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每个孩子心灵里都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然后耐心地去浇灌,去培育。相信辛勤的耕耘总能结出累累的果实。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特别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育。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
每学期开学制定好班级的德育计划,计划中对班级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班上学生的行为习惯,找出存在问题的方面,需要加强的方面,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规定。把开学第一周作为行为习惯常规教育周,第一节课定为习惯养成课。在第一节课中老师要给学生明确一学期的学校校规及班规。如:上学不迟到,课前准备要做好;上课认真、积极发言;课间文明休息、注意安全;作业仔细认真、书写工整、不拖欠;课余多看课外书。文明礼貌记心中,同学相处团结谦让;爱护校园、教室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能主动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明习惯的养成细化、落实到每个周。在我的班上,每个星期一第一节班会课给学生提出一星期的要求时,就把这一周要养成的习惯写在后面黑板“一周做好”栏里,如第一周:课前书本、学具准备齐。第二周:上课坐端认真听。第三周:课间休息文明、安静、安全。……每一个要求要给学生明确怎么去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一周后的班会课上由班委对这一周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作出评价,说说做得好的方面,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最后评出“行为小标兵”给予奖励。
除此之外,每学期还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好主题班会。我把每个班会课都当成是一个行为习惯养成强化教育课。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观看具体事例的表演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知道如何去做。
二、制定出有效的评价制度。
在班级里,应该有一个评价制度,这样才能够确实有效地把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落实到位。在我的班级里,我是这样制定评价表的:每个小组每周一张评价表。在评价表中,包括学习、行为、卫生。具体到每个同学的表现,实行加分和减分制度,给学生明确加减分的细则及要求。如:1、作业加分:得三颗星加三分,得两颗星加两分,的一颗星加一分;作业减分:得C扣一分,得D扣两分,没做扣三分。2、纪律:(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被老师表扬加2分,不认真被老师批评扣2分。(2)、课间能做到文明休息的加2分,在走廊、教室追逐打闹的扣2分,造成对别人伤害的扣3分。(由值周的班委巡查)(3)、一天当中,抽屉里,桌子周围最干净的同学加2分,抽屉里脏乱,桌子周围脏的同学扣2分。(由值日生保洁时观察)。一周后每一组评一个分数最高的学生为“优秀个人”,所有小组中评一个分数最高的小组为“明星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有了评价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上几个行为落后生在慢慢改变了:课堂上能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期待的目光;能看到他们回答对问题后的喜悦;能看到课间时他们不是在外打闹,而是捧着课外书。还能看到他们被评为进步最大的学生时脸上露出的成功的笑容。看到他们进步了,快乐了,我也享受着这份快乐。
三、教师的榜样示范,激励进步。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效仿能力很强,老师又是他们心目中敬重的,几乎不会有错的人,所以,同一件事情,他们总会去效仿老师的做法。在一段时间里,我发现班级卫生不是很好,一些同学随手就把纸屑仍在桌子底下,桌子上杂乱无章。当老师提醒请把自己周围的垃圾捡起来时,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那不是我丢的。”但在老师后边几句严厉的批评下还是捡起了垃圾。虽然达到了让他捡起垃圾的目的,但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是不情愿、委屈的表情。为此,我还专门进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通过同学讨论,制定了一些办法和惩罚措施,这些措施在实施了一段时间过后,也失去了约束力,一些同学又开始重犯,他们的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在一次自习课上,我边巡视学生作业,边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时,我感到很多同学向我投来了目光,有的还在窃窃私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一走进教室看到垃圾随手去捡起来,不再要求旁边的学生,慢慢的,我发现自己有了几个跟随者,那些卫生习惯差的学生只需要我的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还有一些学生下课后会主动的拿着扫把在教室里边转边扫垃圾,这时我会及时的给予表扬,还要让周围的同学都听到。教室越来越干净了,有时上课之前我会站在讲台上说:“今天的教室好干净啊,看起来真舒服!”这时就会看到同学们彼此交换着骄傲、快乐的眼神,他们是如此的可爱。这些骄傲的、快乐的眼神给了我莫大的享受。
四、走进学生,关注个体。
在教育中,我们每个老师都会碰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他们的“屡教不改”,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的契机和突破口。还没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才使得他们“顽石”不化。
