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回顾性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诱发本病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资料、高危因素、病原菌及其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0%;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占37.5%。药敏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均敏感。早产、低体质量、留置PICC、气管插管及长疗程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为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减少院内感染败血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10-01
  新生儿败血症指在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中,繁殖并产生毒素所造成新生儿的全身性感染,甚至还可能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其发生率在活产婴儿中所占比例约1‰~10‰,在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一旦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败血症,很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如果处理不好随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特点,进一步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手段提供参考,对收治的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和病原菌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患儿。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确诊标准[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3项:①临床出现体温改变、黄疸、反应迟钝、拒乳等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改变(>20×109/L或<5×109/L);或者CRP增高(≥3.0 μg/ml);或者杆状核细胞比值升高(≥0.2)等非特异性感染指标改变临床考虑败血症;②产科的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获得的感染或新生儿在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则考虑院内感染;③血液培养出致病菌,或连续2次培养均培养出同一条件致病菌,确诊新生儿败血症。
  1.2 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取静脉血2 ml接种于专用培养基中,送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男6例,女4例;早產儿8例,足月儿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6例,正常体质量儿4例;患儿的基础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3例,重度窒息复苏后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
  2.2 败血症发生情况: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1.19%(10/838),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8.87%(10/53)。患儿发生败血症的时间为入院后5~40 d,平均(15.1±9.1)d。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拒乳、体重减轻或不增、反应迟钝、发热、黄疸及消化系统症状等。
  2.3 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例患儿中真菌感染3例,细菌感染5例,有2例为混合感染,共培养出细菌8株,革兰阴性(G-)菌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臭鼻克雷伯菌1株;革兰阳性(G+)菌2株,其中肠球菌2株;真菌2株。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均敏感,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4.2%、75.3%和92.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氨苄青霉素等高度耐药。真菌药敏结果显示2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未发现耐药株。
  2.4 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分析患儿的胎龄、性别、出生时的体质量、气管插管、留置PICC(中心静脉导管)与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留置PICC、气管插管等是导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见表2。
  2.5 转归: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细菌感染使用敏感抗菌素,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足量足疗程治疗后,血培养转阴7例(70%),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营养支持治疗等,除1例家长要求放弃治疗外,治愈7例,好转2例。
  3 讨论
  新生儿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其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均未成熟,皮肤、黏膜娇嫩,易被擦伤,对病原菌高度易感。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住院时间较长,因进行胃肠外营养和各种有创诊治手段的不断开展,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以院内感染败血症最为严重。有文献报道,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或PCR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应用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比血培养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明确病原菌,但还未得到推广。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近年来随着多种侵袭性操作技术的开展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高危患儿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机率增高,特别是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升高[2]。本研究显示,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为主要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尚敏感,但因复方新诺明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大,因此可考虑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故可予氟康唑进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故应对高危患儿实施预防用药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这样能降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经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留置PICC是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院内感染与同期住院患儿相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多。本研究显示经过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有效的治疗,治愈和好转率达到90%。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899.
  [2] 王 粉,王晓冰.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23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用不相同的蓝光疗法诊治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2日到2013年7月7日我院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71例,将71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分组:蓝光一组(35例)和蓝光二组(36例),对蓝光一组的35例行新生儿冷光源黄疸治疗灯治疗,对蓝光二组的36例行传统温箱+双面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蓝光一组和蓝光二组的血清胆红素都有下降现象,且P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低钾血症心电图变化特征及其与血清钾浓度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68例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与血清钾浓度关系。结果:低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为U波明显、T - U 融合、Q - T或Q - U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低平、倒置或心律失常; 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心电图异常表现的发生率与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了解低钾血症心电图的各种异常表现以及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关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59-02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社会医疗保障系统的完善,进入ICU治疗的重症患者越来越多,多数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但由于气管插管及各种留置导管的不适,可使患者异常烦躁、焦虑,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并产生人机对抗或自行拔管,而且紧张、焦虑造成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氧耗增加并影响器官生理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鼻腔喷雾器-鼻朗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2月以诊治“鼻炎”为目的来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糠酸莫米松组和鼻腔喷雾器-鼻朗与糠酸莫米松联合用药组,每组60例。糠酸莫米松组用法:面部朝下,喷头向上或稍向外,每日一次,每侧鼻孔2喷,每喷50ug。联合用药组同时使用鼻朗鼻腔喷雾器和糠酸莫米松,用鼻朗鼻腔喷雾器,每次1-2喷/每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行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情况及血压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后,将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脑脊液细胞数及蛋白恢复、主要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規治疗组。结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缩短疗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用讨论法及检查法找出影响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的问题,找出根本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及甘特图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从而提高电脑血糖监测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电脑血糖监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品管圈活动后漏测率明显降低。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改善电脑血糖监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品管圈;住院病人;电脑血糖监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癫痫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80例脑梗死患者中收集70例继发癫痫患者(占14.6%)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研究脑梗死后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结果显示:25例行胼胝体切开术中有8例已彻底停药,发作次数减少超过60%者15例。13例行立体定向扣带、杏仁核回靶点毁损术中有4例已基本停药。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患者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ANCA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2例ANCA阳性患者中原发性即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ressel vasculitis,AASV)11例(21.2%),继发于其他血管炎41例(78.8%);AASV患者较继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外耳道清洗的临床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254耳)耳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外耳道清洗治疗,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清洗药物,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采用过氧化氢液清洗,观察组患者100例,采用碘伏液清洗外耳道,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