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皆琳琅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_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涉及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器、书画、甲骨、砚台、邮票、玺印、钱币、历史文献、民俗及民间艺术等多个门类的藏品近20万件,其中尤以历代书画、瓷器、玉器、甲骨、敦煌遗书、砚台、玺印、钱币及近代史料最具特色,在国内收藏界名列前茅。
  历代书画是天津博物馆馆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数量可观、品质精良在中国博物馆界享有盛誉。在万余件绘画藏品中,除了部分宋元时期的精品外,以明清时期的作品为收藏大宗。而宋元时期的绘画虽然数量较少,但都是画史上的名家名作。如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气势磅礴的巨幅山水画,亦是其存世最为可信的画作之一;北宋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南宋李唐的《濠梁秋水图》、萧照的《中兴瑞应图》、赵孟坚的《水仙图》、马远的《月下把杯图》、元代钱选的《花鸟图》、边鲁的《起居平安图》等均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名作。明清中国画坛,技法多样、流派纷呈。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明清时期绘画,涉及到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著名画家以及各个画派,数量众多、体系完整,如“明四家”“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初的“四王、吴、恽”“四僧”“金陵画派”“扬州画派”等画派的主要画家的作品均有不俗收藏。
  天津博物馆所藏书法,既有东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碑拓本,又不乏后期书法大家的传世佳作,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藏品最丰富,几乎涉及所有史上名家。在这些数量众多的书法作品中,颇多经典之作,其中以唐摹王羲之草书《寒切帖》,元赵孟烦行书《洛神赋》、明宋克草书临《急就章》等最令世人瞩目。
  此外,天津博物馆还收藏有数量可观的近现代书画名家的作品,“海派”“湖社”“岭南”等重要画派的主要代表以及一些谱写了中国画坛辉煌的画家,如吴昌硕、张大千、溥心畲、傅抱石、徐悲鸿、黄宾虹、齐白石、陈师曾等人的作品均有收藏,这足以构成一部20世纪中国书画发展史。
  天津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瓷器发展史。从三国两晋时的青瓷到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时期的五大名窑瓷器,从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青白瓷到明清制瓷业高峰时期所生产的各种瓷器类别均有收藏,其中更不乏众多可称作典范的代表性器物。早期的如情白釉双龙首联腹传瓶、唐白釉辟雍瓷砚、宋官窑龙纹洗、元龙泉窑瓷塑观音等。值得一提的是,馆藏明清两代的瓷器,多为御用官窑器,各种颜色釉和绚丽多姿的釉下、釉上彩绘瓷均有收藏,其中尤以青花和彩瓷最为突出。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烧造的黄金时代,馆藏一批永宣时期的青花,如明永乐青花梵文无挡尊、明永乐青花双龙纹扁壶、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明宣德款青花云龙纹钵、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等,以造型优美,青花色泽深沉艳丽,代表了青花瓷烧造的最高水平。至于彩瓷则更为可观,有釉里红、五彩、斗彩、珐琅彩、素三彩、墨彩、金彩等各种釉上、釉下彩,佳作迭出。如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镡、明成化款青花填绿彩龙纹盘、明嘉靖款五彩鱼藻纹盖罐、明万历款青花五彩飞凤纹葫芦壁瓶、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等,都是瓷器发展史上的经典佳作。彩瓷之绚烂与青花之幽雅相映成趣,构成天津博物馆瓷器收藏的两大看点。
  馆藏的中国古代玉器在国内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特点是自成系统,精品荟萃。在三千多件玉器藏品中,时代跨度久,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均有收藏,而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则是除辽宁、内蒙古等原出土地外藏品数量较多的博物馆。商代、战国、两汉的玉器以数量和品质,在国内博物馆界名列前茅。如商玉笄、商青玉甲子表残版、西周嶲事燕形玉佩、春秋黄玉谷纹龙首璜、战国青玉行气铭饰、汉白玉云纹龙首带钩等,或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或玉质纯正,雕琢精绝,极富艺术美。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玉器收藏,则以较大型的圆雕作品为主,各种陈设器、动物、人物形雕刻、佩饰、宫廷日用器等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如唐黄玉骆驼、宋青玉鹅形盒、元青玉龙纹壶、清乾隆款墨玉描金文佛像钵、清末碧玉兽面纹提梁卣、清末翡翠蝈蝈白菜等都是材质精良,雕刻纯熟的佳作。
