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虚题实写”的三种方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的命题,有时候是比较“虚”的。对于比较“虚”的命题,可以采用化虚为实、虚题实写的方法。我们要在命题的范围内,展开具体的议论、阐述、证明等,或者以感性的材料来丰富这个命题,也就是说,同学在构思时要把命题的有关内容逐一加以落实。具体说来,可考虑以下三种方法:
  一、由题意联想某一具体的生活事件
  面对考题,我们可以把试题的有关内容进行分解,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逐一给出回答。例如2011年广东卷作文的命题是“回到原点”,在构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谁想(或谁在)“回到原点”?为什么要“回到”?在什么情境下“回到”的?“回到”的过程是如何演进的?“回到”之后又怎样?……把这些问题一一落到实处,文章就好写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顾城在一首诗中写道:“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请以“寻找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一、吃透关键词的含义:①“灯”,一般应取其虚指义(或由实及虚),由“发光”“照明”“指路”引申开来,像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希望、执著、信心、勇气、正义、原则、友情、温暖、懂得分享等,都是能照亮成长道路的“灯”。②“一盏”,明确了同一篇作文不能涉及“多盏”毫无关联的“灯”(如果写到多盏灯,它们之间至少要有联系,例如“在沉重的时光中寻找一盏灯”)。③“寻找”,意味着当下缺少,或者是原来曾经拥有而现在已失去(绝不能偷换成“拥有一盏灯”)。为凸显“寻找”,可以展示过程(想找——去找——暂时找不到但仍不愿放弃),也可突出认识上的变化(本以为最有价值的那盏灯是……蓦然回首,才发现……)。
  二、参考立意:①在奶奶的心里,我们(指家人)或许就是一盏灯,照亮着她淡淡的心湖,“我”为她能找到这样一盏灯而由衷地高兴;②在当前铺天盖地的文化浪潮中,我们应该寻找一盏明灯,指引我们更好地前行。
  
  [时文启思]
  寻找一盏灯
  齐子儿
  她刚毕业,在一个小城,父亲托关系,让她寄宿在一远房亲戚家里。她彼时未找到工作,自觉处处低人一等。洗脸,她把水龙头的声音开到最小;吃饭,哪怕还饿,她仍吃得最少;看书,她怕浪费电,常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父亲把她托付给了亲戚,连同把帮她找工作的事也一并托付了。她可以成为父亲的希望,但不能成为他人的包袱。终于,她在一次面试失败后悄悄搬了出去。
  父亲找到她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她和旧时同学蜗居在一起。她每天沿着大街小巷挨家询问:“你们这里需要人吗?”小城里的报纸没有招聘信息,她一没有关系二没有背景,这是她找工作的唯一途径。她不舍得坐公交车,一是怕错漏任何一家门面,二是心疼钱。是的,她有些穷,面试时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那天是穿着同学借给她的衣服出现在父亲面前的。她面试回来,正窝在小房间里给远在家乡的父母写信,却隐隐听到从巷子里传来对她乳名的呼唤。她跑出去,看到白花花的烈日下,父亲正汗流浃背地挨家挨户地呼喊着她。原来,父亲已经独自在小城里以同样的方式找了她两天两夜。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跟我回家!顷刻间,总在信里写“我很好,请勿挂念”的她泪水汹涌,她哭喊着说,这的确是一个别人的城市,但我离开的方式绝对不可以是这个样子!
