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今社会是集信息,多媒体,电子一体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媒体的应用也愈加广泛。随着媒体行业时代的到来与发展,新媒体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且其本身的价值和功能也得了最大化的体现。所谓的媒体融合,就是将各类媒体相互结合在一起,实现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主要就是将传统媒体技术与新型媒体技术进行融合,再以此为基础继续向不同领域进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创新途径;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引言:
现阶段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媒体行业也顺势而变正在进行一场变革。新时代重压下,媒体行业要进行全新的转变。我们要挖掘出这其中的简便途径,提升行业地位。
一、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点
1.1.信息载体逐渐走向多元化
传统媒体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比较固定、统一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所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媒体。媒体就像是一张信息大网,里面所蕴含的信息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媒体的发展就是以信息为载体,信息是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体。媒体要想往不同领域进攻,就需加大信息的多元化。从本质上进行提升进行创新,加大信息的储存量,从各方面,各范围入手,实现信息特色多元化这一特点。
1.2信息资源更加海量化
电子化时代中方方面面里都蕴含着大量化的信息资源,以往的信息内容单一、笼统且信息量有限。随着社会的高速运行发展,生活中、政界、业界等所含信息量随着发展增多。这就为新媒体的融合时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起到了铺垫作用。信息海量化是媒体融合时代所需要面对的新问题。由于人们对信息的要求高,各有所需,所以在信息搜集方面要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于获取更多未涉及的内容。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1.大局意识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身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大局意识,尤其是在工作中,这种意识感要更加强烈。如果工作中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不要单方面的站在个人角度去想,去看待问题,去想解决方案。要站在所有人的角度,从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角度去发现问题中的前因后果。任何行业中员工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就如同是井底之蛙,事业也不会很多大上升。
2.2责任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为什么生活中会有一些“啃老族”的出现?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一个人没了责任意识,那么对生活就会失去兴趣。新闻记者的责任也很沉重,由于记者这个行业本身,需要面对社会、面对大众,也算是公众人物。他们在镜头面前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身代表了公司,他们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要对自己工作中的言行举止负责任,也要对观看播报的人民群众负责任。新闻记者是一个无法缺失责任意识的职业。
2.3专业性
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不止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从多方面来展示。首先是新闻记者的专业基础,这方面就是指新闻记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底蕴,还要对这个行业的专业性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的掌握。接着体现在对报道的真实性,新闻记者要实话实说,因为他们的言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可以引起社会关联效应。要坚持正义,言语公正,用朴实无华的言语还原事件真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体现在职业道德中,新闻记者跟律师,法官一样,都是站在道德分割线上的。他们属于中立位置,对社会中出现的好坏事件不能轻易评判。这一方面很难保持,不少记者为了世俗的利益,播报虚假新闻对社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新闻记者,专业性不可忽视。
2.4创新意识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的淘汰制度也逐渐严格。新闻记者不能一成不变,要进行一些创新,把枯燥无味的新闻内容进行创新,顺应当下人们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去陈述。人们都喜欢新鲜事物。创新可以提高人们对新闻关注度,也能“换个方式”的使人们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解,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想法和特色才是维持地位的长远之际。
三、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有效实现路径
3.1.把握媒体发展优势,进行采编创新
现在媒体的发展可谓是多姿多彩,对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媒体领域的日益扩大使其发展优势大增。像我们日常所见的电视节目,手机新闻等等都是媒体所涉及的领域。涉及越多对内容的要求也就越高。媒体的采编形式种类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已经应用的采编形式进行创新改革,使采编形式从“一”变“二或三”要灵活运用,同时紧追时下热点内容。这样可以把内容以其他新的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对媒体新闻的发展也有极大帮助。
3.2丰富新闻采编形式 ,贴近群众生活
常见的新闻采编形式有个别采访,电话访问,蹲点等,前两类大多用于采访企业精英,个别地位高的人。报道内容也都是与经济、政治等相关。大多都是在陈述事实,没有过多色彩。所以要丰富新闻的采编形式,不能总是按着老套路走。要贴近群众生活去体验,采集群众喜好,感兴趣的内容等等。任何经验都是在生活中得来的,任何创新手法也是在生活中寻得的蛛丝马迹。要想使人民群众多关注新闻,就要以他们的视角进行编写,以此来达到贴近生活的目的。
3.3开展采编人员培训,提升采编专业性
人员培训是每个行业培养人才的一贯方法。如何对人员进行采编培训呢?首先就是专业知识的讲解,知识是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就无法对专业内容进行采编,专业知识的不足还会影响效率,加大失误几率。知识掌握是一方面,想要提升采编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知识要放在生活中去消化。其次培训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细致紧贴主体。知识基础的奠定加上社会的实践,对提升采编的专业性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让我们对一些看不见的角落有相对了解。媒体把科技运用在生活里,对自身各方面进行提升,为我国的新闻媒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让人们对新闻媒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随着时间推移,信息量的增大,采编形式的改变,人员素质、自身素养的提高都将是这个行业继续前进的一股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智斌,王诗雨,陈冲.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2] 邹广萍. 從“杂音”中发现“好声音”--西方社交媒体通讯化后的新闻应用[J]. 中国记者. 2013(01)
