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能够深化他们对于知识本身的思考,还能使学生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广度得到拓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然后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进入初中后,学生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教会他们如何直接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就目前来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很大一部分教师还在采用的策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产生了惰性,不愿意主动思考和提问,习惯于被动的等老师来解答。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一)缺乏提问的积极性
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对教师就产生了依赖心理,等着教师提出问题,解答問题,而他们自己只要机械的学习就行了。极大的降低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二)没有良好的教学模式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学生遇到了某个问题无从下手时,很多教师往往是以自己为主体,直接讲授解决方法和思路,和没有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目前,也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操作,没有科学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要想提高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重点去教授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解题条件,再通过对于知识的思考应用,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堂氛围不和谐
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点害怕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提问或是回答问题都是畏首畏尾,害怕答错了会受到批评,导致课堂上十分安静、沉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剖析数学知识的内涵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从数学知识的根本内涵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仔细剖析。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剖析教学,从根本出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来源。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背景,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数学内容的应用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根本规律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进行经过解决。[1]对于数学知识内涵的剖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文化中“勾股定理”的背景对学生解说本节课内容的由来,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然后教师应该先立足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素养,对学生讲述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原理等,让学生深刻的认识这一知识点。之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向外延伸,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基础学习以及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跃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展开开放性的思考
对于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当遇到问题时,学生通过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再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仔细观察,对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学思维方式的分析。从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与图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室应该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几何图形,进行问题的解答。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将抽象化为直观,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传统被动思考的模式解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
(三)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比较浅显,解题思路清晰,包含很大的技巧性。所以,为了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对解题过程的重视程度。[2]通过经典的例题,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总结规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提炼题目中所包含的关键点、考察的知识范围、以及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把这些已知的解题条件整个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解题模式,再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对问题进行解答。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提炼、分析、思考、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会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后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先去观察问题的特征,联想自己接触过的与其相关的知识,将未知化为已知。这种循序渐进的解题方法,会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条例化、简单化,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滤清思维,在逐步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的面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快速教授知识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并不能对学生起到本质上的帮助,要把一个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培养成才,就是要培养他们遇到问题后能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发展,拥有一批批善于思考的人才,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施振强.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3-144.
[2] 栾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02):8-9+7.
[3] 尹洪亮.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59.
[4] 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6):224.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进入初中后,学生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教会他们如何直接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就目前来说,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很大一部分教师还在采用的策略,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产生了惰性,不愿意主动思考和提问,习惯于被动的等老师来解答。所以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现状
(一)缺乏提问的积极性
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对教师就产生了依赖心理,等着教师提出问题,解答問题,而他们自己只要机械的学习就行了。极大的降低了学生们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二)没有良好的教学模式
通常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学生遇到了某个问题无从下手时,很多教师往往是以自己为主体,直接讲授解决方法和思路,和没有去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目前,也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操作,没有科学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要想提高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重点去教授学生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出有用的关键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转化成可以利用的解题条件,再通过对于知识的思考应用,从而解决问题。
(三)课堂氛围不和谐
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点害怕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提问或是回答问题都是畏首畏尾,害怕答错了会受到批评,导致课堂上十分安静、沉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帮助学生剖析数学知识的内涵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从数学知识的根本内涵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仔细剖析。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剖析教学,从根本出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来源。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背景,不仅要让学生懂得数学内容的应用方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根本规律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进行经过解决。[1]对于数学知识内涵的剖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文化中“勾股定理”的背景对学生解说本节课内容的由来,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然后教师应该先立足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素养,对学生讲述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原理等,让学生深刻的认识这一知识点。之后再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向外延伸,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在基础学习以及练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跃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展开开放性的思考
对于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当遇到问题时,学生通过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分析。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意识,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再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仔细观察,对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学思维方式的分析。从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例如,在进行“空间几何与图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初中数学教室应该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几何图形,进行问题的解答。结合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分析具体问题,将抽象化为直观,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传统被动思考的模式解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
(三)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敏感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比较浅显,解题思路清晰,包含很大的技巧性。所以,为了提升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升对解题过程的重视程度。[2]通过经典的例题,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分析,然后总结规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提炼题目中所包含的关键点、考察的知识范围、以及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把这些已知的解题条件整个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解题模式,再通过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对问题进行解答。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提炼、分析、思考、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会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在后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先去观察问题的特征,联想自己接触过的与其相关的知识,将未知化为已知。这种循序渐进的解题方法,会帮助学生将复杂的问题条例化、简单化,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滤清思维,在逐步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提升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的面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快速教授知识给学生固然重要,但是并不能对学生起到本质上的帮助,要把一个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培养成才,就是要培养他们遇到问题后能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教育事业真正得到发展,拥有一批批善于思考的人才,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施振强.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143-144.
[2] 栾鹏.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02):8-9+7.
[3] 尹洪亮.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59.
[4] 冯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