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7日,商务部在广交会流花展馆6号会议室举行《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7年秋季)》发布会,商务部综合司刘海泉副司长发布报告,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李雨时副院长主持会议。
报告分析了2007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较旺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同时,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逐步显现,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预计2007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1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地位,进出口顺差为2500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既具有较为有利的条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考验,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对外贸易更加协调和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
世界经济已连续六年持续较快增长,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引发新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世界各国需求持续增长。但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平衡和矛盾。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暴露出信用过度膨胀和金融疏于监管等问题,其影响到底多大还有待观察。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次级贷款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同时,次级贷款危机蔓延也会进一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货币体系稳定,导致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和趋势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美国居民消费增长虽放缓,但企业投资和出口形势逐步转好。欧元区内部需求旺盛,经济持续增长。日本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景气复苏进程仍在持续。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保持近年来强劲增长态势。各主要经济体协调政策,联手干预和刺激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IMF预计,得益于新兴市场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基本面总体将保持稳健,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4.8%的高增长。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调整和转移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2008年世界贸易将继续扩张,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
国际市场能源和资源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一些能源和资源大国加强价格干预和保护,部分资源产品的供给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国际能源、资源和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2007年以来虽然主要能源、资源的产能和运力有所扩大,但是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半年间上涨近20%。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能源发展加快的共同推动下,9月份国际市场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4.5%和112.1%。投机因素和地缘政治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上述情况不会有根本改变,加上美元贬值抬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美联储降息加剧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大宗农产品价格仍然会在高位运行。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仍在增大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各国之间获益并不平衡,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呈上升态势。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近年来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面临愈来愈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特点看,贸易摩擦出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新的形式延伸,从具体产品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层面发展等趋势。这对今后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仍是严重威胁。一旦世界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
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2008年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增长将进一步得到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趋于回稳,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将为进出口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预计,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
编辑:成磊
相关链接
美元汇率走弱可能产生的影响
2007年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呈现疲弱态势,其中美元对欧元比价曾跌至有史以来1欧元兑1.43美元的最低点,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指数9月份跌至75.9,是近几年来最低水平。美元汇率走弱,表面原因是美联储大幅降息,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目前,次级贷款危机和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已经使美国消费者信心受挫,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受到影响。9月18日美联储降息更加加强市场看跌美元预期。由于美国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不断上升,美元疲软难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却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对欧、日出口来说是一种考验。欧元升值使出口价格升高,出口增速放缓。2006年初以来欧元已经升值近17%,欧元升值对法国和南欧国家的打击更重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2006年法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1.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不到1%。欧元坚挺也给欧洲带来了好处,如购买石油等原材料的支出減少。今年5月,欧元区13国扭转了去年同期的逆差局面,实现了顺差,表明欧元区总体上能够经受欧元走强的考验。由于欧元区经济将继续增长、欧洲央行可能调高利率,欧元可能进一步走强。日元方面,尽管日元对美元有所升值,但由于出口在日本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日元升值将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日央行将继续采取谨慎态度,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日元升势弱于欧元的状态。
相关链接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2007年国际商品市场继续高位运行。一个显著特点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与能源和有色金属一起推高全球物价水平。
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2006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不同程度歉收,2006/2007年度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粮食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价格高位运行。玉米和小麦价格在2006年底达10年新高后,2007年涨幅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价格高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越来越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用于生产生物燃料。2007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估计占玉米产量的25%,全球油/油脂总消费量的10%以上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生物能源这一新需求不仅推高了玉米、油料作物等直接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产品价格,还导致其他形成种植竞争的农作物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并引发连锁反应。2007年9月,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4.5%和112.1%。受粮价刺激,2007年以来,食用植物油价格在2006年已有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继续大幅攀升,9月,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葵花籽油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59.3%、21.9%、64.4%、86%。饲料价格快速上涨,2007年9月,澳大利亚饲料大麦价格同比上涨86%。畜禽蛋奶生产成本猛增,价格上涨。2007年1至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价格指数粮谷、食用植物油、肉类分别同比上涨了28%、34%和9%。
从目前情况看,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接近历史低位的粮食库存、强劲的需求增长以及化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粮食能源化趋势在中短期内仍将延续,都对粮价构成支撑。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粮食能源化采取了严格限制措施,但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仍在积极推进生物燃料的研发和生产。美国的替代能源政策及由此导致的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将对世界农产品供应和农产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
