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行单纯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情况及血压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亦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相对较短,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术中出血量少、出血时间短,且对患者的血压影响小,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产后出血;血压情况;出血时间
【中图分类号】R71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70-01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分娩结束24小时内发生的阴道流血>500毫升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乏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显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大多采用催产素治疗,但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年来,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第二产程阶段经自身医师诊断确诊,符合《妇产科学》[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在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27.46±7.62)岁;初产妇166例,经产妇70例;孕周最短35周,最长42周,平均(37.65±0.72)周;排除具有青光眼、心脏病、哮喘、高血压患者,以及具有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观察组患者120例,经统计学初步分析检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每次200μg[2],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每次100μg,舌下含服[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其临床指标的监测,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者产后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亦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据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产妇宫缩乏力、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复旧不良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产妇分娩后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导致其内分泌紊乱,与其产后出血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妊娠期间,产妇的子宫处于高雄、高雌激素状况,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雄性激素拮抗剂,治疗期间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的减低产妇子宫内的孕激素水平,加速其机体内部激素水平的恢复,米索前列醇可以与雌激素竞争宫内米中的雌激素受体,抑制子宫内膜的过度生长[4],进而减少产妇的月经量,同时也可以用于临床经血的治疗。
相关文献显示,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舌下给药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加快胎盘分娩的时间,有助于血窦的管壁和术后出血量的减少,临床效果良好。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治疗后两组桓则和的血压情况均为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两盒出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世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1,18(07):109-110.
[2] 严园,徐克惠,刘宏伟.三苯氧胺用于减少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13(04):198-199.
[3] 贾风玲,李桂芝.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7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2,15(14):106-107.
[4] 邓斐,朱湘红.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终止12-16周妊娠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2,20(17):120-121.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产后出血;血压情况;出血时间
【中图分类号】R71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670-01
产后出血是指孕妇分娩结束24小时内发生的阴道流血>500毫升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嗜睡、头晕、乏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显示,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大多采用催产素治疗,但效果不十分明显。近年来,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5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36例产后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于第二产程阶段经自身医师诊断确诊,符合《妇产科学》[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在20-36岁之间,平均年龄(27.46±7.62)岁;初产妇166例,经产妇70例;孕周最短35周,最长42周,平均(37.65±0.72)周;排除具有青光眼、心脏病、哮喘、高血压患者,以及具有严重的肾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18例,观察组患者120例,经统计学初步分析检验,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胎儿娩出后给予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米非司酮治疗,每次200μg[2],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每次100μg,舌下含服[3]。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加强其临床指标的监测,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患者产后出血的时间和出血量。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亦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据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产妇宫缩乏力、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复旧不良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产妇分娩后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导致其内分泌紊乱,与其产后出血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妊娠期间,产妇的子宫处于高雄、高雌激素状况,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雄性激素拮抗剂,治疗期间联合使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的减低产妇子宫内的孕激素水平,加速其机体内部激素水平的恢复,米索前列醇可以与雌激素竞争宫内米中的雌激素受体,抑制子宫内膜的过度生长[4],进而减少产妇的月经量,同时也可以用于临床经血的治疗。
相关文献显示,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舌下给药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加快胎盘分娩的时间,有助于血窦的管壁和术后出血量的减少,临床效果良好。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出血,治疗后两组桓则和的血压情况均为发生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两盒出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世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30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1,18(07):109-110.
[2] 严园,徐克惠,刘宏伟.三苯氧胺用于减少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13(04):198-199.
[3] 贾风玲,李桂芝.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76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2,15(14):106-107.
[4] 邓斐,朱湘红.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终止12-16周妊娠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2,20(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