  殷墟甲骨和敦煌遗书是19世纪末中国学术界的重大发现,作为新史料,甲骨和敦煌遗书的面世推进了学术研究的进程。幸运的是,它们都和天津这片收藏的沃土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天津是最早集藏和研究甲骨的城市,王襄等人更在甲骨史上取得了卓著成就,也因之留存下近千片甲骨。这些甲骨内容涉及到田猎、祭祀、征伐、生育、天象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殷商历史的珍贵资料。
  敦煌遗书的发现推进了5-11世纪中国、中亚等地区相关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以及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因为其珍贵的价值,自发现之日起这些遗书即屡遭劫掠,很多珍贵的写本都流失到海外。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几家收藏机构中,天津博物馆以收藏三百余件敦煌遗书名列前茅。
  一般来说,文房用具并不是大多数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的主流,但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文房用具却极为丰富,其中又以砚台最为精美。所藏古砚材质多样,不但有石砚,还有玉砚、瓷砚、瓦砚、铁砚、铜砚、澄泥砚、玛瑙砚、水晶砚、料砚、竹砚、木砚、漆砚、砂砚、砖瓦砚等,而且四大名砚更是应有尽有。这些砚台大多质料名贵,造型典雅,雕刻精美,是极完备的研究中国古代砚台发展演变的实物资料,其中更有许多是砚台发展史上的名品。如清黄任铭墨雨砚,因其砚身上的点点墨色斑纹似丝丝细雨而得名。
  馆藏铜器中有一些堪称国之瑰宝、驰名海内外的青铜重器。如西周太保鼎是罕见的四足大方鼎,也是清代末年著名的“梁山七器”之一;西周夔纹铜禁是迄今为止仅见的三件同类器之一;西周克铸以纹饰的繁复华美令人叹为观止;战国楚王鼎更有“南北楚器之冠”的美誉。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的刻铭铜器,如西汉平都犁斛、西汉上林共府升,东汉阳燧、唐二十八宿纹铜镜等,其铭文或图像等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度量衡制、物理学、天文学的重要实物资料。
  收藏、研究、陈列本地区民间艺术是地方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天津因为特殊的人文背景,一直是民间艺术极其繁盛的地区,近代有“小雕塑之乡”“年画之乡”“风筝之乡”的美誉。天津博物馆有大量本地区民俗及民间艺术品,如自成系列的“泥人张”第一、二、三、四代传人的彩塑作品;高荫章版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及魏元泰风筝、伊德元剪纸等,是系统保护和弘扬天津地方文化的重要机构。
  天津是近百年来伴随开埠和城市化进程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沿海城市,近代史上许多影响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曾发生在天津,或在天津有所反映,天津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正是由于这一因素,天津博物馆历来重视近代史的研究和反映近代历史史实的文物收藏。经长期征集、积累、接受社会捐献,举凡能够反映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教育革新及知名人物的相关文物、文献、照片等均有涉及。这些文物、文献作为一种载体,对于印证历史,反映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而且收藏之丰富,精品之荟萃,构成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一大特色。
  此外,馆藏历代钱币、玺印、邮票也以品类齐全、数量众多、体系完整在国内外研究界享有盛誉。囿于篇幅,此处不——赘述。
  天津博物馆所拥有的丰富馆藏深深植根于天津这片文物收藏的沃土。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近代特殊社会背景,天津形成了悠久的收藏传统,境内聚集了诸多卓有建树的文物收藏家,并荟萃了众多珍品文物,使其社会收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为可观。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文物部门的多方征集以及收藏家及其家属的踊跃捐赠,天津博物馆的藏品不仅在量上,更在质上,取得了飞跃,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
其他文献
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凌家滩遗址是近年考古发现、发掘的最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该区域史前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遗址规模庞大、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墓葬内随葬的大量玉器尤为令人瞩目,无论是玉器的数量还是玉器的种类,在长江下游地区都属于突破性的发现。编号07M23的墓葬是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对含山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时发现的,出土文物330件,包括玉器200件、石器97件、陶器31件,另有碎骨和绿