  一年后,逐步稳定的她选择了离开小城,那是她的人生目标,在小城起步,在省城攒钱,在京城进修学习播音,做一个电台DJ,是她的终极理想。省城,她来了,举目无亲,茫然无措,她在郊区租了小房子,因为没有暂住证,她每天晚上把自己反锁到屋里,早上起床还要探头探脑唯恐便衣警察躲在墙角。即便如此,她还是在一个冬夜被警察塞进一个连一丝光亮都看不到的大房间里。她蹲在墙角,看到一个个和她同样遭遇的人被接走,想流泪,却不敢,这个城市,她虽然没有可以前来证明她身份的人,但她知道,能够救自己的,绝不是自己的无助……
  若不是父亲将这些讲给刚毕业正找工作的表弟听,她已经完全忘记这是曾经的自己。父亲是想让她的表弟知道,至少她走在前面,会告诉他人生的哪些弯路完全可以不走。想起之前的经历,眼睛里泛潮,但听着听着,她便想,有什么好讲的呢,一个人成功之后,才有成为励志人物的可能。而现在的她,人生的路走了那么长,是有了一些积蓄,却早已忘记曾在内心设计过的人生目标。她做着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只有在日常琐碎里疲累时,才想起转过头,从窗口朝北看,不远处耸立着的蓝白相间的建筑物正是闪烁着理想光环的广播电台。
  她已经不在乎,她本想最后对表弟说些诸如要坚持自己内心的追求永远不放弃且不要学我的话,但她却听到了表弟整个过程中说出的唯一一句话:“你们给我讲这么多,倒不如给我找份工作或给我一些钱。这才是现实。”
  她怔了怔,想说些什么,却终未开口。只有心头的那一盏灯,明明灭灭。
  
  [点评]
  “只有心头的那一盏灯,明明灭灭”——此文所写的“灯”,是“人生目标”之“灯”。文章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往往都想寻找一盏灯,但也可能在岁月中的磨砺中丧失了继续寻找的热望与勇气,最终选择了放弃那盏灯(即未必真能找到那盏灯)。前半篇处处融情入文,感染力较强。
  二、将题意与某种社会现象相对接
  有时候,高考作文的命题会以一个概念、一个判断、一组关系或一则材料的形式出现,其表述往往是比较理性、抽象的。这时候,就可采用“化理为象”的方法,即用具体的现象来解说抽象的道理,“以改善读者的阅读口感”(梁衡《文章五诀》)。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审题时应“咬文嚼字”:
  第一,是“品味”而不是“品位”。“品味”作动词,意思是仔细体会、玩味,而“品位”的通用义为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我们可以写“有品位”的“时尚”,但不能缺少了对“品味”的落实。正确的处理应是着意把“入乎其内”的“品味”的过程写得细致、深入,于“品味”中体现出自身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价值判断能力。
  第二,是“时尚”而不是“时髦”。“时尚”含义是当时的或者时兴的风尚(提示语中列举出“服饰、语言、文艺”作解释,并以一个“等”字暗示涉及对象还有很多);“时髦”意思是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比较“时尚”与“时髦”不难发现,前者比后者的外延要广得多,举凡物质、精神等方面都可纳入“时尚”的“品味”视野;“时尚”以精神追求、价值观念为核心,两者的不同,更根本的或许在于精神性的有无。此外,“时尚”的创新不少情况下表现为怀旧、复古,不一定“新奇”,而只追求“与众不同”。
  
  [佳作展示]
  品味时尚
  天苍苍,野茫茫,苍穹下的草原自沉睡中醒来,笼盖了四野的光华。蒙古汉子酡红的脸庞映着朝阳,马背上的姑娘笑得张扬,洁白的毡房升起袅袅的炊烟,慈祥的老额吉捧着马奶酒眺望远方。
  长调歌声,便在这时响起了。
  那歌声浑厚而久远,凝结着数不尽的故事,带你回到那赛马疾驰的日子,回到那敖包相会的夜晚。歌声里,兀鹰自远远飞来;歌声里,你仿佛就是那个弯弓射雕的蒙古汗王。
  长调就这样在草原上传承了很多年。人们是那么地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却又怕触动河底的软泥青荇,扰动一池萍碎。
  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辽阔的草原渐渐萎缩,牛羊站在平坦的公路边不敢归圈,兀鹰飞不过子弹的高度,长调开始从草原走向舞台。
  那首叫做《月亮之上》的歌诞生了,大街小巷的音箱里奏出一样的旋律,牙牙学语的孩童也会随着节拍扭上两下,唱上两句。马头琴,蒙古草原,长调,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一种席卷而来的时尚。
  可是,那真的还是长调吗?