他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好动,上课不听讲,喜欢讲话和插嘴,课间总是无事生非,很多同学都要到我面前告状,作业书写很差。每个科任老师都对他的诸多劣迹有很深的印象。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他很多次,他每次都好像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保证了要改正,不会再犯,但过不了几天,他又故伎重演。为此我也和他的家长交流过几次,他的妈妈说他在家也是非常好动调皮,但是他与妈妈像朋友一样几乎无话不谈。他妈妈说他很喜欢我,每天回家都要跟他讲在学校里苏老师怎么上课,怎么教育他们,还怎么表扬了他……还有一次我的手机里还收到他用他妈妈的手机发过来的短信:“苏老师,你可不可以当我的干妈呀?”在觉得这个孩子调皮可爱之余,我开始关注并分析起这个孩子,我发现他本质并不坏,他也有想去做好的时候,但意志力不坚强,管不住自己。
在一次体育课后,几个同学又把他拉到了我的办公室,原因是他把一个女同学给惹哭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只是想逗一下同学,不小心碰到了。看到他满脸的愧疚和不安,这一次我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警告。我让其他同学回教室,然后温和地问他:“你喜欢苏老师吗?”只见他满脸的不安神色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和放松,他点了点头。“说说吧,为什么喜欢?”我笑了笑,接着问。他平时本来就喜欢不停地讲话,这时发现我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就放开了胆子讲了起来。好家伙,还真列举了我的很多他认为好的地方。最后还问我一句:“苏老师,那次我问你可不可以给我当干妈,你怎么没有回短信呀?”时机已到,我接住他的话说:“你喜欢苏老师,是因为我有很多事都做得好,说明我很优秀,那你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他说:“学习好的。”我说:“ 老师喜欢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学习好的,我最喜欢做事情态度端正认真,知错能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最后做到最好。其实老师一直都相信你能做好,只是你自己不够相信自己,没有决心。老师也喜欢你,只是我不希望我喜欢的孩子是一个屡教不改的人,你能克服自己的不足吗?”我看到他低下了头又抬了起来,自信的说:“能!”我感觉到他这一次的保证和以往的好像不一样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在改变着自己,告他状的同学少了,还学会了帮助同学。课间,他总爱找到我说一些他生活中的事情,想让我给他点评点评,还会把一些他认为是秘密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时不时地把一些事交给他做,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小脸蛋,把我的信任传递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周一次的评比中,他居然连续两次被评为组内的优秀个人。他感觉到了同学们羡慕和赞许的目光,相信他能越做越好。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每个孩子心灵里都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然后耐心地去浇灌,去培育。相信辛勤的耕耘总能结出累累的果实。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特别是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发展阶段,诸多方面都没有形成,许多不良习惯还没有根深蒂固,较容易铲除。从小就有好习惯是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抓好我们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教育。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
每学期开学制定好班级的德育计划,计划中对班级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班上学生的行为习惯,找出存在问题的方面,需要加强的方面,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规定。把开学第一周作为行为习惯常规教育周,第一节课定为习惯养成课。在第一节课中老师要给学生明确一学期的学校校规及班规。如:上学不迟到,课前准备要做好;上课认真、积极发言;课间文明休息、注意安全;作业仔细认真、书写工整、不拖欠;课余多看课外书。文明礼貌记心中,同学相处团结谦让;爱护校园、教室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能主动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明习惯的养成细化、落实到每个周。在我的班上,每个星期一第一节班会课给学生提出一星期的要求时,就把这一周要养成的习惯写在后面黑板“一周做好”栏里,如第一周:课前书本、学具准备齐。第二周:上课坐端认真听。第三周:课间休息文明、安静、安全。……每一个要求要给学生明确怎么去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一周后的班会课上由班委对这一周行为习惯养成的情况作出评价,说说做得好的方面,以及还存在的问题。最后评出“行为小标兵”给予奖励。
除此之外,每学期还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好主题班会。我把每个班会课都当成是一个行为习惯养成强化教育课。针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在观看具体事例的表演中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知道如何去做。
二、制定出有效的评价制度。
