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运用;激发;创设;参与体验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作如下提问:①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引导学生回忆:求三角形面积需要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他们会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兴趣高涨,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很快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①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②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有一口堰塘,探测队在探测时,选择了五处不同的地方,探测的结果分别是9.2米、10.5米、12.9米、11.4米、9.8米,你能说出这口堰塘有多深吗?有的学生认为是12.9米,有的学生认为是9.2米,有的学生认为是10.5米……学生自由争论,谁也说不服谁,谁又都意识到自己理由不足。正感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①如果说是12.9米,是深了还是浅了?②如果说是9.2米,是深了还是浅了?③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这口堰塘的深度呢?经过积极思考,有学生认为:“可取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作为这口堰塘的深度。”这一方法得到很多同学的一致赞同。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移多补少”这一求平均数的思想方法。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例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教师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直观图,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观察,教师可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暗示学生两个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学生很快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高×2 ,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上下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 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即六个面的总面积,只要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可以了,从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宽×高×2+长×宽×2=(长×高+宽×高+长×宽)×2,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课堂应让学生参与体验,由训练学生获得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不能像以往那样训练学生机械地记忆、获取知识,应多想办法,利用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室成为学生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场所。我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时,利用了比赛、听算、“看谁上对车”等游戏或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对口算练习不感到乏味,并且产生兴趣,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要求,作为课堂改革的参与者,我们应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新课标能更加落实,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关键词运用;激发;创设;参与体验
一、运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迁移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学习方法等都能迁移。数学知识中相似点越多,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教师出示新的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揭示它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数学知识的相似相通之处,这样学生就能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作如下提问:①求三角形面积时我们是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是怎样转化的?引导学生回忆:求三角形面积需要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他们会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兴趣高涨,依照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很快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三、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①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②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例如,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有一口堰塘,探测队在探测时,选择了五处不同的地方,探测的结果分别是9.2米、10.5米、12.9米、11.4米、9.8米,你能说出这口堰塘有多深吗?有的学生认为是12.9米,有的学生认为是9.2米,有的学生认为是10.5米……学生自由争论,谁也说不服谁,谁又都意识到自己理由不足。正感困惑时,教师提出问题:①如果说是12.9米,是深了还是浅了?②如果说是9.2米,是深了还是浅了?③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这口堰塘的深度呢?经过积极思考,有学生认为:“可取这五个数的平均数作为这口堰塘的深度。”这一方法得到很多同学的一致赞同。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移多补少”这一求平均数的思想方法。
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例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教师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直观图,自己去探索。为了便于观察,教师可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暗示学生两个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学生很快得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长×高×2 ,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宽×高×2,上下两个面的面积=长×宽×2 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即六个面的总面积,只要把这六个面的面积相加就可以了,从而得出:长方体表面积=长×高×2+宽×高×2+长×宽×2=(长×高+宽×高+长×宽)×2,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五、课堂应让学生参与体验,由训练学生获得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不能像以往那样训练学生机械地记忆、获取知识,应多想办法,利用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室成为学生探究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场所。我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时,利用了比赛、听算、“看谁上对车”等游戏或形式来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对口算练习不感到乏味,并且产生兴趣,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要求,作为课堂改革的参与者,我们应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使新课标能更加落实,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