期刊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唐代刘禹锡《赏牡丹》诗中的名句,我想以此来形容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老舍、胡絜青藏画展”所取得的成功。  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文人雅兴”,第二部分“夫子千秋”,第三部分“积萃藏珍”。整个展览共展出作品二百多件,“真”“精”“奇”“特”俱备,是一场文化饕餮盛宴和精神大餐,不仅能直接观赏到中国书画大家的高超技艺,享受书画艺术的丰富美感,还让我们在无限愉悦中感受
期刊
三、清官铜器制造的特点  如前所述,为了满足内廷、苑囿、坛庙的各种需求,更因为皇帝的爱好与志趣,内廷的炉作与铜作,在雍乾二朝,尤其是乾隆朝制造了大量的铜器。这些铜器与前代相比,在诸多方面有很大发展,并形成了独有的时代特点,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工艺齐备,技艺精湛  打造金属器,成型工艺是前提。“清档”记录和实物显示,清官铜器制造的成型工艺分为两大类,即黄铜铸造和红铜打造。黄铜铸造
期刊
张立柱一再声称自己是“从泥地里挤进城”,“感悟了大跨度的人生差距”,却至今不能排除对城市的异己感,不能消解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乡间情怀。张立柱这种魂牵梦绕的乡土情结使他在心理上对都市这样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环境有一种天然的不适应和“断裂感”,但也正是这种“大跨度的人生差距”成为他思考和构建自己艺术的起点。  张立柱心中这种挥之不去的乡间情怀和乡土情结,使他与都市化的生存方式以及由此而延伸出的流行文化有一
期刊
中国古人认为,首是人最重要、最醒目的部位,即“首对身,首为尊”(见陶谷:《清异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年)。“首服”指戴于人头部用以保暖、遮蔽、装饰之物的总称。清张英《渊鉴类函》卷三七〇:“首饰,冠也。”  “冠”是古代头上装饰的总称,在《淮南子·修务训》、《荀子·非相》、《论衡·是应》、《墨子·明鬼》等书中均有记载。历代的礼仪制度也对首服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它的使用不仅和官爵等级密切相关,且
期刊
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悦烦闷之心,玉之纯可净化污浊之心,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而美玉就得到了人们的万般垂爱。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中国人一直是喜欢寓意深刻的玉器,如意因为名称吉祥,所以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喜爱,而追求美好生活,渴望幸福光明,是人们普遍的心理,于是人们借助如意之名,传达一种如意的意愿,以求事事称心,万事如意。如意作为雕刻艺术品,是玉雕件中较
期刊
摇钱树是西南地区(以四川为主,包括重庆、云南、贵州、汉中等地)东汉至三国晚期流行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明器。摇钱树由树座和青铜树组成,树座有石质和陶质两种,以陶质较多。树座一般是上小下大,树座上端是一中空的柱,用以插物。树座上有的浮雕羊、蟾蜍、天禄、辟邪,有的浮雕歌舞的人、持瓶骑于羊身的人或坐于龙虎座上的西王母,有的浮雕方格纹、串枝纹和方孔圆钱。青铜树分为树干和树枝,采用分段铸造然后组装的方式。
期刊
在四川平武县城东南方向3公里处的苟家坪,有一座高大的土丘,当地群众称为“九女坟”。1964年冬修建电站挖渠取土时发现了墓葬,四川省博物馆会同平武县文化馆及时对墓葬进行了发掘。经发掘确认,此处为明初洪武年间龙州知州薛继贤和八位妻妾的合葬墓群。  薛继贤,字廷玉,祖籍山东历城(今济南),明初洪武年间龙州土司。因其父薛文胜的功绩,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给新继位的薛继贤(薛文胜长子)一道铁卷:“克服松潘、降番数
期刊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把绘画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与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相提并论,无疑有着独到的见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留存至今的绘画艺术珍品汗牛充栋,是我们学习、欣赏、了解、继承前辈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其中,汉代画像砖艺术无疑是一朵奇葩。  画像砖就是以模印或拍印的方法制作
期刊
编者按:前不久,万鼎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长幅巨制作品《看山还看祖国山》交接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厅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席邵大箴、《美术》杂志主编尚辉、著名评论家孙克、刘曦林、王镛等以及十余家主流媒体共同出席了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日,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局长严沛为万鼎颁发了作品收藏证书。  《看山还看祖国山》是万鼎先生继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黄河,母亲河》之后又一巨作走进人民大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