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心论阅读模式”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论阅读模式”主要是为解决阅读复杂记叙文(散文)的困难而设的。这里的“中心”,一般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这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即选材)要由中心来决定。其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即组材)、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即剪裁)也是由中心来决定的。此外还有表达方式的运用问题,复杂记叙文强调的一个知识点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那么在记叙的同时是否议论抒情,以至于是议论抑或抒情,都由中心决定。这种教学模式将语文读写规律高度浓缩,直观而科学,便于学生掌握。笔者运用这一教学方法,较为成功地执教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下面就以此为例,具体谈谈我是如何运用“中心论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的。
  《故都的秋》所描绘的秋色(清)、秋声(静)是这篇散文的“形”,而要表达的“秋味”(悲凉)则是这篇散文的“神”。围绕这一中心,作者首先在开篇处点出全文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然后从“秋色”和“秋声”两方面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故都“秋色”总的格调是冷色,故都的秋里融灰白、蓝黑等多种冷色调于一体,因此观秋色,故都的秋好冷清!故都“秋声”是那么多的声响交叠在一起,“故都”究竟是闹还是静呢?在这里,作者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由此闻秋声,故都的秋好寂静!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孤独的飘零者(作者)既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又置身于孤寂的秋空之下,心里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那自然是悲凉,而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讲到这里,有的同学提出了疑惑:作者为何回避暖色闹景而不写?这个问题恰恰体现了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特点。文章写于1934年8月,当时的形势可用“内忧外患,白色恐怖”来概括。面对这种形势,每个中国人都会为祖国命运担忧,郁达夫也不例外,即便是明艳的秋天在他的眼里也是灰冷的、悲凉的。这体现了本课很重要的一点,即在选材时,要处理好时、情、景三者的关系。
  文章在剪裁上也体现了这一点。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色集中体现在文中3-11段,因此详写。而开头写江南之秋的特点目的是与故都之秋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北国(故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第12自然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开头、结尾略写。因此,文章在详略处理上也紧紧围绕全文中心剪裁。
  本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全文主体部分从记叙和描写两个方面具体表现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写出故都的秋纷繁多彩的景象。文章第12段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因秋而发,而且恰当精要,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但丝毫不影响文章以记叙为主的性质,而且也毫无累赘多余之感。结尾段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竭尽夸张之笔墨,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总之,文章的多种表达方式也紧紧围绕中心展开。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有限,语文无涯。学生学习课文,主要在于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说,“中心论阅读模式”是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一个“公式”,这篇课文无疑为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使他们明白要写好文章,首先必须在材料的搜集、选用和剪裁上下一番功夫。材料选择的精妙,文章往往能醒人眼目、荡人心胸。怎样选择材料呢?依据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者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到生活的海洋中选取典型材料,从普通生活和平凡事件中发现一般人所看不到或没有写过的新鲜东西,然后组材成篇。在下笔前还必须对选择到的种种材料来一番剪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或掐头去尾,或剪枝删叶,去冗杂,取精要。俗话说:量体裁衣。“体”就是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就可写出好文章。总之,学生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获得了阅读和写作的许多教益,也激励他们在今后学习中找到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本文基于《比较水的多少》的课堂教学过程去探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策略选择和组织的问题。  一、教学流程的剖析  基于“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做一下分析:  1.提出问题,引起冲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比较多少,比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教师及学时都相同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学生似乎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却历经艰辛也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习过程和质量。如何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运用幽默调节学生情绪  幽默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让人在笑过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美散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作者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写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又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作结。这篇散文构思精巧,句段精美,首尾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是学生品诵
期刊
2013年底,当我走进勉县境内最西边的乡村小学——青羊驿镇板庙小学的时候,唐自银给我的印象很干练,说话还有点男中音,但是当和他握手的时候,他满手的老茧硌得我手生痛,那种痛揪扯得心疼。  板庙小学现有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共56名学生,都是来自本镇四个村和宁强县观音村的孩子,其中最远的学生家住在距离学校13公里以外,每天都徒步而来。学校原本配备了三名教师,一位长期住院,另一位高度近视,唐自银几乎承担
期刊
有效教学管理就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融洽和谐,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和谐发展而采取的方式和策略。要求课堂管理一方面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为宗旨。笔者以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建立课堂常规。  開学第一节课,教师首先提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其次让学生提出我们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
期刊
设计理念:  本课试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小组讨论、自己收集资料等学习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鸦片战争那段历史,分析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了解中国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终回归到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品德课程的归宿性回归。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
期刊
关于选文的“用件”功能在习作教学上的运用,应以作文技巧和能力的训练为线,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以“写什么”为经,以“怎么写”为纬,就可以构建起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纵横交织、循序渐进的立体化、动态化的网络系统。对于站在作文门槛前尚未入门的孩子,必须要有一个成熟的写作体系示范与借鉴。  一、敲碎与重组:让作文语言吐新芽长新枝  (一)学会破词,依己感受创出新词  一些固定的词汇,在
期刊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一直是一个引发众多思考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科研人员,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上,如教学策略的衔接、教学习惯与情感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教学评价的衔接等。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看到中小学英语教师各自为政,学生英语两极分化时间提前,愈演愈烈;我们仍会听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相互抱怨,学困生的痛苦倾诉。而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期刊
音乐是一种无形却有“感”的声音艺术,美术则是一种有形更有“感”的形象艺术。美术课是小学美育的重要形式,它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还能带领小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教育板块,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还能净化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美术鉴赏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念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但每接手一级学生,都为这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犯愁:学生上课不愿发言,即使发言也是声音很小,表现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五分钟演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