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可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终回归生活是科学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更是新世纪推进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题之一。本文从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阐述了科学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做法,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1
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發,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可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终回归生活是科学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更是新世纪推进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题之一。本文从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阐述了科学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做法,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一、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既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如在教学《科学测量:温度》一课时,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一上课,就为学生准备了两烧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杯子上方还飘着白气),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再用手试一试杯子的外壁,感觉到了什么?仔细体会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看-摸-体会-比较-总结”逐层深入的五个过程,学生经过看、摸,体会到“这两杯水都是热水,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1号杯里的水热,有的则认为2号杯中的水热,从而引发了矛盾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要“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的时机。当这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一下子从对体验结果的争执转移到寻找问题的办法上来。有的说用手仔细摸,有的说喝一口感觉一下进行比较,还有的说用温度计测量……,因为学生寻找了众多的方法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互相指出对方方法的缺点。大家认为用手摸会有误差,用眼看冒出的热气量又不稳定,喝一口既怕受到伤害又担心难以分辨,只有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结论,最后学生统一了意见,决定采用温度计来测量到底哪一杯水更热,这样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生成“借助科学仪器测量更加准确、科学”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之所以为学生提供温差很小(差别在2℃左右)的两杯水,就是为了创设“引发学生的争执”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分歧,在争执的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才能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真正地自主、探究和发现,整个的教学过程才能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又如在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课时,我是用学生憋气比赛来引课,让学生先站着憋气,等憋不住了就坐下,看谁憋得时间长,老师记时间,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参与这个实验,随着一个个同学坐下,还站着的同学充满自豪。整节课中,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研究积极性极高,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兴奋状态。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
二、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新课探究,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
学习探究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难点。如何将重难点内容变得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我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杠杆教学,重难点是力臂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力臂的必要性,如何引出呢?对于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民主意识强的人会觉得很累。记得在一次公开课时,我以扁担挑物(直观感知)引出,从最简单的“水平杠杆”入手,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给“钩码的重力到支点的距离”中的“距离”起个名字。“力距。”“我认为取‘力臂’更形象一些,因为支点象人的肩膀,‘力臂’就象人张开的双臂。”从而建立“水平力臂”概念,很快师生一起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与L 1的乘积F2与L 2的乘积相等,即F1L1=F2L2。F1L1=F2L2真的成立吗?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其中一位同学说,我的F1与L 1的乘积F2与L 2的乘积不相等。同学们呆住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下图右,斜拉后,杠杆仍能平衡,但为什么杠杆平衡条件就不再成立了?难道杠杆平衡条件是错误的?然后师生一起通过作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部分同学实验时都是根据上图左来进行实验,他们得出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这与平时同学们接触到的杠杆大部分是力与杠杆垂直有关,此时老师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老师课前准备了几个同心圆,圆心与支点重合,力的作用线刚好与圆相切,放在上图右,此时刚好能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从而得出F1L1=F2L2是没有错的,错在于同学们对于力臂概念理解错了。真是绝处逢生,从而慢慢修正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这个概念。 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这一课时,我想到了学生特别是喜欢玩的游戏,用镜子反射太阳光。我就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把太阳光照到不同的地方,把镜子换成别的材料来反射,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奥妙,但是不能上升为理论。于是,我就加以总结点拨,学生便恍然大悟。在《光的折射:色散》教学中,组织学生来到走廊,将镜子放在装满水的脸盆里,然后做将五彩缤纷的光投射到白色的墙壁上的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地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因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电流的测量》教学中,通过情景(水车),水从上往下流,让水车转起来,猜想电流的方向?在引出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时,也不是直接出来,而是通过创设情景,来自一学生生病了打点滴的图片(如下图),师:你在打点滴时,如何判断输液管中药液的流动速度的呢?电路中能否也可以串联一个装置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呢?從而引出电流表来。
由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是任何一种方式或方法不可比拟的。
三、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科学教育的目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本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了《汽化与液化》第二课时后,展示两个生活实例:电冰箱的实物图及原理图和卫星。然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你认为电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你是怎样思考的?(2)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向光面温度达100℃,背光面达-100℃,而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低起点、高落点的最终目的。
