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想品牌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一语双关地道出了联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这让我们领悟到,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当前,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就必须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激励学生的创造,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语文教师若能利用好想象这一手段,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越,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实际上就已经打开了学生创造力的大门,给学生插上了创造的翅膀。
  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必须从课堂做起,从每一节语文课做起。
  一、由课文引发学生的想象
  在传统课文教学中,老师总是千篇一律地讲解生字、词语,概括段落大意,分析重点句段,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虽然讲得很多、很透、很细,然而这种“程式化”“填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丧失了创造力培养的功能。由课文引发学生的想象,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1.从导语开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开头过于平淡会令学生毫无兴味,可能导致整堂效果都不大好。如何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思,调动其积极性呢?教师首先就应让导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如在教学《喂——出来》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未来社会,有一天,一位正在建筑工地施工的工人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呼唤:‘喂——出来’!他四下看看,并无一人,这声音从何而来?又会意味着什么?”这时,班上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都打开了思维的闸门,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七嘴八舌,兴趣盎然。紧接着,我就要求大家拜读星新一的作品《喂——出来》,跟随作者的想象,探究文章的主旨。
  这样的导语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大大提高了阅读效果。
  2.就课文题目,留出想象空间。
  台湾作家王鼎钧的《那树》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含蓄而深刻的散文,在写下课题“那树”后,为了激发学生想象,我讲述了一个有关“树”的故事。在学生“百花齐放”后,师生一起深入作品,了解“那树”坎坷而悲惨的一生,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概和忧虑,这样,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融为一体,就会迸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感悟。
  3.课文内容激发的想象。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讲读时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提高阅读效果。如在指导学生鉴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我使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创设当年王维与挚友元二话别的特定场景:清晨,在渭水驿路旁,一家家客店静默在蒙蒙细雨中,青翠的杨柳迎风招展,两位儒雅的文人正在一家客店饮酒作别。这二位就是王维和元二。酒过三巡,二人微醉,只听王维劝元二说:“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就把学生引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学生通过想象后就基本掌握了该诗内容,达到了课堂教学目的。我还常让学生根据课文字面提供的信息,发挥想象,绘制生动的画面,从而让学生领悟到文学语言的魅力。
  4.课文结尾留下的想象。
  如在教《春》结尾时,要求学生把三个比喻句分别作扩充,展开想象。就“春天是刚落地的娃娃”一句,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春天脱离了冬天的无情,在阳光的沐浴下洗去了往日的沉重,给我一种涌动的生命,一种全新的开始,心灵的窗户洋溢着热情,我的身体是轻盈的,前进的步伐是急切的,我满怀激情奔向春的怀抱。”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但想象了春的希望,而且融进了自己的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深刻地领会了朱自清笔下“春”的特点,领略了作品潜在的艺术。
  二、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在写作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就要实行开放性作文,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在形式上,由过去的“命题作文”为主改为“自由作文”为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抒写生活真实感受的机会。但这里的“自由”不是漫无边际,而是结合教学内容限定范围的选题自由。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从不规定具体的题目,而是要求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把作文训练当成自己思想感情流露的窗口,和老师谈心,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日长月久,不但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而且想象力更加丰富了,思维也更加活跃了。
  通过字词进行想象训练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又一手段。我把常用的词语、成语每天四个让学生积累,在释清字义之后,限时把它们组合在一篇短文之内,不限文本,不限字数,重在想象创造。我曾在黑板上写出下列词语:“浪花、贝壳、石油、童话”。据此词群展开想象写成作文,有的同学写道:“很久很久以前,浪花沉默得无聊极了,就狠狠拍打着两岸,它在咆哮、在发怒,谁还敢去海底探索呢?只有随着浪花流落在岸边的贝壳带给人们无限的梦想。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潜水艇、石油平台打破了大海的沉寂,啊,人们发现海底有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另外还可依据课文内容,假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断结果是我常进行的口头作文训练。比如学完《变色龙》一课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把后来发生的事情续写出来;学完《皇帝的新装》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一个人说出真话,那么在皇帝身边会发生些什么可笑的故事?皇帝在回到宫中后会做出什么决定呢?还让学生续写《桃花源记》、《孔乙己》等。学生做这种训练,不仅是进一步深入研读课文的过程,而且是对课文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经过以上种种想象的开发,学生们文思纵横驰聘,凌空翱翔,从而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有声有色的美景。合理的想象可以增强文章的深度,丰富文章的神采,加强文章的感染力,而这一切,也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一个大胆想象的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让我们勇于创新,为素质教育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是文学的催化剂,那么如何让这种催化剂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呢,本文认为,应让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深切关注和浓厚兴趣;让音乐的情景性引领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互动。让音乐的艺术感染性促使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的心灵碰撞。总而言之,音乐辅助了文学,音乐歌颂了劳动,音乐又指导了幼儿的行为: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关键词: 音乐 儿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寻了最恰当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教学现状 新方法    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两类密切相关,且有着逐步深入的课程。专业类课程能直接有效地看到学习成效,且学生也容易树立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所以
摘 要: 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资源库 调查分析 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我通过对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2007、2008和2009级新生进行的入学测试发现,学生普遍词汇量不达标,语法基础薄弱。大一新生听说能力差,入学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听懂老师的英文授课,不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其次,学习自主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公公出来了,看着一群着急离开妈妈怀抱的蒲公英,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光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看着远处,有几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认为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于是逃离了群体,飞向了沙漠。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也已经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流利、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本文介绍分析了交际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等优势,讨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交际法 大学英语能力 应用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交际法传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欢迎,因为交际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一直是以培养学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高。在课改拉开帷幕几年之后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依然如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一改以前“满堂灌”的模式,随意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
摘 要: 翻译标准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其社会性和历史动态性构成翻译标准的核心。充分认识翻译标准的社会性是我们正确制定翻译标准和公正评价译作的关键。古今中外,严格按照翻译标准译出而又获得读者认同的译著比比皆是,但同时有些译著虽然与翻译标准格格不入,却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本文作者认为文学翻译应该满足最大多数读者的审美情趣。因而衡量成功的翻译最重要的标准则是最广大读者的感受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因为现代社会十分复杂,价值多元化,家庭不稳定,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特别是职业中学学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因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显得尤为迫切。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在这方面作过探索,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最重要的就是班级民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