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看过这样的感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大胆开口、大声说、讲,并在说讲中获得初步的英语感性知识,以便为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融合在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画画玩玩等一系列符合儿童“口味”的游戏式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轻松自主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作为英语老师,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感受。在此,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运用不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有的时候会用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和复习式导入等。偶尔也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直观演示教学法
这个方法简单而且很有实效,只要教师有心,学生会容易感受到乐趣。如:我在教《Isthisyourskirt?》这一单元中,有许多关于服装的词语,想jeans,pants等等,这两个单词都表示长裤子,但jeans是牛仔裤,这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两个单词的区别,相信他们印象是不会深刻的。所以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展示给他们看,边看边介绍:Thisisa…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一次听课中,那位老师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她教的是关于sweet、salty、tasty、sour这四种味道的单词。她就拿出实物请学生品尝,然后用英语回答是什么味,从而使学生记住了这个单词的读音,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三、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激发情趣
1.當“小老师”、“模仿秀”
可以鼓励学生台前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 “Come here,”“very good”, “Super,”“Excellent,” “Sit down, please.” 等。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如:“big”两手张开做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fat”做一个胖的姿势,“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等。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4.运用边画边说法
新教材中最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课本还是练习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有一次关于颜色的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 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green, green是绿色;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black, 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黑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
5.采用动作反应法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或指着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
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6.利用实物教学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比如在教apple、orang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桔子、香蕉、梨等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除了实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其它直观教具,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而且直观教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7.运用游戏、歌曲法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直观教学手段,这样既能增设情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我认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导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形成具有特色的学习规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产生兴趣的根,生动有趣、重在实践,良好的教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有序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作为英语老师,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感受。在此,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运用不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有的时候会用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和复习式导入等。偶尔也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直观演示教学法
这个方法简单而且很有实效,只要教师有心,学生会容易感受到乐趣。如:我在教《Isthisyourskirt?》这一单元中,有许多关于服装的词语,想jeans,pants等等,这两个单词都表示长裤子,但jeans是牛仔裤,这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两个单词的区别,相信他们印象是不会深刻的。所以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展示给他们看,边看边介绍:Thisisa…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一次听课中,那位老师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她教的是关于sweet、salty、tasty、sour这四种味道的单词。她就拿出实物请学生品尝,然后用英语回答是什么味,从而使学生记住了这个单词的读音,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三、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激发情趣
1.當“小老师”、“模仿秀”
可以鼓励学生台前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 “Come here,”“very good”, “Super,”“Excellent,” “Sit down, please.” 等。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如:“big”两手张开做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fat”做一个胖的姿势,“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等。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4.运用边画边说法
新教材中最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课本还是练习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有一次关于颜色的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 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green, green是绿色;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black, 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黑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
5.采用动作反应法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或指着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
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6.利用实物教学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比如在教apple、orang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桔子、香蕉、梨等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除了实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其它直观教具,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而且直观教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7.运用游戏、歌曲法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直观教学手段,这样既能增设情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我认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导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形成具有特色的学习规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产生兴趣的根,生动有趣、重在实践,良好的教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