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3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人;2007年,不少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开始超过本科生。
过去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用来形容研究生考试也不为过。考研热、考研经济、考研村等字眼不断地出现在媒体上,考研人数在不断地刷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日益成为一种“学位教育”,计划拿一个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自己的起点,但将来并不打算从事高教或科研的报考者越来越多。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第二次高考,且竞争激烈程度远大于高考。
然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毕竟不同,它本来是为了培养专业研究和应用性人才,如今却像高考一样,承担了额外的非学术性使命。研究生招生“高考化”的趋势引发了众多教授以及关心高等教育人士的忧虑,他们强烈呼吁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
大学教授罢招:通考难于招到优秀人才
2003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连续3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人;2007年,不少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人数开始超过本科生。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最大弊端还在于往往不能通过考试,特别是初试的卷面考试检验出学生的实际思考和研究能力。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以考察记忆为主,应试性强,缺乏对考生能力的全面考察。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实施了多年,由国家负责的英语、政治、数学等公共课出题类型、内容等已经基本定型,且以考察对知识点的识记程度为主,对知识点的实际运用考察则仍显不足。这样的考试无法考出考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思辨能力,只是培养出一批善于钻研考试题型、做题技巧的考试高手。那些有学术潜力,综合能力强的考生由于并不一定善于考试,在试卷中也很难表现自己的能力。这种以卷面考试检验学生的方式,往往不能判断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所必备的基本科研素质,不能有效地选拔合格和优秀人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培养,使得研究生导师可能招不到合适的学生。清华大学陈丹青教授的愤然辞职,清华大学法学专家贺卫方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包伟民教授先后發表罢招研究生的声明,便是对这种制度的最直接抗议。
无奈的考试:维护普通考生的权益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环节的重要一环,它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招研究生素质的高低,更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成败。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其中的潜规则,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严厉批评,使得公众对高校怀有相当的不公正。北大校长许智宏曾对“取消研究生考试”发出接二连三的呼吁,从培养人才角度考虑,应该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
对大部分人来说,受教育是改变个人地位的惟一途径。于是,底层社会的莘莘学子们,纷纷踏上考研这条路。虽然现行研究生考试选拔出来的考生,可能不是最优秀的研究人才,但恐怕谁也无法否认这个社会事实:没有什么背景的广大平民子弟,就是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个公开竞争的平台,获取改变命运的机会。考试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选拔优秀学生,还在于维系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在考试制度下,招生丑闻尚且不断;考试一旦取消,高校马上就能“洁身自好”?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取消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不现实的,惟有在现行的基础上改革,以期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和正义。
回归考研的本质:选拔有创造力的人才
“取消”过于刺激,社会比较倾向于“改革”。改革研究生招考制度,使大学招生和研究生招生更科学,关键是能够选拔出有创造力的人才,更能体现实质的正义。
要减少这种僵化的全国统考的弊端,首先高校必须拥有自主权。与本科阶段通才教育目的不一样,研究生教育是高校和研究所为了学术科研梯队建设而选拔一批优秀的本科生继续深造,因此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该是由研究单位根据自身需要确立招生人数和招生标准的。
其次,研究生招生的考试内容必须改进。作为选拔高级人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重点理应放在考生专业知识的考察上,应当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可以减少一门基础课,增加一门专业课。而且对于统考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应当有一个恰当的调整。要改变目前考研很大一部分是考政治和英语,专业课形同虚设的局面,必须降低统考科目的试题难度,与专业课试题难易程度保持一致,达到真正测验考生基础科目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
再者,减少对考试分数线的限制,增加导师的灵活性,也是选拔人才的需要。
最后,要预防复试中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必须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对于那些笔试成绩很好,而面试成绩很差的学生,应给予“申诉”的机会,设立专门的渠道让双方进行沟通,明确出现如此巨大“落差”的原因。如果确实是学生的原因,应该详细告知其失败的地方,如果是主考官偏见的问题,或者是考官的提问容易让考生误解等等,那么应该给予考生第二次机会。如果考生不满的情绪只能通过论坛或博客等非正式渠道表达出来,只会让双方误解更深、更对立,这既不利于教育公平,也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