报告分析了2007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较旺盛,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利于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同时,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逐步显现,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预计2007年全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超过2.1万亿美元,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地位,进出口顺差为2500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既具有较为有利的条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考验,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对外贸易更加协调和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
世界经济已连续六年持续较快增长,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引发新的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世界各国需求持续增长。但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不平衡和矛盾。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暴露出信用过度膨胀和金融疏于监管等问题,其影响到底多大还有待观察。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次级贷款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同时,次级贷款危机蔓延也会进一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和货币体系稳定,导致一些国家的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健康发展。
从目前情况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和趋势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美国居民消费增长虽放缓,但企业投资和出口形势逐步转好。欧元区内部需求旺盛,经济持续增长。日本私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稳健增长,景气复苏进程仍在持续。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保持近年来强劲增长态势。各主要经济体协调政策,联手干预和刺激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IMF预计,得益于新兴市场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基本面总体将保持稳健,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4.8%的高增长。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产业调整和转移不断推进、国际分工格局持续变化的背景下,2008年世界贸易将继续扩张,增长速度高于世界经济。
国际市场能源和资源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
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一些能源和资源大国加强价格干预和保护,部分资源产品的供给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国际能源、资源和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2007年以来虽然主要能源、资源的产能和运力有所扩大,但是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近半年间上涨近20%。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能源发展加快的共同推动下,9月份国际市场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4.5%和112.1%。投机因素和地缘政治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8年上述情况不会有根本改变,加上美元贬值抬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美联储降息加剧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大宗农产品价格仍然会在高位运行。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仍在增大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各国之间获益并不平衡,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呈上升态势。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近年来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面临愈来愈严峻的贸易摩擦形势。从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特点看,贸易摩擦出现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反倾销等传统领域向反补贴、技术壁垒等新的形式延伸,从具体产品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层面发展等趋势。这对今后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仍是严重威胁。一旦世界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降,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将更加严峻。
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
2008年中国将继续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居民收入将不断增长,城乡消费需求将继续扩张,投资增长将进一步得到控制,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趋于回稳,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将为进出口持续增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预计,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略有放缓,进出口总额有望超过2.4万亿美元。
编辑:成磊
相关链接
美元汇率走弱可能产生的影响
2007年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呈现疲弱态势,其中美元对欧元比价曾跌至有史以来1欧元兑1.43美元的最低点,美元对主要货币的贸易加权指数9月份跌至75.9,是近几年来最低水平。美元汇率走弱,表面原因是美联储大幅降息,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目前,次级贷款危机和房地产市场持续疲弱,已经使美国消费者信心受挫,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受到影响。9月18日美联储降息更加加强市场看跌美元预期。由于美国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不断上升,美元疲软难以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却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对欧、日出口来说是一种考验。欧元升值使出口价格升高,出口增速放缓。2006年初以来欧元已经升值近17%,欧元升值对法国和南欧国家的打击更重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2006年法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1.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不到1%。欧元坚挺也给欧洲带来了好处,如购买石油等原材料的支出減少。今年5月,欧元区13国扭转了去年同期的逆差局面,实现了顺差,表明欧元区总体上能够经受欧元走强的考验。由于欧元区经济将继续增长、欧洲央行可能调高利率,欧元可能进一步走强。日元方面,尽管日元对美元有所升值,但由于出口在日本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日元升值将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日央行将继续采取谨慎态度,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日元升势弱于欧元的状态。
相关链接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2007年国际商品市场继续高位运行。一个显著特点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与能源和有色金属一起推高全球物价水平。
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2006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不同程度歉收,2006/2007年度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趋紧,粮食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价格高位运行。玉米和小麦价格在2006年底达10年新高后,2007年涨幅进一步加大。农产品价格高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越来越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用于生产生物燃料。2007年,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估计占玉米产量的25%,全球油/油脂总消费量的10%以上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生物能源这一新需求不仅推高了玉米、油料作物等直接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产品价格,还导致其他形成种植竞争的农作物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并引发连锁反应。2007年9月,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44.5%和112.1%。受粮价刺激,2007年以来,食用植物油价格在2006年已有较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继续大幅攀升,9月,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葵花籽油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59.3%、21.9%、64.4%、86%。饲料价格快速上涨,2007年9月,澳大利亚饲料大麦价格同比上涨86%。畜禽蛋奶生产成本猛增,价格上涨。2007年1至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贸易价格指数粮谷、食用植物油、肉类分别同比上涨了28%、34%和9%。
从目前情况看,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接近历史低位的粮食库存、强劲的需求增长以及化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特别是粮食能源化趋势在中短期内仍将延续,都对粮价构成支撑。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粮食能源化采取了严格限制措施,但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仍在积极推进生物燃料的研发和生产。美国的替代能源政策及由此导致的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将对世界农产品供应和农产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