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数学学习过程的深入,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學的重要基础。目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每一位教师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为此,本文从“结合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多元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多元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方面出发,来尝试探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实践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其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了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创新。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为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谈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结合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数学教学目标和学生主体为核心,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理解,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改编成有趣的生活故事:“同学们,有一家有欢欢和笑笑两姐妹。今年她们种了很多很多的西红柿。在西红柿成熟季节,两姐妹的爸爸要求欢欢和笑笑帮助大家采摘西红柿,他带着欢欢和笑笑一共摘了4袋西红柿,每个袋子里有18个西红柿。那么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呢?而且爸爸知道欢欢摘了满满39个西红柿,那么爸爸和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呢?谁采摘得多呢?”通过创编这个生活小故事,降低了数学计算问题的抽象性,小学生不仅会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通过多元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生解决问题时,通常会向学生展示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的思维受标准答案的束缚,不能够很好地发散开来,长此以往学生仅仅只会使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不会灵活思考。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通过多元解题,即采用多种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竞争与合作,看谁的思维最为灵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条件入手,比如对于这样两道题:(1)鸡14只,鸭子比鸡多7只,问有多少只鸭子?(2)鸡16只,鸭24只,鸭比鸡多多少只?这两个问题相似,但含义完全不同。教师可以利用这两道题来锻炼小学生的正逆向思维,这有助于学生突破现有的思维方式。又如,对于“一支铅笔长5.8厘米,另一支长4.6厘米。这两支铅笔的平均长度是多少?”这一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不只一种,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探寻不同的解决方案。经过思考,学生可以提供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除了“(5.8 + 4.2)÷2”这一常见的解法外,有的学生还想出了“(5.8-4.2)÷2 + 4.2”“5.8-(5.8-4.2)÷2”“5.8÷2 + 4.2÷2”等解法。通过比较,学生不仅知道哪种方法最好,还训练了思维的广泛性。
三、联系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定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究来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并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践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实际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得到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去观察学校、家里或其他地方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并通过绘画或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又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探究家庭用水情况或者家庭消费情况,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扇形统计图,明白家庭哪方面的用水最多或最少,家庭的消费构成等。如此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探究,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应用了数学知识,并且得到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维训练,才能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37.
[2] 王凤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6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实践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其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了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积极创新。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为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谈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结合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数学教学目标和学生主体为核心,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师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当小学生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理解,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改编成有趣的生活故事:“同学们,有一家有欢欢和笑笑两姐妹。今年她们种了很多很多的西红柿。在西红柿成熟季节,两姐妹的爸爸要求欢欢和笑笑帮助大家采摘西红柿,他带着欢欢和笑笑一共摘了4袋西红柿,每个袋子里有18个西红柿。那么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呢?而且爸爸知道欢欢摘了满满39个西红柿,那么爸爸和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红柿呢?谁采摘得多呢?”通过创编这个生活小故事,降低了数学计算问题的抽象性,小学生不仅会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通过多元解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得以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生解决问题时,通常会向学生展示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的思维受标准答案的束缚,不能够很好地发散开来,长此以往学生仅仅只会使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不会灵活思考。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通过多元解题,即采用多种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竞争与合作,看谁的思维最为灵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条件入手,比如对于这样两道题:(1)鸡14只,鸭子比鸡多7只,问有多少只鸭子?(2)鸡16只,鸭24只,鸭比鸡多多少只?这两个问题相似,但含义完全不同。教师可以利用这两道题来锻炼小学生的正逆向思维,这有助于学生突破现有的思维方式。又如,对于“一支铅笔长5.8厘米,另一支长4.6厘米。这两支铅笔的平均长度是多少?”这一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不只一种,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探寻不同的解决方案。经过思考,学生可以提供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除了“(5.8 + 4.2)÷2”这一常见的解法外,有的学生还想出了“(5.8-4.2)÷2 + 4.2”“5.8-(5.8-4.2)÷2”“5.8÷2 + 4.2÷2”等解法。通过比较,学生不仅知道哪种方法最好,还训练了思维的广泛性。
三、联系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定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探究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探究来发现数学知识的奥秘,并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实践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实际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来得到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去观察学校、家里或其他地方的一些轴对称图形,并通过绘画或拍照等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又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探究家庭用水情况或者家庭消费情况,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扇形统计图,明白家庭哪方面的用水最多或最少,家庭的消费构成等。如此通过开展这样的实践探究,促使小学生更好地应用了数学知识,并且得到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维训练,才能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学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昕.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37.
[2] 王凤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