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新课改进程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成为了时代赋予我们一线教师艰巨而神圣的使命。但由于我国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可以说,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特殊的过渡时期,心理比较敏感,自我意识不够成熟,而且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就更需要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引领、辅导,帮助他们点明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说,有必要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够专业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身兼数职,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不够丰富,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这样一来就使得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2.课程设置形式化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时,不论是在课时安排上,还是方法选择上,还是内容的安排上,形式化、模式化严重,甚至还出现了占课的现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应有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教育对象局限
很多学校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主要是针对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少数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心理缺陷和弱点以及学生的问题当作工作重点,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于片面,教学效果当然不够理想。
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
1.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具体来说,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考核力度,通过讲座、培训会、座谈会、校本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展开培训,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拓展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要对其定期的展开考核,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规范,来督促教师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第二,心理健康教师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教学情况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最前沿的讯息,在不断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教师来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采取向社会招聘的方式,对专业心理人才进行选拔,从而增加整个师资队伍的力量,带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第四,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健康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更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在实际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时,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诉求和需求,帮助他们减轻教学压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常识,让其处于一个健康、稳定、乐观、积极的状态,这样一来,在展开教学活动时,他们才能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来投入到日常教学中,自然能够收获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关键措施。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之前形式化、模式化的教学状态,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调整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时间和频率;第二,合理规划、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第三,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方法多样,形式多样,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达到优质的学习效果;第四,心理健康注重对特殊学生辅导的同时,也需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播、辅导,尽可能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展开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和认可;第五,课程结构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3.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持续下去,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生家长要对学生多加关注,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处理或者和学习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商议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二,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对多一点沟通和交流,相互建言献策,商议出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样一来,自然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第三,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知识讲座活动,座谈会等,邀请家长们参加,以此来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帮助家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学习要和社会媒体、政府相关部门等多一些合作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以此来给学生带来更积极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的来说,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立足小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是迫切而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力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全面,给出的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三个策略是个人认为比较有效、可行、实用的三个策略,当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还会继续为更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获得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兰娜. 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学术评论,2010(S1):232-233.
[2] 刘金明,孟四清.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C]//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5.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可以说,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特殊的过渡时期,心理比较敏感,自我意识不够成熟,而且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就更需要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引领、辅导,帮助他们点明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实现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所以说,有必要在既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够专业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的心理健康教师身兼数职,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不够丰富,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这样一来就使得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2.课程设置形式化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时,不论是在课时安排上,还是方法选择上,还是内容的安排上,形式化、模式化严重,甚至还出现了占课的现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应有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教育对象局限
很多学校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主要是针对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少数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心理缺陷和弱点以及学生的问题当作工作重点,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于片面,教学效果当然不够理想。
二、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
1.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具体来说,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考核力度,通过讲座、培训会、座谈会、校本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展开培训,以此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拓展他们的视野,与此同时,要对其定期的展开考核,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规范,来督促教师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第二,心理健康教师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基于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教学情况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最前沿的讯息,在不断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三,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教师来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采取向社会招聘的方式,对专业心理人才进行选拔,从而增加整个师资队伍的力量,带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第四,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健康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更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在实际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时,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的诉求和需求,帮助他们减轻教学压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调整自己的心理健康常识,让其处于一个健康、稳定、乐观、积极的状态,这样一来,在展开教学活动时,他们才能用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来投入到日常教学中,自然能够收获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关键措施。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改变之前形式化、模式化的教学状态,根据学校的教学情况,调整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时间和频率;第二,合理规划、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内容,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第三,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要方法多样,形式多样,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达到优质的学习效果;第四,心理健康注重对特殊学生辅导的同时,也需要对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播、辅导,尽可能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来展开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顺利的接受和认可;第五,课程结构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3.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持续下去,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学生家长要对学生多加关注,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活动,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处理或者和学习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商议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二,家长和学校老师要对多一点沟通和交流,相互建言献策,商议出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这样一来,自然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第三,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知识讲座活动,座谈会等,邀请家长们参加,以此来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帮助家长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学习要和社会媒体、政府相关部门等多一些合作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以此来给学生带来更积极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的来说,在当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立足小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是迫切而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力量。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本文所做的分析不够全面,给出的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构,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三个策略是个人认为比较有效、可行、实用的三个策略,当然,在日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还会继续为更优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获得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陈兰娜. 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学术评论,2010(S1):232-233.
[2] 刘金明,孟四清.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C]// 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