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例子,学好数学能够方便生活,从生活经验中理解数学,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化的事物,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教师设计好教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14-01
一、数学课堂中带入生活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例子,学好数学能够方便生活,从生活经验中理解数学,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化的事物,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积累是一点一滴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正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非常重要,老师们要尽最大努力把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小学生初学数学,对于数字、计算、公式,感觉很陌生。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例子带进课堂,这样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把教材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陌生感,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139-97=139-100+3,学生对于减100时要加上3 觉得难以理解。我便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场景 :爷爷要过生日,妈妈带我去给爷爷买蛋糕。妈妈口袋里有139块钱,一个蛋糕需要花费97块钱。妈妈付给店员100块钱,店员找回3块钱。妈妈口袋里面还剩多少钱?139元减去100块再加上3元。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样小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很多常识需要数学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反过来会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两者相依成彰。生活中很多现象,我们太常见会忽视,小学生正是对很多事物好奇的阶段,老师要鼓励他们发现新鲜事物,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生活有热情对于学习才会有热情。
例如:电线杆支架是三角形;自行车后轮与后车座中支架也是三角形。为什么支架不是圆形、长方形、梯形呢?这是因为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学习了这一章学生们就会理解生活中的原理。
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形态有着不同的测量方式和计量标准。液体一般用升,毫升计量;物体重量一般用克,千克,顿等计量;物体长度一般用毫米、厘米、米等计量。学习该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家动手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家人的身高,桌子的长宽高度,观察瓶装水,油,醋等容量。通过观察日常生活里面的现象,可以巩固学习到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学数学
数学不但是做题,记公式,背法则,数学里面也有游戏。给学生留下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印象,这样会减弱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学习认知各种图形的时候,老师要学生准备简单,卡片。课上分组制作不同的形状。并且用直尺测量长度,标记好每个图形的长宽。这样做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运用到直尺画线,垂直线画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用圆规制作圆形等等。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初学数学,对于数学是好奇的,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给以指导和启发。小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时,可能会表达不清楚,这时老师要循循善诱,给学会鼓励,耐心回答学生问题。老师的肯定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大的鼓舞,这样才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对孩子的认识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四、组织数学竞赛,增强个人荣誉感
数学竞赛赛前准备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不再对学习不紧不慢,知道要巩固知识,加强训练才能获得好成绩。竞赛过程中,学生会集中精力认真做题,激发潜力。竞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成绩不是唯一,只要挑战了自我,有进步就是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的失败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能极大程度上增强个人荣誉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竞赛的目的是挑战自己,把所学充分发挥出来,有竞争才有进步。竞赛与考试不同,考试是针对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展开的,考查的是对于书本知识基本掌握情况。竞赛是所学知识上的升级,需要学生课下下功夫,需要学生开动脑经,转换思路应对难题。竞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拔,是优中择优的一个方式。
结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充分准备课堂教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面学习。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14-01
一、数学课堂中带入生活知识
数学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例子,学好数学能够方便生活,从生活经验中理解数学,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化的事物,这样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积累是一点一滴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小学阶段的数学正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非常重要,老师们要尽最大努力把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小学生初学数学,对于数字、计算、公式,感觉很陌生。教师要善于把生活中的例子带进课堂,这样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把教材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很好地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陌生感,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
139-97=139-100+3,学生对于减100时要加上3 觉得难以理解。我便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场景 :爷爷要过生日,妈妈带我去给爷爷买蛋糕。妈妈口袋里有139块钱,一个蛋糕需要花费97块钱。妈妈付给店员100块钱,店员找回3块钱。妈妈口袋里面还剩多少钱?139元减去100块再加上3元。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样小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学以致用,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很多常识需要数学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反过来会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两者相依成彰。生活中很多现象,我们太常见会忽视,小学生正是对很多事物好奇的阶段,老师要鼓励他们发现新鲜事物,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生活有热情对于学习才会有热情。
例如:电线杆支架是三角形;自行车后轮与后车座中支架也是三角形。为什么支架不是圆形、长方形、梯形呢?这是因为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学习了这一章学生们就会理解生活中的原理。
不同的物体,不同的形态有着不同的测量方式和计量标准。液体一般用升,毫升计量;物体重量一般用克,千克,顿等计量;物体长度一般用毫米、厘米、米等计量。学习该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家动手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家人的身高,桌子的长宽高度,观察瓶装水,油,醋等容量。通过观察日常生活里面的现象,可以巩固学习到的知识。
三、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学数学
数学不但是做题,记公式,背法则,数学里面也有游戏。给学生留下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印象,这样会减弱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学习认知各种图形的时候,老师要学生准备简单,卡片。课上分组制作不同的形状。并且用直尺测量长度,标记好每个图形的长宽。这样做图形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运用到直尺画线,垂直线画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用圆规制作圆形等等。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初学数学,对于数学是好奇的,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给以指导和启发。小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时,可能会表达不清楚,这时老师要循循善诱,给学会鼓励,耐心回答学生问题。老师的肯定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大的鼓舞,这样才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任何厌烦、搪塞和斥责的态度,都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善于捕捉机会,利用时机,对孩子的认识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四、组织数学竞赛,增强个人荣誉感
数学竞赛赛前准备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不再对学习不紧不慢,知道要巩固知识,加强训练才能获得好成绩。竞赛过程中,学生会集中精力认真做题,激发潜力。竞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成绩不是唯一,只要挑战了自我,有进步就是胜利。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的失败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能极大程度上增强个人荣誉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竞赛的目的是挑战自己,把所学充分发挥出来,有竞争才有进步。竞赛与考试不同,考试是针对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展开的,考查的是对于书本知识基本掌握情况。竞赛是所学知识上的升级,需要学生课下下功夫,需要学生开动脑经,转换思路应对难题。竞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选拔,是优中择优的一个方式。
结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充分准备课堂教案,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面学习。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