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刍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课程实施的低效已成为新疆中职各学校共同的难题。其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的原因有:方法和途径单一、内容陈旧、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课程评价片面、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具有: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价的单一;以活动为引导,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任务引领法;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2
  德育历来为各学校所重视,特别是情况日益复杂的新疆中职学校。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生源压力的增大,学校多采用先招后管的方式保证生源量。在保证生源量的同时,出现生源质上的不足,这给原本成效不高的德育课程进一步增加难度。德育课程实效不高直接影响学生文化和专业课成绩,还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思想品质问题、逃学、早恋、打架、叛逆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探究行之有效的德育课程改革就成为关心教育人士的重要课题。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一)新疆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一直令学校、老师最为头疼。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保障线,又不容半点马虎。毋庸讳言,德育实施是低效的。根据学者的调查,部分问题学生存在以下情况:(一)学生思想品德: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自私自利、集体观念淡薄、集体荣誉感缺乏、组织纪律差、不讲诚信、是非判断不清、不思进取、贪图及时享乐等;(二)学生行为习惯:经常迟到旷课、无视校纪、不讲卫生、时间观念差、吸烟、赌博、打架、破坏公物等;(三)学生心理问题:自卑心理、妒嫉心理、攀比心理、反叛心理、代沟、情感困惑、迷恋网络、自残、虚荣心强,自信心不足等等。[3]凡此种种,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其就业和社会和谐发展。
  (二)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低效成因分析
  1、方法和途径单一
  新疆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德育课程,但实施效果并非人愿。反思德育课程低效原因,其中德育方法和途径单一是主要原因。目前新疆中职学校德育教法主要以讲授——接受的方式为主,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理论思辨,忽视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自评、社会评价;重视德育知识考查,忽视德育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德育实施途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轻视生活和社会教育实践;以集中灌输为主,缺乏启发引导;以集会教育、报告、讲座为主,缺乏针对个人的德育活动。
  2、内容陈旧
  德育内容是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实施的核心,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主要载体。新疆中职学校德育内容主要以课本内容为主,缺乏鲜活的德育课程内容,甚至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对德育实施的低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德育内容的陈旧和德育教师的课程观不无关系。部分教师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秉持教材即教学内容的理念,没有正确认识德育课程的教学化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根本区别。所以导致德育内容陈旧,脱离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3、教学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
  教学既包括教师教的一面,也包括学生学的一面。然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中职学生正处于埃里克森所言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青春期,性格活泼好动且具有一定的叛逆性。教学如果不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那么德育低效也就自然而然了。如果教师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那么德育低效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评价片面
  目前我国课程和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受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趋势的影响,也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并且还以知识终结评价为主。德育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虽然以德育知识为主,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知识内容同样重要。当我们以知识终结性评价为主时,其实是在关闭我们提升自身素养、价值观、道德观的有效之门。所以德育评价需要知、情、意、行四方面整体、全面的评价,需要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三位一体的评价。
  5、教师职业倦怠,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由教和学两方面组成。在学生体验到德育课程枯燥、乏味的时候,教师同样也感受到教学的疲惫。受学制的制约,德育在新疆中职学校是作为公共课设置的,没有专业课的身世显赫,所以并不为学生重视。部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认识仅限于及格。再加上教材所选内容的陈旧及其他原因,所以部分教师对德育缺乏一定的热情。当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教学的灵性和创生性的时候,教师就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职业倦怠,甚至出现厌教、弃教的行为。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不到德育教学的喜悦和成功,体会不到德育的魅力,那么德育教学长期低效的现实也更容易被我们所理解。
  二、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的意义
  “任务引领教学法打破传统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采用生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任务引领下开展教学活动。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得知识、训练技能、探究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任务引领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完成任务体验成功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望,形成任务、知识增长、技能训练、专业提升的良性循环之路。”[7]
  (一)转变德育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及德育内容的更新
  任务引领教学法是在任务的引领下,融合了讲授、讨论、演示、练习等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是封闭方法的话,那么任务引领教学法是一种过程性、开放性的方法。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封闭式的方法适用于课程的目标模式,而任务引领教学法适用于课程的过程和实践模式。   教师因受师范教育的影响,观念中惟以课程即教学科目为圭臬,忽视或根本杜绝其他的课程理念。这种观点为教师在课堂中喋喋不休地对课程内容进行条分缕析作了学理的支撑。这恐怕也是师生对德育没有兴趣的根源所在。所以如果想扭转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首要的就是改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既重视解决结果,也重视解决过程,其在新疆中职学校的实施,能有效转变教师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树立教师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习经验、预期的学习结果等新课程理念;其次,更新德育内容。任务引领教学法以任务的解决为核心,所以任务的选取尤为重要。在新疆中职学校所使用的德育教材中,基本以德育知识的传授为主,没有德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和能力对德育知识再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德育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即对部分知识删除,对部分知识保留和更新。教师在德育知识再加工的过程中,及时更新部分知识,使部分知识具有时代性,以适合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使用任务引领教学法的过程中,能有效更新德育内容。
  (二)以任务解决为目标,有效解决方法、途径和评价的单一
  任务引领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师所分配小组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得知识、训练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任务引领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的完成。教师依据德育教学目标分配给小组适量的任务。小组成员在了解自己的任务基础上,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习德育教材、查找相关德育资料、利用信息资源等途径有效解决小组分配的德育任务。由此可见,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打破原有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融合了讲授、演示、练习等方法,所以其更具开放性和综合性,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德育课程中实施的教学途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讲授,而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学生多渠道探寻问题解决的途径,多以亲自感受、实践的方式学得德育知识。
