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量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黄色的高原孕育着当时世界领先的农耕文明,而蓝色的海洋则诞生了东方的海洋文化。
  历史上中国的海洋文化曾经盛极一时,始终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西方航海的发展历史中,也能看到古老东方文明的影子。不过在15世纪西方大航海时代开始后,观念的落后以及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的航海技术迅速衰落,并处于落后挨打的位置。
  李峰的《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从航海发展的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由盛转衰,但终将重新崛起的历程。
  中国对于航海的目的,尤其是郑和七下西洋,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宣扬,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商业色彩非常薄弱,以至于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对于航海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弱。
  而在西方,驱使航海家们一次又一次远航的动力就是一个字:钱。葡萄牙政府派达·伽马东航印度,西班牙政府派哥伦布远航美洲,统统都是为了巨大的利益。西方列强征服四海,四处掠夺,“仗剑经商”。
  东西方观念上的差异,带来了不同的发展路线,导致了不同的结局,这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按照作者的说法,战术上的胜利弥补不了战略上的失败。这便是所谓颠覆性的错误。
  近代中国海军的孱弱,航海技术的裹足不前,让西方形成了一种印象,“西方文明是蓝色的海洋文化,而东方文明是土黄色的内陆文化”。就连黑格尔也在《历史哲学》中提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各国而言,“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但是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在航海技术上达到了巅峰,曾经在海权的控制上空前强大。虽然由于近代海权的式微而衰落,但是随着当今对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视,随着振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梦、海洋梦,已经在逐渐成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文明一直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在上古时代,先人们通过航海技术满足生存的需要,“利涉大川”;在封建时代,帝国利用航海技术“耀兵异域”,展示国威;在当今社会,维护中国海权,建设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年刘步蟾等去西洋学习舰船技术的公派留学生出发前所立下的誓言犹然在耳:“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凭海而兴,筑梦扬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北京外國语大学英语系教授群星灿烂,张汉熙则是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颗。  张汉熙1921年生于印度,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印度人。1942年,张汉熙毕业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1948年回到中国,第二年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28岁晋升教授,年轻有为。由于英语是母语,张汉熙的口语尤为出色,语速极快,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出口成章,就连许国璋教授和王佐良教授也难以望其项背。此外,由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上册、下册,是
期刊
陈望道  20世纪初,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只言片语、零散的、不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已经难以满足中国先进分子的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纲领性文件之一,《共产党宣言》全文的翻译工作成为中国先进分子宣传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迫切任务。“真理就是甜的”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为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在中国想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就十分需要翻译出一部完整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想要
期刊
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由此判定农忙时机的举足轻重。  小时候感觉外公就是种地的一把好手,那时候没有手机,不能查看天气预报,但他总能根据天空中的云朵、空气中的气流预测翌日的阴晴雨雪。别人开始着急忙慌地下田犁地,用羊角锄挖地时,外公总是不慌不忙地坐在核桃树下悠闲地抽旱烟,当家里人催促他快些春耕抢种时,他总要说一句口头禅:“慌啥呢,好饭还怕晚了不成?”于是家人们只好由着他任性。 
期刊
立夏过后,荷叶冒出了小小的绿色圆盘,微风吹过水面荡起了美丽的涟漪。晚饭后,老公洗碗带娃,我一个人跑到小区对面的河道旁散步,避开喧闹的孩子们,给自己寻得一片安宁的好去处。  年少时,我不爱独处和独行,更爱结伴而行,平日里与小伙伴一起温习功课,一同扑蝶嬉戏,夜晚害怕单独睡觉,经常依偎着母亲久久不肯分离。人到中年建立了新家,做了别人的妻子,当了别人的母亲,成了别人的儿媳妇,随时都有孩子相伴左右,孤独没有
期刊
明远楼  明远楼位于南京夫子庙江南贡院,是江南贡院的一座核心建筑,其高三层,呈四方形,四面皆窗,登临四顾,整个江南贡院一目了然。站在江南贡院门口,若向楼上望去,赫然可见“明远楼”三个大字。  每天,来江南贡院参观的人熙熙攘攘,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座明清建筑里,还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年3月25日至4月10日,南京市第一个总工会在明远楼播下革命火种。一  1927
期刊
抗战初期,我在从贵阳疏散到花溪的贵阳女中念完了三年初中。这所刚从城里迁来的学校集中了一批相当优秀的老师。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是国文。老师是刚从北方逃难南来的一位“下江人”。我还清楚地记得她的名字叫朱桐仙。她也不愿住在学校附近,就在我们家那座小山上,比我们家更高一些的地方,租了两间农民的房子。她单身一人,家中却很热闹,常有许多年轻的来访者。母亲不大喜欢她,常在背后指责她走起路来扭得太厉害,有故意卖弄风情
期刊
南通博物苑新馆  南通博物苑位于风景秀丽的濠河之畔,是由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创建的一座公共博物馆。比起传统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更像是一座婉约秀丽的江南园林,南馆、北馆、中馆三座主要展馆掩映在花木丛中,形成一条南北中轴线,轴线之外散布有东馆、藤东水榭、相禽阁等造型风格迥异的景观建筑。2005年,南通博物苑在原址的基础上扩建出第二轴线。新展馆在设计中融入南通独有的地域文化元素,古典与现代交融,形
期刊
遵义会议会址  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的遵义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遵义会议会址而闻名于世。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革命航船开始拨正航向。因此,遵义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这座布满红色印记的革命圣地,如同南湖红船、井冈星火、延安宝塔,成为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历史丰碑。遵义会议会址:革命从此上新途  在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区,有一座古
期刊
《父亲的河流》  肖德林著  广陵书社  本书由六篇中篇小说组成。作者对生活独特的体验与深刻的感悟,让读者阅读时有丰富的画面感和体验感。书中,一些人物形象涉及对于乡村的出走或逃离,体现了作者对社会转型时代如何实现自身生存价值的思考。  《世纪江村——小康之路三部曲》  章剑华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以江村的小康梦想为主线,梳理了千百年来小康的历史脉络和递进关系,从而深刻揭示了“只有在共产党领导
期刊
不久前,我收到何万敏的新书《有些缤纷,有些静默》,书名给人很大的遐想空间。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别致,从封面到内文都看得出设计者特别用心。我最初翻阅的感觉是两个字:震撼。这是一本书评合集,作者在书的后面搞了一个分类索引,将书中评述到的168本书分别纳入小说、诗歌、散文、评论、传记、历史、社科、地理、艺术、生活、儿童十一个门类,同目录中列出的书名形成了首尾呼应。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评述者始终站在中国图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