也不为过。考研热、考研经济、考研村等字眼不断地出现在媒体上,考研人数在不断地刷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日益成为一种“学位教育”,计划拿一个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自己的起点,但将来并不打算从事高教或科研的报考者越来越多。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第二次高考,且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高考。
  然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毕竟不同,它本来是为了培养专业研究和应用性人才,如今却像高考一样,承担了额外的非学术性使命。研究生招生“高考化”的趋势引发了众多教授以及关心高等教育人士的忧虑,他们强烈呼吁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大学教授罢招:通考难于招到优秀人才
  
  2003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3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人;2007年,不少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开始超过本科生。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最大弊端还在于往往不能通过考试,特别是初试的卷面考试检验出学生的实际思考和研究能力。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以考察记忆为主,应试性强,缺乏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察。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实施了多年,由国家负责的英语、政治、数学等公共课出题类型、内容等已经基本定型,且以考察对知识点的识记程度为主,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考察则仍显不足。这样的考试无法考出考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思辨能力,只是培养出一批善于钻研考试题型、做题技巧的考试高手。那些有学术潜力,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由于并不一定善于考试,在试卷中也很难表现自己的能力。这种以卷面考试检验学生的方式,往往不能判断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所必备的基本科研素质,不能有效地选拔合格和优秀人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使得研究生导师可能招不到合适的学生。清华大学陈丹青教授的愤然辞职,清华大学法学专家贺卫方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包伟民教授先后發表罢招研究生的声明,便是对这种制度的最直接抗议。
  
  无奈的考试:维护普通考生的权益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环节的重要一环,它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招研究生素质的高低,更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成败。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其中的潜规则,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严厉批评,使得公众对高校怀有相当的不公正。北大校长许智宏曾对“取消研究生考试”发出接二连三的呼吁,从培养人才角度考虑,应该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大部分人来说,受教育是改变个人地位的惟一途径。于是,底层社会的莘莘学子们,纷纷踏上考研这条路。虽然现行研究生考试选拔出来的考生,可能不是最优秀的研究人才,但恐怕谁也无法否认这个社会事实:没有什么背景的广大平民子弟,就是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个公开竞争的平台,获取改变命运的机会。考试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选拔优秀学生,还在于维系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在考试制度下,招生丑闻尚且不断;考试一旦取消,高校马上就能“洁身自好”?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不现实的,惟有在现行的基础上改革,以期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和正义。
  
  回归考研的本质:选拔有创造力的人才
  
  
  “取消”过于刺激,社会比较倾向于“改革”。改革研究生招考制度,使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招生更科学,关键是能够选拔出有创造力的人才,更能体现实质的正义。
  要减少这种僵化的全国统考的弊端,首先高校必须拥有自主权。与本科阶段通才教育目的不一样,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和研究所为了学术科研梯队建设而选拔一批优秀的本科生继续深造,因此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该是由研究单位根据自身需要确立招生人数和招生标准的。
  其次,研究生招生的考试内容必须改进。作为选拔高级人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理应放在考生专业知识的考察上,应当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可以减少一门基础课,增加一门专业课。而且对于统考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有一个恰当的调整。要改变目前考研很大一部分是考政治和英语,专业课形同虚设的局面,必须降低统考科目的试题难度,与专业课试题难易程度保持一致,达到真正测验考生基础科目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
  再者,减少对考试分数线的限制,增加导师的灵活性,也是选拔人才的需要。
  最后,要预防复试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必须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对于那些笔试成绩很好,而面试成绩很差的学生,应给予“申诉”的机会,设立专门的渠道让双方进行沟通,明确出现如此巨大“落差”的原因。如果确实是学生的原因,应该详细告知其失败的地方,如果是主考官偏见的问题,或者是考官的提问容易让考生误解等等,那么应该给予考生第二次机会。如果考生不满的情绪只能通过论坛或博客等非正式渠道表达出来,只会让双方误解更深、更对立,这既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象的塑造。■
其他文献
周瑾成,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处处长兼庆巨力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和董事。他在油田修井第一线奋战了11年,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锻炼了较强的管理能力。特别是2001年担任重组整合后的修井公司经理后,面对经营亏损的状况、大而散的作业队伍、重复低效的机构设置等一系列困难,他深思熟虑后定下了“积极面对、先急后缓、重点解决、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     完善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期刊
常常听到一个观点:“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真的吗?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创业和守业的界限在哪里呢?销售额100亿之内是创业,100亿之外就是守业吗?诞生10年之内是创业,10年之外就是守业吗?品牌第二是创业,第一就是守业吗?  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创业。  海尔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微软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世界500强不再创业,而只在守业吗?  不是这样,我们一直都在创业。  人类存在
期刊
有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次至18次。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据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6.7%,也有人估计为20%左右。2000年,我国GDP为8.9万亿元,按20%计算为17800亿元。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
期刊
缩小工农差别、缩小城乡差别,这曾是中国农民做了半个世纪的梦。现在,这个梦想已在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实现。  小桥流水人家,岸上绿树红花……徜徉在苏南农村,无论是昆山千灯镇大潭村,还是常熟梦兰、蒋巷村,这种景致随处可见。在苏南农村,按照江苏省城乡统筹和“两个率先”的发展要求,依托“三化”带动“三农”,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苏南农村已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农村面貌发生了日新月
期刊
今年6月1日,《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有一项内容非常引人关注:如果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尽孝道,拒不承担赡养等义务,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将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这一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行政惩戒工作的专门行政法规,而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的个人“孝道”作出具体规定,还是第一次。    孝文化面临断层危机    2006年底,一个普通矿
期刊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次理解,不可一概而论。”谈及民营企业要肩负的社会责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这样说。  厉以宁是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丛书”首发式上作出如上表示的。他说,社会强调民企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是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敏感话题之一,但哪些内容算企业社会责任往往界定不清,应该分法律和道德两个层次理解。   “首先是法律层次上的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检察院为回应“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问声中出台的,也是检察院为了应付司法腐败而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接受监督的政治姿态。由于这一制度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权力强制推行的一项司法改革的重大举措,因而在一个习惯于“向上看”的国民思维里,讨论也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以“人民监督员”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可检索到有关这一制度的论文38篇。  但是,人民监督员制度不符合法治的
期刊
山西省的王家大院,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近10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期刊
1924年,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一带进行地质调查,他把分布于泥河湾一带露出的灰白灰黄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而“泥河湾层”所处的年代正是现代人类祖先——猿人出现的年代。  在古称弘州的阳原大地上,古人类、古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石片、石核等文物随处可见,俯首可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展示古人类活动的“天然博物馆”。  中华世纪坛,中国人献给全世界和21世纪的礼物。在这座具有纪念性标
期刊
1949年出生的曾继凯,1969年参军,在部队做文书6年。他当兵的时候,他们村没有几个识字的青年,当时农村经济条件非常落后,不仅孩子交不起学费,村里穷得给老师开不起资,而且师资是个大难题;大多数的孩子不能上学读书,农村对下一代的教育成了的难题。那时,他就一心想着作一个教育工作者。1975年,曾继凯回到老家农村,终于当上了民办教师。他教书8年后,村里选支部书记,大家都投了他的票,为了不辜负村民们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