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人传》的故事
英雄永远是人类的楷模,而没有英雄的时代注定是寂寞而没有希望的时代。
在作者罗曼·罗兰眼中,值得为其立传的名人着实不多,实际上,他最想写的只有三个:音乐巨匠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书中全面且详尽地展现出他们成功背后究竟要付出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虽感到痛苦却不愿倒下,在与命运不懈的抗争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迸发,最终成为“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以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的托尔斯泰为例,他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爱和平等,他挣扎、思考、写作,想让国家成为更好的国家,想让人成为更好的人。
作为“能描摹时代全景的大师”,他书中的情节中哪怕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记叙,也很厚重,又极度写实。他的小说不炫技,没什么现代、后现代小说常用的技巧,但你能感觉到,书中的人物就是你身边的人,书中的故事就是现实中的故事。他把文字摊开来,就像摊开一幅画。
如果你来到俄罗斯,走进托尔斯泰居住过的大庄园,走进静穆的书房,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会看到一大片葳蕤清朗的苹果园。他的故居只有一样出乎意料:那窄小得不可思议的床。你甚至会觉得,如果躺在那床上,一翻身保不齐会掉下来。床之所以这么窄,就是为了让自己躺着不那么舒服。
作为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的人,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大庄园里,舒舒服服地生活一辈子。可是,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不想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人。内心的人道主义促使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儿,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他尝试让身边贫苦的人生活得更好,为此,不惜自己耕地、缝鞋,穿破旧的衣服,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是,这种做法面临的是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他想要实现理想之下的人人平等,可却始终住在豪华的庄园里;他想要把土地分给农奴,可妻子和几个女儿却极力反对;他想要把自己的作品无偿交给社会,却因此和妻子越来越激烈地争吵,以至于多次离家出走。最后一次出走,他孤独地病逝在一间小到在地图上都无法找到的车站里。他的伟大在于,不论多久,这份慈悲普世的精神总会传承下去,他在文字中的悲悯和同情,就像一束光,把社会的林林总总都照亮了。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时,曾让大家把窗帘都关上,灯也都灭掉,然后他打开一盏灯,对学生说,在俄国文学的星空中,这是普希金;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盏,说这是果戈理;又开了一盏,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一把扯开窗帘,让教室里充满了阳光,他由衷地说道,这是托尔斯泰。在他心目中,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上最亮的那束光。
托尔斯泰的深邃和渺小,贝多芬的才华横溢和不屈挣扎,米开朗基罗的骄傲和执着,都是书中令人记忆深刻的情节。在这里,你会看到,伟人原来不仅有着“天才般”闪耀的优点,也有一些生而为人难以克服的缺陷与过失。作者没有卖弄他们的名声地位,更没有用他们的痛苦去博得读者的同情。他跟这三个人一样,带着一股力量在叙述,想努力讲明白他们是如何把经历过的苦楚转化成了力量,用遭遇过的失败启迪下一段的人生旅途。
他们不是偶像,只是负重行走,最终又战胜了命运的人。
●作者其人
罗曼·罗兰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伟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慈善活动家和人道主义者,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罗兰生活的时代,曾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使他在精神上感到极度痛苦:“我痛苦万分,简直想一死了之。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眼看文明崩溃,多么可憎可怕。这场欧战是几世纪以来历史上最大的灾祸,这是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最神圣的希望在破灭。”于是,他开始写作,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他想要告诉读者们,一颗坚强的心是如何经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战胜内心深处的怯懦和卑鄙的,希望人们能用这种精神力量来对抗生活的痛苦。
1915年,罗兰因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将奖金全部赠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有人说:“他的著作经过高温熔炉的反复冶炼,洋溢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人类无限深情的眷爱。他恰像一把精致的小提琴,既能奏出无限温柔、和谐的妙唱,也能加入到庞大乐队中合奏出汪洋大海般汹涌澎湃的宏音。他的思想在席卷欧洲的战争风暴中巍然不动,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仰。”
●作品摘录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開始。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物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精彩书评
苦难使人进步,使人清明。人生之中有挫折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很多时候,面对困难我们选择逃避,选择抵抗,选择厌恶,但是苦难,除非我们自己真正战胜它,否则它还会不间断地出现,只有接受它并从中概括出最真挚的道理时,它才会不再成为阻碍,反而变成一种馈赠。就如同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识到这世界的真相后,仍然爱这个世界。”
