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文字与影像的碎片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诗人的一生都注定陷落在一种困顿里,那是诗性与人性的困顿,是在永垂不朽和稍纵即逝之间的摇摆与彷徨。
  《永恒和一天》里,希腊文豪亚历山大在妻子安娜死后,放弃了自己的写作计划,去续写一首十九世纪未完成的诗;《尤利西斯的注视》里,导演“尤利西斯”为了上个世纪初的未完成的三卷胶片,开始了间关万里的追寻。
  这是亚历山大在人间的最后一天,他身患沉疴,二十四小时以后就会走进医院——大概永远都不会再用人的目光凝视那灰蓝的海洋;
  这是“尤利西斯”在经历二十八年十一部作品的导演生涯后的一段旅程,到达了终点以后他会向世人讲述他营造的第十二个故事——关于这次寻找本身的故事。
  亚历山大在1998年的一天准备向人世告别,他一次次回想起1966年9月20日安娜给他的一封信,一次次重复着那一天的海岛之旅;
  “尤利西斯”为多年前的女人们所诱惑,她们被扣留在电影胶片里,安静地在织机前忙碌,也许她们在传播着农庄里的谣言吧——一切无从知晓,影像里她们只是一群渺小的哑巴。
  安娜在信里深情地嗔怪亚历山大,他永远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1966年的9月20日,女儿刚刚降临人世,他守在她们的身边,却并没有在和她们一起生活——至少她是这么感觉的;那段旅程里,“尤利西斯”和三个女人的恋情,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所有的爱情故事:幻想用肉体之爱去催发灵魂之爱——却以失败告终;屈从于巫术般的胁迫,着魔似的被暗流卷走——醒来春梦无痕;为天使般的女孩心动,小心翼翼浅尝禁果,却是爱而不得——在冰天雪地里绝望嚎啕。身边,爱人的尸体逐渐冰冷。
  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看,意蕴深长。
  在修辞学上,它们是互文关系,可以互相成为对方的注释;作为影像,它们是一对兄弟,从相同的基因里继承着相似的血液。
  


  同样哀悼了失落的希腊文明——不仅是那残破的庙宇殿堂呀,更是那种业已消散的豪情万丈的精神;同样是一群群的阿尔巴尼亚难民,男或是女、老或者少,铁蹄践踏、山河破碎过后,残留着相同的卑微眼神,还有麻木的面孔。十九世纪末的诗人在河边徘徊,亚历山大听到他在呼唤:“在这世纪之交希腊人应该起来战斗!”;送“尤利西斯”去阿尔巴尼亚的出租车司机对着雪野呐喊:“希腊正在死亡——希腊呀,你要死就死得快一些吧!”
  毫不留情的记忆在流动,有时和缓有时奔突,注定了让亚历山大和“尤利西斯”一次次遭遇到自己的母亲和恋人。回到过去时空的他们,无一例外的,保持着现实里衰老的或正在衰老的身形。亚历山大在疗养院里对着老年痴呆的母亲:“为什么,妈妈,没有任何事情是如人所愿的呢?为什么我要过着流亡的生活,在讲自己语言的地方却找不到信心?告诉我,妈妈,为什么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爱?”;“尤利西斯”的列车靠站了,年轻的母亲不由分说地拉着疲惫的儿子,回到半个世纪以前的新年,去完成一个一年一度的规矩:照一张“全家福”。这是一个日趋衰败的大家族最后的尊严。镜头内外的“尤利西斯”眼神忧郁疑惑,他想要问母亲什么呢——不就是亚历山大的那三个问题么?
  亚历山大从警察和人贩子手里,解救了一个阿尔巴尼亚的小难民,他们两者的关系就像一切人和人的关系:你进我退,你强我弱,接着突然变成了“你弱我强,你退我进”,然后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中午时,亚历山大把三明治举得高高的,让饥饿的小难民回到自己身边。他反复告诉小难民他第二天要去旅行,“别缠着我”是他的潜台词;到了晚上,对着小难民离去的背影,亚历山大失声大喊:“留下来陪我!”,他顺势蹲在了地上,和小难民开始了水平的对视:“你的船还有两个小时才离开,而我只有一个晚上,请留下来!”
