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资源库 调查分析 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网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潮至今,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中小学、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蓬勃发展;而介于其中的高专层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已搭建起了教学资源库,但在资源建设原则、分类标准、系统管理平台、模块设置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很肤浅。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状况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发展、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瓶颈,因此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为此,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组,于2010年2月至4月就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个过程,纂写本文旨在让我们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的下一步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1.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目的。
  了解教师和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和学的总体情况;了解师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学资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2调查对象。
  为了使获得的调查资料更具代表性,我们进行了广泛性的问卷调查。柳州师专共有10个系,41个专业,我们分别以理科教师、文科教师、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
  1.3.1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题型包括16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利用情况,教学资源库的结构、管理体系,以及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4份,其中理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58份;文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62份;理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38份;文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0.2%,问卷调查成功。
  1.3.2个别访谈:通过对50多位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访谈,面对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客观需求状况和真实想法。
  1.3.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2.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和统计,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2.1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32.14%的文科教师、20.3%的理科教师、35.6%的文科学生和27.2%的理科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教学资源”;53.57%的文科教师、52.4%的理科教师、52.8%的文科学生和48.3%的理科学生表示“有时使用教学资源”;14.29%的文科教师、27.3%的理科教师、11.60%的文科学生和24.5%的理科学生表示“从来不使用教学资源”。结果显示,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要稍高一些,但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造成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由于很多教学资源是通过对原有库存资源的数字化处理、随书光盘的复制等方式获得的,资源内容陈旧,资源类型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难以直接应用于一线的教学活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多师生尚未知道在校园网上已搭建起了一个辅助于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第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分布不均匀,文科类资源较多而理科类资源较少,造成了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高很多。第四,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库的意识不够强。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
  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您的教学(学习)需要吗?”3.57%的文科教师、8.5%的理科教师、33.33%的文科学生和26.96%的理科学生表示“完全满足”;64.29%的文科教师、39.2%的理科教师、50%的文科学生和48%的理科学生表示“基本满足”;32.14%的文科教师、52.3%的理科教师、16.67%的文科学生和25.22%的理科学生表示“不能满足”。此外,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何关系?”调查显示有69%的师生选择答案“重数量轻质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转换教学随书附带光盘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队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专门的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更新率偏低。第三,为了突出教学资源库海量信息的特点,我们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源数量的收集上,从而忽视了对资源质量的把关,这是造成教学资源质量不高和实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2.3教学资源素材类型较为单一且专业性针对不强。
  通过个别访谈显示,教学资源库以视音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85%师生需要的教学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试卷类素材等多种媒介资源。造成教学资源素材类型单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教学资源库应该包括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怎么样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考虑。第二,投入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很少。每年验收入库的教学光盘价值不足千元。第三,现有教学资源库是在原有的简易视音频教学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发展搭建起来的,所以存在视音频类素材多而其他类型媒介资源少的现象。
  2.4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
  对于问题“您认为教学资源的提取是否方便、快捷?”,35%的文科教师、38%的理科教师、42%的文科学生和34%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是”;65%的文科教师、62%的理科教师、58%的文科学生和66%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否”。另外,通过对师生个别访谈了解到,师生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查询方式单一,致使他们很难查找到所需的资源,建议增加资源检索方式。造成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查询检索方式单一,库内资源导航系统不够完善,是造成资源提取不便的主要原因;第二,资源的分类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于边缘化资源的分类缺乏一定的分类标准。
  2.5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热情很高。
  对于题简答“您希望加入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中吗?”,有8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把资源上传让全校师生共享。对于问题“您认为要建好教学资源库需要整和哪几方面的力量?”,绝大多数师生选择需整合全体教师、专职技术人员、学生和领导等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库。由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因而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愿望尚难实现。
  3.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3.1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入,雄厚的资金投入是建设好教学资源库的前提和基石。其次,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队伍,认真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总体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且建设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1];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种教学素材,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避免重复建设,保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设置状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适合实际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
  3.2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资源的收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最艰苦的环节。目前,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今后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购买、下载、自制和剪辑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形式。
  3.3进一步规范教学资源的入库标准和分类标准,并制定资源从收集整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
  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丰富多彩,制作和发布的工具千差万别,为了能够达到在校园网上运行、查阅,顺利下载的要求,最终实现校际间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我们应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制定相应的入库标准,对制作、发布、入库的各项技术指标需符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资源的分类原则上,根据我校专业设置情况,主要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入库资源按学科进行分类。资源从收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大概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步,对所有要入库资源进行统一加工整理使其符合入库标准;第三步,明确采集素材属于哪一个学科或专业,并按国家专业目录规范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归档;第四步,把分类好的教学资料上传到FTP服务器上,通过在后台管理平台链接最终实现广大师生共享。
  3.4进一步优化、改进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
  构建良好的数字化资源库管理平台是资源有效利用和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搭建的管理平台功能较简单、提供的服务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的管理平台主要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①用户管理服务功能;②提供方便快速的资源检索服务。所有入库资源按学科、模块、章节树状目录的形式在教学资源库页面呈现,方便用户浏览、查找资源,同时在主页面提供分类检索、关键子查询功能,为用户查找资源提供快速通道;③提供师生共享共建资源服务。为师生们提供方便的资源上传、下载、下载和评论等功能,让师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来。
  3.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资源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
  因此它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参与[2]。首先,电教科作为具体负责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中来;其次,为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建立建全激励机制和制定有效的实施政策,把师生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参考依据,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条例,只有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才能长期不懈地进行下去。
  4.结语
  通过开展此次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切实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但高专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首先,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并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管理体制;其次,加强对教学资源库管理体系、模块设置、技术标准和资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挖掘教学资源库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再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师生共建共管教学资源库的浓重氛围,把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蔺素珍.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体思路和方法[J].山西科技,2005,(2):85-86.
  [2]丁佩芬.高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列举《the Taiwan Earthquake》、《 a charity show》、《Welcome to Hong Kong》等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例,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诱导学生思维,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分组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组教学 策略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学习平台,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理论和实践所致力探索的课题。小班化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其中分组教学成为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和学生互动作用创造了良好
摘 要: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从中分析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与社会、学校、职业特点,以及教师不易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关,提出维护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要求社会、学校、中职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职教师本身共同发挥作用,增强中职教师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中职教师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摘 要: 本文针对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被动厌学,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及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关于衔接性教育、区别化教育、实践性教学、层次化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反思、构想与探索,同时呼唤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在需要改革,诸如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把握“基础 模块”的高弹性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以此体现中职数学教育及教学的特点,凸显“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摆脱纯
摘 要: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而且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关键词: 柳永 《雨霖铃》 清秋节 离情别绪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
摘 要: 入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点,抓住入学教育的良好时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索了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为新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等教
摘 要: 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工科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体系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工科高职院校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建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机制入手增强其实效性;从大学生的情感特质、思维特点、环境特征入手注重其针对性;并通过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基本规律。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实效性 针对性 规律性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热爱祖国、忠诚祖国和报效祖国,是炎黄子孙最坚定
摘 要: 音乐是文学的催化剂,那么如何让这种催化剂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呢,本文认为,应让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深切关注和浓厚兴趣;让音乐的情景性引领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互动。让音乐的艺术感染性促使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的心灵碰撞。总而言之,音乐辅助了文学,音乐歌颂了劳动,音乐又指导了幼儿的行为: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关键词: 音乐 儿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寻了最恰当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教学现状 新方法    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两类密切相关,且有着逐步深入的课程。专业类课程能直接有效地看到学习成效,且学生也容易树立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