对于不甘平庸的人来说,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它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你往往要独自面对整个世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孤身奋战的人,一定不是只有你一个。
——说如是
英雄永远是人类的楷模,而没有英雄的时代注定是寂寞而没有希望的时代。
在作者罗曼·罗兰眼中,值得为其立传的名人着实不多,实际上,他最想写的只有三个:音乐巨匠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书中全面且详尽地展现出他们成功背后究竟要付出多少难以忍受的痛苦,虽感到痛苦却不愿倒下,在与命运不懈的抗争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的迸发,最终成为“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以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的托尔斯泰为例,他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爱和平等,他挣扎、思考、写作,想让国家成为更好的国家,想让人成为更好的人。
作为“能描摹时代全景的大师”,他书中的情节中哪怕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记叙,也很厚重,又极度写实。他的小说不炫技,没什么现代、后现代小说常用的技巧,但你能感觉到,书中的人物就是你身边的人,书中的故事就是现实中的故事。他把文字摊开来,就像摊开一幅画。
如果你来到俄罗斯,走进托尔斯泰居住过的大庄园,走进静穆的书房,透过窗户向外望去,会看到一大片葳蕤清朗的苹果园。他的故居只有一样出乎意料:那窄小得不可思议的床。你甚至会觉得,如果躺在那床上,一翻身保不齐会掉下来。床之所以这么窄,就是为了让自己躺着不那么舒服。
作为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的人,他本可以在自己的大庄园里,舒舒服服地生活一辈子。可是,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不想让自己过得舒服”的人。内心的人道主义促使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儿,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他尝试让身边贫苦的人生活得更好,为此,不惜自己耕地、缝鞋,穿破旧的衣服,过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是,这种做法面临的是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他想要实现理想之下的人人平等,可却始终住在豪华的庄园里;他想要把土地分给农奴,可妻子和几个女儿却极力反对;他想要把自己的作品无偿交给社会,却因此和妻子越来越激烈地争吵,以至于多次离家出走。最后一次出走,他孤独地病逝在一间小到在地图上都无法找到的车站里。他的伟大在于,不论多久,这份慈悲普世的精神总会传承下去,他在文字中的悲悯和同情,就像一束光,把社会的林林总总都照亮了。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大学讲授俄国文学时,曾让大家把窗帘都关上,灯也都灭掉,然后他打开一盏灯,对学生说,在俄国文学的星空中,这是普希金;接着他又打开了另一盏,说这是果戈理;又开了一盏,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一把扯开窗帘,让教室里充满了阳光,他由衷地说道,这是托尔斯泰。在他心目中,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上最亮的那束光。
托尔斯泰的深邃和渺小,贝多芬的才华横溢和不屈挣扎,米开朗基罗的骄傲和执着,都是书中令人记忆深刻的情节。在这里,你会看到,伟人原来不仅有着“天才般”闪耀的优点,也有一些生而为人难以克服的缺陷与过失。作者没有卖弄他们的名声地位,更没有用他们的痛苦去博得读者的同情。他跟这三个人一样,带着一股力量在叙述,想努力讲明白他们是如何把经历过的苦楚转化成了力量,用遭遇过的失败启迪下一段的人生旅途。
他们不是偶像,只是负重行走,最终又战胜了命运的人。
●作者其人
罗曼·罗兰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伟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慈善活动家和人道主义者,一生都在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罗兰生活的时代,曾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使他在精神上感到极度痛苦:“我痛苦万分,简直想一死了之。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眼看文明崩溃,多么可憎可怕。这场欧战是几世纪以来历史上最大的灾祸,这是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最神圣的希望在破灭。”于是,他开始写作,歌颂那些不甘于平庸的天才,在痛苦与患难中奋斗的灵魂。他想要告诉读者们,一颗坚强的心是如何经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从幼稚走向成熟,最终战胜内心深处的怯懦和卑鄙的,希望人们能用这种精神力量来对抗生活的痛苦。
1915年,罗兰因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将奖金全部赠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有人说:“他的著作经过高温熔炉的反复冶炼,洋溢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人类无限深情的眷爱。他恰像一把精致的小提琴,既能奏出无限温柔、和谐的妙唱,也能加入到庞大乐队中合奏出汪洋大海般汹涌澎湃的宏音。他的思想在席卷欧洲的战争风暴中巍然不动,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仰。”
●作品摘录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開始。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物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精彩书评
苦难使人进步,使人清明。人生之中有挫折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很多时候,面对困难我们选择逃避,选择抵抗,选择厌恶,但是苦难,除非我们自己真正战胜它,否则它还会不间断地出现,只有接受它并从中概括出最真挚的道理时,它才会不再成为阻碍,反而变成一种馈赠。就如同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识到这世界的真相后,仍然爱这个世界。”
对于不甘平庸的人来说,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它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你往往要独自面对整个世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孤身奋战的人,一定不是只有你一个。
——说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