  1966年的9月20日,亚历山大抛下妻子,独自一人爬上断崖,他寻找到1933年夏天自己在石头上刻的字迹,他高举着双臂,用希腊土风舞的手形向悬崖下汪洋中行驶的轮船打招呼,尽情享受着那无与伦比的孤独的自由;1998年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和小难民同乘公共汽车,车窗外的海面上是三十年前驶过的轮船。而那艘轮船上站着的,也许就是“尤利西斯”吧,他流着眼泪告别了执著的爱人,对她说:“我哭泣,是因为我无法爱上你。”与“尤里西斯”同行的,是巨大的列宁塑像——冰冷的石头永远沉寂着,原本屹立不动,而今颓然倒下,是另一种情爱的失落。
  


  也许,世界真的并不存在,只存在我们对它无穷尽的表述;往事真的并不存在,只存在我们对它无休止的追忆。
  ——仿佛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永久地停留在一种状态、一种情绪里。
  那些淹没在时空尘埃里的文字和影像的碎片啊,诗人徒劳地追寻着你们:亚历山大没有续完那首长诗——尽管他竭力捕捉着空气中漂浮的一切话语,甚至向小难民收买词汇;“尤利西斯”丢失了胶片的灵魂——尽管他找到了那些泛黄破损的断章。为了那些迷人的碎片,诗人无一例外地没有珍惜爱情的欢愉——他们是否应该为了诗和梦想放弃深爱他们的血肉之躯?
  在亚历山大之后,会有人继续写那首未完成的诗——所有意识创造都可以被当做一首正在完成的诗;在“尤利西斯”之后,会有人继续拍那些未完成的影片——一切艺术创作都可以被看成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诗人永远会把精神创造视为通向天国的路径,而忽略了最亲近他们的人的渴求。
  临别时,亚历山大问小难民:“告诉我,明天会有多久?”小难民回答了一句阿尔巴尼亚语——也是卖给他最后一个词汇:“阿拉维尼。”阿拉维尼,就像我们一生中稍纵即逝没有结果的恋情,就像那些飘散在风中的眼神和话语。阿拉维尼,它的意思是“太晚了”。
  亚历山大最后来到海边的旧居——女婿已经准备用推土机把它铲平,就在明天,古老的房子将和亚历山大一样成为历史。幻想里,亚历山大问安娜:“明天会有多远?”
  安娜笑着跳开一步,回答丈夫:“永远或一天!”
  ——或许,我们向往飞翔,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翅膀。也许,矛盾的产生只是选择的不同,无关善恶。
  附录:
  《永远和一天》(希腊)(汉译名:《一生何求》),导演:提奥·安哲罗普洛斯,1998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尤利西斯的注视》(希腊)(汉译名:《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导演:提奥·安哲罗普洛斯,1995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其他文献
外国人最恨美国的,也正是他们最想买的……     文学季刊《格兰塔》的春季版刊登了二十四位外国作家关于美国的文章。其中大部分作家都在长期不断思考关于美国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作家都写道,他们初次接触美国时那种新奇赞叹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我至今还记得美国是怎样进入家家户户的,那时我还是个孩子,”黎巴嫩作家哈南·阿尔夏克(Hanan alShaykh)写道。“月亮也是美国的圆,”杨炼记得他
期刊
布赖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可能是当今美国在世的最伟大的导演,然而环绕于他的同侪如斯科西斯,斯皮尔伯格身边的荣誉却几乎与他绝缘。如今客居巴黎,帕尔马用他的新作,一部散发着欧洲阴郁气质的女性电影:《蛇蝎美人》(Femme Fatale),再次向冷落他的影评家们展示了没有了帕尔马的美国影坛失落了些什么。   既然有理可辩,那么辩之何妨?——布赖恩·德·帕尔马是美国导演中最具