  作者说,歌曲中融入了蒙古长调的元素,可我只听到现代的说唱与摇滚,长调微弱的低吟混杂其间。她在哭泣。
  她说她厌倦那小到可怜的舞台,讨厌那亮到刺目的镁光灯。的确,与广袤无垠的草原相比,城市的舞台,太小太小。
  也许,有些东西,注定了无法成为时尚。
  给一首颇具现代感的歌贴上了长调的标签,依据着大众化的娱乐品味重新包装,留下破败的身体几乎看不出原貌,伤痛到体无完肤。所有人都称之为时尚。长调啊,你怎能不哭泣?
  歌曲的流传仍在继续,所谓时尚一点一点蚕食着长调的本来面目。也许,这是长调走向大众的一种手段,可手段过后,谁能还给她那广袤的草原,自由的天空?
  前两天在网上搜索那首流传了百年的经典长调《六十个美》,却只收到没有结果的空白屏幕,那屏幕,大到空旷可怕,仿佛白墙上起皱的墙皮,一碰就要分崩离析了。
  所谓时尚,原来不过如此。
  长调的歌声渐渐萦绕,纠缠,她渴望撕去时尚的标签,回到家乡。
  如水的月华打湿了寒鸦的乌纱,它开始啼叫,为了长调,也为了那变味的时尚。
  
  [点评]
  草原上的长调是如何被“时尚”所扭曲、销蚀、吞噬的?文章以一腔深情对待艺术化的民族精魂,以一种冷静的批判精神分析“所谓时尚,原来不过如此”,得出了“有些东西,注定了无法成为时尚”的清醒认识。巧借社会现象阐述理念、观念,是此文写法上突出的优点。
  三、把题意落实到某个名人身上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一定“结识”了许多高尚的人、卓越的人,他们的人格操守、业绩成就令人景仰。如果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就能领略到真正的善良、公正、执著、奉献……而选写人物评传(或整体评价,或从人物经历、思想、品质、性格的某一点生发开来,进而联想、类比,联系实际,论述其现实意义或可引以为鉴的教训),正是作者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的理想方式。这也是“虚题实写”的一个有效途径。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指导]
  提示语三句44个字,从三方面作了“友情提示”:第一句话“不避平凡,不可平庸”,是从概念上区分“平庸”与“平凡”。接下来的“为人不可平庸……无上进”,是从价值、意义上说明为什么要“拒绝平庸”(为“创造”“发展”与“上进”);“处世不可平庸……有坚守”,是从措施、途径上揭示怎样“拒绝”(秉持“原则”、提高“鉴识”、“坚守”始终)。以上三个方向中,侧重任意一个方向都能作文。除了提示语直接揭示的,高水平的同学,还可以由“拒绝平庸”这四个字本身发散思维,力求使笔下文章挣脱“平庸”、呈现新意。该如何发散呢?试分点列举:
  一、想“平庸”的对立面。“平庸”的对立面是什么?杰出,崇高,卓越,与众不同,更高更快更远,更上一层楼……这样就另开了新面。
  二、想世人“甘于平庸”的原因。回答可以是:“平庸”很“安全”,“拒绝平庸”可能意味着“风险”;“平庸”很“轻松”,“拒绝平庸”有时会“阻力重重”。
  三、想实现“拒绝平庸”的其他条件。回答可以是:“拒绝平庸”是对生命的尊重,需要大胆地张扬个性;“拒绝平庸”是勇于突破,需要不畏“独行”的勇气;“拒绝平庸”是自我解剖,需要严于律己的精神;“拒绝平庸”还需永葆年轻的心态。再往深处想一想:①“拒绝平庸”是一个理念、一种态度,但又不是理念、态度所能决定的——艺术创造需要“拒绝平庸”,可没有才华,哪里能做到?市场竞争,产品促销讲究创意,同样离不开才华。②“拒绝平庸”,还需要一个公平的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体制上的保证。③拒绝平庸,要从平凡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④“拒绝平庸”也有“度”,不能滑向盲目求新、疯狂炒作以吸引眼球。
  四、想更为小巧的切入角度。比如可构思一篇“给格拉斯的一封信”,赞誉鞋匠格拉斯“拒绝平庸”,“鞋品”“人品”俱佳;可以写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拒绝平庸”,创造了中国大学办学史上的一个神话;可以写自己在某项活动中如何“拒绝平庸”,坚守信念,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以呼吁“过节,我们拒绝平庸”;可以眼观旅游业发展或城市建设,指陈没有风景只有商业是“平庸”,千城一面是“平庸”,这些都需“拒绝”;还可专谈写作——当前,学生作文多的是平庸之作,无论平时写作还是考场作文,都要走出平庸,讲真话,抒真情,我手写我心……
  五、想自身实际情况。联系自身情况,不妨谈谈“平凡者拒绝平庸的艰难”,比如可写“我想拒绝平庸,虽然这
  一目标尚未真正实现,但一直在努力中”。
  
  [佳作展示]
  拒绝平庸
  我久久凝视那一幅《麦田里的乌鸦》,压抑的色调,深邃的意境,以及脑中响过一声枪响——那是梵•高最后留给世界的警世格言,他说:“拒绝平庸!”