在学完《地球仪和地图》一课教学后,教师提出:为了方便老师进行家访,如果让你来设计一张学校到你家的地图,你准备怎样设计?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课堂上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实物,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活情境却非常丰富,因为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设计时,都是以各自浮现的生活情境为支撑的,尽管设计的地图千变万化,但是地图的三要素却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设计生活化的问题,首先要做到“小课堂,大社会”,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其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搜寻,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到生活”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最后,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知识以及探究科学的机会。
四、选择生活化的内容组织课外活动,达到科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深奥的,似乎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同样也是通俗的。初中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玩”(即探究)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
科学课在空间上要由狭隘的课内回归生活。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要向生活贴近:二是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可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组织学生搞好小发明、小制作、作小科学报告、写科学小童话等。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做不来,就依据教材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废旧物品,简便材料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许多小制作活动,如:《跷跷板》《磁铁游戏》《自制的天平》《土量筒》《岩石百宝箱》《板块六巧板》等,这些制作尽管土法上马,但能使学生疑窦顿开,使学生惊叹不已,使他们信心倍增,给学生充分的、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科学测量》后,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调查一些液体的容积,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一汤匙是10毫升,他们在课后会利用汤匙在自己服药时做“量筒”,他们会收集瓶盖做量筒,学生会发现这些量筒很有用。通过课后调查一些饮料的体积,如一瓶矿泉水等的体积,学生会根据自己一天饮用的水量,初步计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的水分。在学习科学探究《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后,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全班每个家庭成员的脚印长度和身高的档案。同时,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酸奶瓶,饮料瓶,小玻璃瓶作为探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收集一些种子,树叶,纸样,小昆虫,制成标本进行展示。收集各种包装盒,作为制作我的小车,我的小船的材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小学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某位学者曾经说过:“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可让学者历练为智人,可将智人钝化为哲父!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还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生活的乐趣。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正是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向,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如果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生活相关的事物中建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3]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91
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發,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可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终回归生活是科学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更是新世纪推进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题之一。本文从科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阐述了科学教学生活化一些具体做法,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实际,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之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一、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导入新课,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既要考虑到与新课内容的联系,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尽量选择与本课知识有关并且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新课的学习,学生也会感觉到原来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蕴含着科学,科学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对科学的陌生感。如在教学《科学测量:温度》一课时,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一上课,就为学生准备了两烧杯同样多、但温差很小的热水(杯子上方还飘着白气),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桌面上的两杯水,有什么不同?再用手试一试杯子的外壁,感觉到了什么?仔细体会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了“看-摸-体会-比较-总结”逐层深入的五个过程,学生经过看、摸,体会到“这两杯水都是热水,两杯水的温度不一样,”有的学生认为1号杯里的水热,有的则认为2号杯中的水热,从而引发了矛盾争执,在争执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要“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的时机。当这个时机成熟的时候,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到底哪杯水更热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一下子从对体验结果的争执转移到寻找问题的办法上来。有的说用手仔细摸,有的说喝一口感觉一下进行比较,还有的说用温度计测量……,因为学生寻找了众多的方法再一次引起了学生的争论,互相指出对方方法的缺点。大家认为用手摸会有误差,用眼看冒出的热气量又不稳定,喝一口既怕受到伤害又担心难以分辨,只有用温度计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结论,最后学生统一了意见,决定采用温度计来测量到底哪一杯水更热,这样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学生自己逐步生成“借助科学仪器测量更加准确、科学”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之所以为学生提供温差很小(差别在2℃左右)的两杯水,就是为了创设“引发学生的争执”的问题情景,便于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产生问题分歧,在争执的过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才能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真正地自主、探究和发现,整个的教学过程才能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又如在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课时,我是用学生憋气比赛来引课,让学生先站着憋气,等憋不住了就坐下,看谁憋得时间长,老师记时间,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参与这个实验,随着一个个同学坐下,还站着的同学充满自豪。整节课中,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研究积极性极高,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兴奋状态。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
二、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新课探究,教学会显得轻松愉快