期刊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偶然间结识了《译文》——一份充满现代气息、包罗异域风情的精美杂志。就与《译文》的交情来说,我应该算是一名新朋友。才读完了两卷,我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使平日里埋头书卷的我关注起悬挂在喧嚣都市书报亭中的一份文学刊物呢?又是什么力量让我的不断趋于成熟的心重新享受着那份在中学时代阅读《萌芽》时才会油然生起的惬意和钟爱的呢?装帧的精美悦目、形式的图文并茂,有目共睹,自不待言。然而我更在意的
期刊
旁白者1:奥斯卡·王尔德被爱德华·卡森(Edward Carson)盘问:    卡森:昆士伯里勋爵的行为绝对始终如一。如果他在信中提及的关于王尔德先生的声誉与行为的事实是准确的,那么这不仅证明了他尽其所能来中止对他的儿子来说可能是一次最具灾难性的相识是有正当理由的,而且证明了对王尔德先生的所作所为进行询问所采取的每个步骤都是有理由的。你声称你的年龄是三十九岁。我认为你超过了四十岁。  王尔德:我
期刊
玛丽亚·凯莉的成名经历颇像一个童话故事:年轻的凯莉为了成就一番事业移居到了大城市--纽约,用她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并不断地寻找着机遇。在一个夜晚,她在晚会上偶遇了一位英俊的男士,并给了他一盘自己的样带,故事中的这位王子就是索尼音乐制作公司的新总裁汤米·摩托拉(Tommy Mottola), 在听过那盘磁带之后,他便认定这位神秘的女歌手将会成为超级明星,当他再次找到她时,更被那灰姑娘般的纯洁所
期刊
星期一    医生,我们决定最好还是把问题摆到一位真正有能力的专业人士面前。上帝知道,我们已竭尽全力,把能做的都试着做了。可有时候,人不得不承认失败。所以,我们决定和您谈一谈。不过,我们觉得最好是分别来。如果我们一个人星期一、三、五来,另一个就星期二、四、六来。这样您就能听到我们两个人的观点了。  几笔债。不多。我们设法生活得收支相抵。  我们当然付得起。我们不想节省必要的开支。不过,说实话,我们
期刊
我十五岁那年离开伦敦南区,在艾克斯莫尔找到了一份农活。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可不然。   我那时所经历的艰辛使我想起我曾在《纽约客》上看见的一幅漫画。一个司机把车开到了加油站,向加油工问路。他们的头顶上是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透过桥体的缝隙,他们能看见远处教堂的塔顶。加油工向司机解释说:“从这儿你到不了那里。”  当我请教我所就读的伦敦南区现代中学的老师们怎么去艾克斯莫尔时,他们给我的忠告和加油工的毫
期刊
在2002年冬日的一天,正在上海访问的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斯·密勒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室,在那里接受了澳大利亚文学专家黄源深教授为《译文》杂志对他进行的访谈。  黄源深教授(以下简称黄): 在过去的十年里,您出版了四部小说,分别是:1992年的《祖先游戏》(The Ancestor Game),1995年的《被画者》( The Sitters),2000年的《忠诚的条件》(The Cond
期刊
今天我们对克伦威尔时期英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一个人,塞缪尔·佩皮斯(1633-1703)。  佩皮斯于1659至1669近十年间以日记的形式完整记录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见闻琐事,大到1665年的大瘟疫和1666年伦敦大火灾,小至家里的浴室和KenelmeDigdby爵士制作小蛋糕的精确配方。  我们现在推测他所以这么做可能部分出于虚荣:他身居要位,仕途坦荡,而且了解很多宫廷"内幕",知道那些
期刊
端坐桌旁的女士转过头来,她的目光冷漠地扫视过他的脸,很快移向别处。天哪,多么残酷的瞬间!毋庸置疑,这是琼,他的第二任妻子琼·曼斯菲尔德小姐。他和她分手已整整一辈子了。啊,琼,一个怪异的、无条理的、充满不可言喻的魅力的人!  现在,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最需要的就是这个女人!首先,如果没有她,亨利·米勒永远也不会成为作家。此外,她那时如果不将他推向巴黎——他承受了她的极度残忍——亨利·米勒永远也不可能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