  德育课程评价自身并不适合单一的知识终结性评价。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实施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在任务分配前,教师将使用诊断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在展示成果、交流提高阶段,教师将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教师案例分析阶段,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劣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主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同时兼顾到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所以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评价是立体的、综合性的,能有效、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以活动为引导,有效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的任务分配,不同于职业中的任务,它应该属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和灵动性的内容,因此成为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最具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的优势,我们从普通教育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和大力提倡活动课程即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德育课程中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任务。教师在熟悉德育教材基础上,融入其对德育课程的理解,选取和任务有关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事例作内容。教师多选取师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德育任务。这样无疑会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利于教师养成正确的、健康的从业观。
  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是最不为学生所喜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传道式的宣讲。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实施主要采用任务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学得德育知识、训练问题解决思维、培养良好的德育素养。特别是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对任务解决的兴趣。
  总之,任务引领教学法在新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实施能有效更新德育内容,解决方法和途径单一问题,有效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我们实施的过程中,切忌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否则任务引领将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杨道德.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4]赵磊.“任务引领法”在《汽车结构与拆装》中的课堂教学设计[J].《科学时代》,2010年第23期.
  [5]冯晓晖.“任务引领型”的《现场导游》课堂教学设计[J].《2009年度职教教改论坛文集》,2009.
  [6]庄昌跃.任务引领教学在彩电维修项目式课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0年第9期.
  [7]米拉·赛都拉等.论任务引领教学法及教育价值[J].《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9期下.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做好精讲细练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关键词】 机械制图;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精讲细练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机械制图》是中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而在平时学习中常常有学生抱怨化学知识太过零散、分散,不好记忆;平时考试中还有学生抱怨这种物质没学过,那个实验没做过,这个反应原理没见过等等。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有几千万种,试问有谁能将每
【摘 要】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德于教,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力求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德育素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德育教育;合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教学中合理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促进
【摘 要】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转化后进生,是教师天职的一部分。只有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更好地转化后进生;只有更多地转化了后生,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虽说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路漫漫而修远,但我会上下而求索。我相信,用心付出,必会收获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关键词】 后进生;成因;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学
【摘 要】 目前,生命教育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生命教育,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桎梏”。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以专门生命教育课为主体,在语文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关键词】 生命教育实践;桎梏;破解之道  
【摘 要】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难,可大家不知道培智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普通学生难上千万倍。培智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如流口水、吐口水、多动、重复、敲打东西、乱丢、乱画、随地大小便、情绪难控制、打人等。面对这些培智学生,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我们该如何进行教育呢?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哪些好的方法吗?根据经验和深入分析研究,我将培智生的行为习惯分成了生活习惯文明礼仪、学习习惯三个方面
【摘 要】 快乐就是无尽的力量。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快乐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性格。快乐的心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快乐的性格则是比较稳定,它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情感倾向。快乐的性格铺就孩子快乐的人生之路。快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孩子的未来,成也性格,败也性格,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长千万要给预高度重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开朗快乐向上的性格,也就为孩子幸福的明天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关键
【摘 要】 在语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很直接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课中语言的训练、字词句篇章的教学、作文的教学无不蕴含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思想品德的育人任务,因此,在对聋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每位聋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逐步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劳动者。  【关键词】 语文教学;渗透;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
【摘 要】 传统的观念往往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专职部门的职能,与学科的教学关系不大,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思想进行教育。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学习的科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nternet上有大量有助于青少年成长的有益信息,也泛滥着不科学、不健康的信息,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后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