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主张立足于学生需要适应现代的生活以及未来社会整体发展的需求,构造中学生化学课堂目标的体系,整体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文化内涵。此文章针对中职化学必修部分以及选修和现在学生们自身的具体状况探讨了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际要求,立志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关于如何更好地落实此问题进行进一步地研究以及深化。
关键词:意义;重要性;策略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许多职业学校教师有这样的忧虑:为何中等职业课堂教学中有较多学生未参与教学的现象?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为何难以调动?课堂气氛为何会显得比较沉闷?究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参与。不可否认,现在中职课堂教学,教师们已开始注意课堂教学的互动,但互动常常让人感到只是形式或表面互动,往往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互动。化学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情感的参与,学生将无从体味到化学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挥。
二、 化学科要求的渗透情感态度真正意义
我们首先可以从中职化学的课程标准中了解到对于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进行探讨研究,并且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尊重和促进学生个人的自身化发展,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的所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以及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当中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如何利用化学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类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追求。同时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以及热爱集体的情绪。让学生理解科学与技能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形成对于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真正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才能与激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明确了“情感参与”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以过程和方法为中介,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而引导学生情感参与正是要求我们中职课堂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情感,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要自主地学习。所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明确了“情感参与”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运用有效的情感参与策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努力创设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
四、 中职化学教学中情感渗透的策略
(一)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参与
化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与课堂情境是相互交织的,恰当的问题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兴趣,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自己的学习效能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刺激、感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
(二) 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鼓励性教育。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动力。相反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积极因素并且寻求失败的不利因素,更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情感,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为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还有是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分析、思考差生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教育,以期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原则,适时加强鼓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
(三) 在教学中实行层次教育,探索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根据班级学生实体的具体情况来寻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或考试时,要精心设计试题,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学不好,要让学生从考试结果中知道他们已学到了知识,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化学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抓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探索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较为低级的情绪变成较为高级的情操,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五、 总结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情感参与,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在情感、心灵上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情感参与,应该从教学双方的角度加以探讨和研究,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把握学生“情感参与”的脉搏,“以情动情、以情育人”,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推动中职化学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江锡钧,沈理明.渗透情感态度目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建议[J].化学教育,2011(8):15-16.
[2]朱纷,薛春兰.中学化学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途径[J].化学教育,2011(6):15-17,51.
[3]王秀红,吕微.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历史演变[J].化学教育,2008(2):69-70,72.
作者简介:
居铭,安徽省亳州市,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
关键词:意义;重要性;策略
一、 前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许多职业学校教师有这样的忧虑:为何中等职业课堂教学中有较多学生未参与教学的现象?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为何难以调动?课堂气氛为何会显得比较沉闷?究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参与。不可否认,现在中职课堂教学,教师们已开始注意课堂教学的互动,但互动常常让人感到只是形式或表面互动,往往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互动。化学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情感的参与,学生将无从体味到化学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挥。
二、 化学科要求的渗透情感态度真正意义
我们首先可以从中职化学的课程标准中了解到对于课程目标所提出的要求,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进行探讨研究,并且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尊重和促进学生个人的自身化发展,从而帮助学生获取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的所必须掌握的化学知识以及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化学当中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如何利用化学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类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追求。同时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以及热爱集体的情绪。让学生理解科学与技能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形成对于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真正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学习化学方面的才能与激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明确了“情感参与”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以过程和方法为中介,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与制约作用,而引导学生情感参与正是要求我们中职课堂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情感,端正学习态度,教育学生要自主地学习。所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明确了“情感参与”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运用有效的情感参与策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努力创设情知互促的教学格局。
四、 中职化学教学中情感渗透的策略
(一) 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参与
化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与课堂情境是相互交织的,恰当的问题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兴趣,掌握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学生自己的学习效能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思考,刺激、感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触景生情”。
(二) 培养学生的自信,激发情感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鼓励性教育。鼓励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运用简单、适当的鼓励性用语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活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成功和失败。在学生获得成功时,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将价值进一步观念化,进而转化为获得进一步成功的动力。相反在学生遭到失败时,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挖掘积极因素并且寻求失败的不利因素,更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温暖,认识自己能力、不足和教训,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情感,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为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还有是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分析、思考差生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教育,以期尽快走出失败的阴影。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原则,适时加强鼓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
(三) 在教学中实行层次教育,探索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根据班级学生实体的具体情况来寻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组织教学测验或考试时,要精心设计试题,不要让学生考得灰溜溜的,觉得自己怎样努力也学不好,要让学生从考试结果中知道他们已学到了知识,有所收获和提高,这样学生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诱发出对化学学习的内部情感动力。教师通过“引导式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抓住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探索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合理正当的需要,以利于形成自己的高尚情操;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较为低级的情绪变成较为高级的情操,从而使自己的需要受到这种高尚情操的支配和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可联系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的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五、 总结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情感参与,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在情感、心灵上同步运行,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情感参与,应该从教学双方的角度加以探讨和研究,教师只有真正热爱学生,把握学生“情感参与”的脉搏,“以情动情、以情育人”,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进而推动中职化学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江锡钧,沈理明.渗透情感态度目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建议[J].化学教育,2011(8):15-16.
[2]朱纷,薛春兰.中学化学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途径[J].化学教育,2011(6):15-17,51.
[3]王秀红,吕微.我国中学化学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的历史演变[J].化学教育,2008(2):69-70,72.
作者简介:
居铭,安徽省亳州市,安徽亳州新能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