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的“情趣教学”与“兴趣教学”初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看过这样的感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能大胆开口、大声说、讲,并在说讲中获得初步的英语感性知识,以便为有目的地将教学内容融合在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画画玩玩等一系列符合儿童“口味”的游戏式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轻松自主精神饱满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他学”到“他要学”。作为英语老师,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一定的感受。在此,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介绍如下:
  一、运用不同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有的时候会用歌曲式导入,提问式导入、悬念式导入和复习式导入等。偶尔也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直观演示教学法
  这个方法简单而且很有实效,只要教师有心,学生会容易感受到乐趣。如:我在教《Isthisyourskirt?》这一单元中,有许多关于服装的词语,想jeans,pants等等,这两个单词都表示长裤子,但jeans是牛仔裤,这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两个单词的区别,相信他们印象是不会深刻的。所以我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展示给他们看,边看边介绍:Thisisa…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一次听课中,那位老师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她教的是关于sweet、salty、tasty、sour这四种味道的单词。她就拿出实物请学生品尝,然后用英语回答是什么味,从而使学生记住了这个单词的读音,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三、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激发情趣
  1.當“小老师”、“模仿秀”
  可以鼓励学生台前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 “Come here,”“very good”, “Super,”“Excellent,” “Sit down, please.” 等。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如:“big”两手张开做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fat”做一个胖的姿势,“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等。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4.运用边画边说法
  新教材中最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课本还是练习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有一次关于颜色的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 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 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green, green是绿色;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black, 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黑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
  5.采用动作反应法
  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或指着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
  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 /face / nose / eye / ear,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师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的反应随之加快,学生在动作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刻。
  6.利用实物教学法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差,单纯地死记硬背单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厌烦,在教新单词时,如果采用实物或图片等,把抽象的词语变成具体直观的东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继而产生极大的兴趣,比如在教apple、orange、banana、pear等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带苹果、桔子、香蕉、梨等实物,学生看后,自然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怎么说,并会积极的记住这些单词,除了实物之外,还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其它直观教具,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而且直观教具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7.运用游戏、歌曲法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要想办法使这种兴趣能持久地巩固下去,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为了稳定学习兴趣,适当的做些游戏、唱歌、说绕口令、背小诗,通过适时地唱唱玩玩,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这些教学方法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直观教学手段,这样既能增设情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我认为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导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形成具有特色的学习规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孩子的学习动机是产生兴趣的根,生动有趣、重在实践,良好的教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学科,它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不少学生在小学数学成绩较好,到了中学却不令人满意。原因之一:中学教学无论是教学方还是接受方都存在一个与小学教学相衔接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一是引导入门、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关于如何搞好初一数学入门教学的体会和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一数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呢?  一、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探究提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问题的确立是学生探究的目标和动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的
摘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