  这个被誉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离世前留给世界的,就是这样一个暴烈而突兀的手势。举枪,是他对自我意识完整的成功捍卫;举枪,是他对平庸生活的勇敢否定;举枪,是他无可奈何地用所谓消极的方式作出的对这个世界的积极反抗!
  这个生活在阿里小镇的红头发荷兰男人,是一向与别人不一样的。他不被富商的金钱诱惑去画自己不想画的,他不听别人劝说改变风格而总是特立独行,他不随大流和别的画家一样创作贵族、富人需要的表现奢侈生活的平庸画作。
  他拒绝平庸!
  也许梵•高不是最优秀的,但他是最独特的。他仿佛是龙身上的一片逆鳞,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在甚嚣尘上、糜烂之气泛滥的欧洲,他是清凉的风。他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印象画风。不同于莫奈的温和宁静,不同于塞尚的写实平稳,梵•高是最不循规蹈矩的精灵,在艺术的殿堂自由舒展,发挥自己无与伦比的创作激情。
  他彷徨过。画作因与时代洪流格格不入而一幅也卖不出去。没有其它技能的梵•高难以生存。幸而有弟弟提奥,他的无私奉献与支持始终支撑着梵•高努力与这个平庸的画界做斗争。
  拒绝平庸需要足够的勇气。
  也许有人为拒绝平庸挣扎过,却最终被流言或因内心不够强大而屈服于平庸。这时候,坚守住内心高地而带来的强大魅力熠熠闪光。梵•高的《向日葵》色彩明丽,我想到武侠小说中的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杨过。他拒绝成为郭靖那样“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宁愿在人间帮扶百姓,除暴安良,内心中也是有强大的力量的。
  拒绝平庸需要一定的才情。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说出“拒绝平庸”,因为拒绝就表明你决定为这个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梵•高做到了,他挥动画笔,带来一幅幅令人惊艳的画。我领略过《紫鸢尾》的风采,这种形态奇特的花是法国国花,原本是优雅高贵的,而梵•高却画出山间一丛鸢尾的凋零枯败,拥挤,杂乱,是繁盛之后的意兴阑珊,别有一种妖冶的美。
  拒绝平庸带给我们多少摄人心魄的震撼。当梵•高死后,画作在200年后公开,世界为之惊艳。真正好的作品不会因一时的世人无法接受而永被湮没,而真正与平庸斗争的战士却已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立于历史的另一边,颔首微笑。
  诗人北岛喝出:“告诉你吧,我不相信!”拒绝成见,拒绝既定规则,拒绝那最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平庸。
  让每一颗星在夜空闪出最亮的光泽,让拒绝平庸的光芒似太阳普照真理人间。
  
  [点评]
  此文以梵•高的三幅画为行文线索渐次展开。结合《麦田里的乌鸦》论证要拒绝平庸,结合《向日葵》论证拒绝平庸要有极大的勇气,结合《紫鸢尾》论证拒绝平庸要有一定的才情,逐层推进,构思严谨。此外,作者涉猎丰富,文中运用的不但有绘画方面的素材,还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北岛的诗歌《回答》等,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神采飞扬,颇具冲击力。
  (作者: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它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很多章节,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不等式部分在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两个C级考点,占有很大的比重.不等式部分的考查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高中数学各章知识的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拟通过剖析典型题例,凸显考查重点,为高三学子的不等式复习指明方向.  一、“不等式”考查凸显多样性  例1已知函数f(x)=log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不是一些事例的罗列,材料的堆砌,名句的简单引用,它应包含着作者对社会人生更加睿智、更加深广的思考和探求。当至真至性的情思交汇融合时,智慧的火花才能常常迸发,凝聚成理性思考,闪现出思想蕴含,呈现出一种启人心智的理趣美。议论、说理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是否精彩,说理是否透彻,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质量的高低。