学习探究新知识是一堂课的重难点。如何将重难点内容变得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进行新课的教学中,我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其中的奥妙,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杠杆教学,重难点是力臂概念的建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力臂的必要性,如何引出呢?对于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民主意识强的人会觉得很累。记得在一次公开课时,我以扁担挑物(直观感知)引出,从最简单的“水平杠杆”入手,设计实验,在实验中,老师要求同学们给“钩码的重力到支点的距离”中的“距离”起个名字。“力距。”“我认为取‘力臂’更形象一些,因为支点象人的肩膀,‘力臂’就象人张开的双臂。”从而建立“水平力臂”概念,很快师生一起得出杠杆平衡条件:F1与L 1的乘积F2与L 2的乘积相等,即F1L1=F2L2。F1L1=F2L2真的成立吗?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其中一位同学说,我的F1与L 1的乘积F2与L 2的乘积不相等。同学们呆住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下图右,斜拉后,杠杆仍能平衡,但为什么杠杆平衡条件就不再成立了?难道杠杆平衡条件是错误的?然后师生一起通过作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部分同学实验时都是根据上图左来进行实验,他们得出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这与平时同学们接触到的杠杆大部分是力与杠杆垂直有关,此时老师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老师课前准备了几个同心圆,圆心与支点重合,力的作用线刚好与圆相切,放在上图右,此时刚好能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从而得出F1L1=F2L2是没有错的,错在于同学们对于力臂概念理解错了。真是绝处逢生,从而慢慢修正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这个概念。 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这一课时,我想到了学生特别是喜欢玩的游戏,用镜子反射太阳光。我就让他们尽情地玩,让他们把太阳光照到不同的地方,把镜子换成别的材料来反射,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奥妙,但是不能上升为理论。于是,我就加以总结点拨,学生便恍然大悟。在《光的折射:色散》教学中,组织学生来到走廊,将镜子放在装满水的脸盆里,然后做将五彩缤纷的光投射到白色的墙壁上的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地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因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电流的测量》教学中,通过情景(水车),水从上往下流,让水车转起来,猜想电流的方向?在引出电流大小的测量工具时,也不是直接出来,而是通过创设情景,来自一学生生病了打点滴的图片(如下图),师:你在打点滴时,如何判断输液管中药液的流动速度的呢?电路中能否也可以串联一个装置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呢?從而引出电流表来。
由此,在教学中利用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是任何一种方式或方法不可比拟的。
三、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初中科学教育的目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科学,再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用结合。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本课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做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了《汽化与液化》第二课时后,展示两个生活实例:电冰箱的实物图及原理图和卫星。然后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你认为电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什么,你是怎样思考的?(2)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向光面温度达100℃,背光面达-100℃,而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你能设计一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现低起点、高落点的最终目的。
在学完《地球仪和地图》一课教学后,教师提出:为了方便老师进行家访,如果让你来设计一张学校到你家的地图,你准备怎样设计?在这个教学设计中,课堂上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实物,但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活情境却非常丰富,因为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设计时,都是以各自浮现的生活情境为支撑的,尽管设计的地图千变万化,但是地图的三要素却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设计生活化的问题,首先要做到“小课堂,大社会”,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鲜活的材料引入课堂。其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次,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搜寻,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到生活”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最后,尊重学生,以人为本。
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扩展到课堂以外,使课堂、课外、生活、社会有机结合,让学生获得更多学习知识以及探究科学的机会。
四、选择生活化的内容组织课外活动,达到科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是深奥的,似乎只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但科学来自生活,科学同样也是通俗的。初中科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玩”(即探究)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
科学课在空间上要由狭隘的课内回归生活。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要向生活贴近:二是教学要走出课堂,向生活空间拓展。可根据实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组织学生搞好小发明、小制作、作小科学报告、写科学小童话等。一些高难度的我们做不来,就依据教材内容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生活和生产劳动所产生的废旧物品,简便材料等组织兴趣小组进行许多小制作活动,如:《跷跷板》《磁铁游戏》《自制的天平》《土量筒》《岩石百宝箱》《板块六巧板》等,这些制作尽管土法上马,但能使学生疑窦顿开,使学生惊叹不已,使他们信心倍增,给学生充分的、更多的、想象创造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学习《科学测量》后,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调查一些液体的容积,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一汤匙是10毫升,他们在课后会利用汤匙在自己服药时做“量筒”,他们会收集瓶盖做量筒,学生会发现这些量筒很有用。通过课后调查一些饮料的体积,如一瓶矿泉水等的体积,学生会根据自己一天饮用的水量,初步计算出自己一天所需的水分。在学习科学探究《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后,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份全班每个家庭成员的脚印长度和身高的档案。同时,我们要提倡学生做有心人,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材料,如酸奶瓶,饮料瓶,小玻璃瓶作为探究物体沉浮的材料。收集一些种子,树叶,纸样,小昆虫,制成标本进行展示。收集各种包装盒,作为制作我的小车,我的小船的材料。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运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小学仪器、材料紧缺的现状,激发学生变废为宝的乐趣,使我们的科学课有更多的探究材料,实验材料,让我们有更多的探究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某位学者曾经说过:“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的确,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可让学者历练为智人,可将智人钝化为哲父!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服务生活,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还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生活的乐趣。
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正是当今世界理科教育改革的趋向,也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如果科学课程更接近于人类社会,更接近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必定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生活相关的事物中建构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3]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