[3] 王虹. 飓风“桑迪”袭击美国[J]. 中国防汛抗旱. 2012(06)
关键词:新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创新途径;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
引言:
现阶段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使社会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媒体行业也顺势而变正在进行一场变革。新时代重压下,媒体行业要进行全新的转变。我们要挖掘出这其中的简便途径,提升行业地位。
一、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特点
1.1.信息载体逐渐走向多元化
传统媒体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比较固定、统一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所获取的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媒体。媒体就像是一张信息大网,里面所蕴含的信息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媒体的发展就是以信息为载体,信息是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体。媒体要想往不同领域进攻,就需加大信息的多元化。从本质上进行提升进行创新,加大信息的储存量,从各方面,各范围入手,实现信息特色多元化这一特点。
1.2信息资源更加海量化
电子化时代中方方面面里都蕴含着大量化的信息资源,以往的信息内容单一、笼统且信息量有限。随着社会的高速运行发展,生活中、政界、业界等所含信息量随着发展增多。这就为新媒体的融合时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起到了铺垫作用。信息海量化是媒体融合时代所需要面对的新问题。由于人们对信息的要求高,各有所需,所以在信息搜集方面要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于获取更多未涉及的内容。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1.大局意识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身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大局意识,尤其是在工作中,这种意识感要更加强烈。如果工作中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不要单方面的站在个人角度去想,去看待问题,去想解决方案。要站在所有人的角度,从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角度去发现问题中的前因后果。任何行业中员工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就如同是井底之蛙,事业也不会很多大上升。
2.2责任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为什么生活中会有一些“啃老族”的出现?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意识,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一个人没了责任意识,那么对生活就会失去兴趣。新闻记者的责任也很沉重,由于记者这个行业本身,需要面对社会、面对大众,也算是公众人物。他们在镜头面前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身代表了公司,他们必须具备责任意识,要对自己工作中的言行举止负责任,也要对观看播报的人民群众负责任。新闻记者是一个无法缺失责任意识的职业。
2.3专业性
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不止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从多方面来展示。首先是新闻记者的专业基础,这方面就是指新闻记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底蕴,还要对这个行业的专业性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的掌握。接着体现在对报道的真实性,新闻记者要实话实说,因为他们的言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可以引起社会关联效应。要坚持正义,言语公正,用朴实无华的言语还原事件真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体现在职业道德中,新闻记者跟律师,法官一样,都是站在道德分割线上的。他们属于中立位置,对社会中出现的好坏事件不能轻易评判。这一方面很难保持,不少记者为了世俗的利益,播报虚假新闻对社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新闻记者,专业性不可忽视。
2.4创新意识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的淘汰制度也逐渐严格。新闻记者不能一成不变,要进行一些创新,把枯燥无味的新闻内容进行创新,顺应当下人们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去陈述。人们都喜欢新鲜事物。创新可以提高人们对新闻关注度,也能“换个方式”的使人们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解,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想法和特色才是维持地位的长远之际。
三、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有效实现路径
3.1.把握媒体发展优势,进行采编创新
现在媒体的发展可谓是多姿多彩,对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媒体领域的日益扩大使其发展优势大增。像我们日常所见的电视节目,手机新闻等等都是媒体所涉及的领域。涉及越多对内容的要求也就越高。媒体的采编形式种类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已经应用的采编形式进行创新改革,使采编形式从“一”变“二或三”要灵活运用,同时紧追时下热点内容。这样可以把内容以其他新的形式展示在大众面前,对媒体新闻的发展也有极大帮助。
3.2丰富新闻采编形式 ,贴近群众生活
常见的新闻采编形式有个别采访,电话访问,蹲点等,前两类大多用于采访企业精英,个别地位高的人。报道内容也都是与经济、政治等相关。大多都是在陈述事实,没有过多色彩。所以要丰富新闻的采编形式,不能总是按着老套路走。要贴近群众生活去体验,采集群众喜好,感兴趣的内容等等。任何经验都是在生活中得来的,任何创新手法也是在生活中寻得的蛛丝马迹。要想使人民群众多关注新闻,就要以他们的视角进行编写,以此来达到贴近生活的目的。
3.3开展采编人员培训,提升采编专业性
人员培训是每个行业培养人才的一贯方法。如何对人员进行采编培训呢?首先就是专业知识的讲解,知识是一切想法和行动的基础。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就无法对专业内容进行采编,专业知识的不足还会影响效率,加大失误几率。知识掌握是一方面,想要提升采编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理论知识要放在生活中去消化。其次培训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细致紧贴主体。知识基础的奠定加上社会的实践,对提升采编的专业性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信息,让我们对一些看不见的角落有相对了解。媒体把科技运用在生活里,对自身各方面进行提升,为我国的新闻媒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让人们对新闻媒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日后新闻媒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随着时间推移,信息量的增大,采编形式的改变,人员素质、自身素养的提高都将是这个行业继续前进的一股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智斌,王诗雨,陈冲. 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沟通--以“7·21”北京暴雨事件为例[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2] 邹广萍. 從“杂音”中发现“好声音”--西方社交媒体通讯化后的新闻应用[J]. 中国记者. 2013(01)
[3] 王虹. 飓风“桑迪”袭击美国[J]. 中国防汛抗旱.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