在班级里,应该有一个评价制度,这样才能够确实有效地把学生行为习惯的评价落实到位。在我的班级里,我是这样制定评价表的:每个小组每周一张评价表。在评价表中,包括学习、行为、卫生。具体到每个同学的表现,实行加分和减分制度,给学生明确加减分的细则及要求。如:1、作业加分:得三颗星加三分,得两颗星加两分,的一颗星加一分;作业减分:得C扣一分,得D扣两分,没做扣三分。2、纪律:(1)、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被老师表扬加2分,不认真被老师批评扣2分。(2)、课间能做到文明休息的加2分,在走廊、教室追逐打闹的扣2分,造成对别人伤害的扣3分。(由值周的班委巡查)(3)、一天当中,抽屉里,桌子周围最干净的同学加2分,抽屉里脏乱,桌子周围脏的同学扣2分。(由值日生保洁时观察)。一周后每一组评一个分数最高的学生为“优秀个人”,所有小组中评一个分数最高的小组为“明星小组”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有了评价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班上几个行为落后生在慢慢改变了:课堂上能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和期待的目光;能看到他们回答对问题后的喜悦;能看到课间时他们不是在外打闹,而是捧着课外书。还能看到他们被评为进步最大的学生时脸上露出的成功的笑容。看到他们进步了,快乐了,我也享受着这份快乐。
三、教师的榜样示范,激励进步。
“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效仿能力很强,老师又是他们心目中敬重的,几乎不会有错的人,所以,同一件事情,他们总会去效仿老师的做法。在一段时间里,我发现班级卫生不是很好,一些同学随手就把纸屑仍在桌子底下,桌子上杂乱无章。当老师提醒请把自己周围的垃圾捡起来时,有的同学甚至说:“老师,那不是我丢的。”但在老师后边几句严厉的批评下还是捡起了垃圾。虽然达到了让他捡起垃圾的目的,但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是不情愿、委屈的表情。为此,我还专门进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中,通过同学讨论,制定了一些办法和惩罚措施,这些措施在实施了一段时间过后,也失去了约束力,一些同学又开始重犯,他们的意识还没有转变过来。在一次自习课上,我边巡视学生作业,边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时,我感到很多同学向我投来了目光,有的还在窃窃私语。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一走进教室看到垃圾随手去捡起来,不再要求旁边的学生,慢慢的,我发现自己有了几个跟随者,那些卫生习惯差的学生只需要我的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还有一些学生下课后会主动的拿着扫把在教室里边转边扫垃圾,这时我会及时的给予表扬,还要让周围的同学都听到。教室越来越干净了,有时上课之前我会站在讲台上说:“今天的教室好干净啊,看起来真舒服!”这时就会看到同学们彼此交换着骄傲、快乐的眼神,他们是如此的可爱。这些骄傲的、快乐的眼神给了我莫大的享受。
四、走进学生,关注个体。
在教育中,我们每个老师都会碰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他们的“屡教不改”,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的契机和突破口。还没能“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才使得他们“顽石”不化。
他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大王,好动,上课不听讲,喜欢讲话和插嘴,课间总是无事生非,很多同学都要到我面前告状,作业书写很差。每个科任老师都对他的诸多劣迹有很深的印象。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他很多次,他每次都好像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保证了要改正,不会再犯,但过不了几天,他又故伎重演。为此我也和他的家长交流过几次,他的妈妈说他在家也是非常好动调皮,但是他与妈妈像朋友一样几乎无话不谈。他妈妈说他很喜欢我,每天回家都要跟他讲在学校里苏老师怎么上课,怎么教育他们,还怎么表扬了他……还有一次我的手机里还收到他用他妈妈的手机发过来的短信:“苏老师,你可不可以当我的干妈呀?”在觉得这个孩子调皮可爱之余,我开始关注并分析起这个孩子,我发现他本质并不坏,他也有想去做好的时候,但意志力不坚强,管不住自己。
在一次体育课后,几个同学又把他拉到了我的办公室,原因是他把一个女同学给惹哭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只是想逗一下同学,不小心碰到了。看到他满脸的愧疚和不安,这一次我并没有对这件事情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警告。我让其他同学回教室,然后温和地问他:“你喜欢苏老师吗?”只见他满脸的不安神色中流露出一丝疑惑和放松,他点了点头。“说说吧,为什么喜欢?”我笑了笑,接着问。他平时本来就喜欢不停地讲话,这时发现我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就放开了胆子讲了起来。好家伙,还真列举了我的很多他认为好的地方。最后还问我一句:“苏老师,那次我问你可不可以给我当干妈,你怎么没有回短信呀?”时机已到,我接住他的话说:“你喜欢苏老师,是因为我有很多事都做得好,说明我很优秀,那你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吗?”他说:“学习好的。”我说:“ 老师喜欢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学习好的,我最喜欢做事情态度端正认真,知错能改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最后做到最好。其实老师一直都相信你能做好,只是你自己不够相信自己,没有决心。老师也喜欢你,只是我不希望我喜欢的孩子是一个屡教不改的人,你能克服自己的不足吗?”我看到他低下了头又抬了起来,自信的说:“能!”我感觉到他这一次的保证和以往的好像不一样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在改变着自己,告他状的同学少了,还学会了帮助同学。课间,他总爱找到我说一些他生活中的事情,想让我给他点评点评,还会把一些他认为是秘密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时不时地把一些事交给他做,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小脸蛋,把我的信任传递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周一次的评比中,他居然连续两次被评为组内的优秀个人。他感觉到了同学们羡慕和赞许的目光,相信他能越做越好。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每一个老师要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每个孩子心灵里都种下一粒希望的种子,然后耐心地去浇灌,去培育。相信辛勤的耕耘总能结出累累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