那么,议论文如何说理呢?    一、假设说理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大多数同学写议论文一般缺乏结构意识,文章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一、总分式  总分式结构是指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  (1)总分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例如2010上海卷高考优秀作文《莫堵源泉》,文章先由孟子的话引出总论点“莫堵源泉,它于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计70分)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0,a18+a19=0,则当Sn取得最大值时,n=________.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n+1),则其前n项的和为________.  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3S6=13,则S6S9=________.  4.设等差数列{a
期刊
基本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都是C级要求,在高考试卷上必有体现,高考试卷上涉及到不等式相关知识点的试题占了较大的比重.不等式的复习可以从解不等式、用不等式和证不等式三个方面着手,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和不等式有关的问题.  一、解不等式  我们面临的解不等式包括解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若不等式中含有参数,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讨论.下面通过几例加
期刊
一、填空题  1.已知a=x2—x,b=x—2,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2.如果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①ab≤1;②a+b≤2;③a2+b2≥2;④1a+1b≥2.其中成立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4.已知00且1x+
期刊
语文版块  我们知道,高考语文复习需要“拒绝平庸”,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战略,方能抢占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决战高考,不仅需要一种技术的应对,还需要一种艺术的把握。如此,我们才能稳重而又优雅地过好高三的应考生活。过去的一年,我们语文编辑人就是这样做的!不信,请看:  2011年7~8合刊刊载的“刊首语”《十八岁的高考》的主旨就是:不避平凡,拒绝平庸,追求卓越。《新材料作文“远
期刊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传统,依然采取了“提示语+命题”的颇具“江苏特色”的命题形式: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絕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尽管该试题毁誉参半、争议不断,但这里我们还是不妨
期刊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问题是数列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数列求和问题题型多变,思维要求高,是数列的一个难点.鉴于此,下面将数列求和问题的常见解题策略作一归纳,供2013届考生复习参考.  一、利用常用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若所给数列的通项是关于n的多项式,此时可采用公式法求和,常用求和公式列举如下:  等差
期刊
原 文  乡下人哪儿去了  文/王开岭  我以为,人间的味道有两种:一是草木味,一是荤腥味。  年代也分两款:乡村品格和城市品格。  乡村的年代,草木味浓郁;城市的年代,荤腥味呛鼻。  心灵也一样,乡村是素馅儿的,城市是肉馅儿的。  沈从文叹息:乡下人太少了。  是啊,他们哪儿去了呢?  何谓乡下人?  显然非地理之意。说说我儿时的乡下。  20世纪70年代,随父母住在沂蒙山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