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最近在上人教版教材BOOK6 UNIT3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单元有一篇文章,标题为:“HIV/AIDS: ARE YOU AT RISK?”讲的是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大胆地把“性行为”、“安全套”、“同性恋”等敏感话题引入了课堂。本人十分佩服教材编者的大胆选材,因其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直接冲击了这片教育“禁区”。 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性因素,同时又要重视非智力性因素,加强对学生的人本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大胆选材 “尴尬”话题 开放态度 培养生存能力 责任
本人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最近在上人教版教材BOOK6 UNIT3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单元有一篇文章,标题为:“HIV/AIDS: ARE YOU AT RISK?”讲的是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其中有一篇文章令人瞠目结舌:“If you have sex with a male or a female, use a condom.”(如果你和一位男性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话,要使用安全套。)文章之所以令人吃惊,是由于教材在已考虑到其特定读者是中学生的情况下,大胆地把“性行为”、“安全套”、“同性恋”等敏感话题引入了课堂。
那么,作为英语老师,我们改如何处理这篇文章呢?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备课小组展开了讨论。一些女老师觉得面对这一尴尬话题难以启齿。诚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性格内敛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是羞于谈性的;有的老师主张不进行阅读而直接讲知识点或让学生自读,就此草草了事;还有一些老师担心,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公开讨论性问题会唤醒学生朦胧的性意识,激起学生的性探索欲望,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对于以上的看法,我不以为然。本人认为这篇文章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不但要上,而且还要上好,要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一切以成绩论英雄,严重忽视了包括性教育 、生命健康教育在内的人本教育,广大师生对性问题讳莫如深,仿佛此乃教育禁地。有的学校即使开有生理卫生课,却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放任”,学生“自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由于缺乏正常的教育途径,学生的性困惑难以解决,于是有的就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性知识,例如,读黄书、看黄片,甚至偷吃“禁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不能说与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实践证明:“堵”不如“疏”,只有我们的正规教育占领主阵地,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
另外,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预防艾滋病,艾滋病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而人们对防艾知识的缺乏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据卫生部推测,全国约有7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而其中44万人竟然毫不知情。艾滋病在云南、河南等省区呈现高发态势,有的甚至出现了“艾滋村”、“艾滋镇”。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众所周知,人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就等于宣告了“死刑”。
防艾就是拯救生命,防艾就是挽救民族。因此,全社会进行防艾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进行防艾知识的普及教育还可以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我们的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主体,应该走在防艾队伍的前列。
本人十分佩服教材编者的大胆选材,因其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直接冲击了这片教育“禁区”。另外,本人对教材“以人为本”的态度也十分欣赏。文章说道:“If you inject drugs,do not share your needles with anyone else.”这说明教材运用了“生命第一,健康至上”的理念,没有从道德层面批评吸毒者和轻率性行为者,而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视他们为朋友,苦口婆心地劝诫他们如何在既有的境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战胜病魔。既然教材作为严肃刊物,尚能够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切之情,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性因素,同时又要重视非智力性因素,加强对学生的人本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上这篇课文时,本人会肩负这一社会重任,神态庄严地走进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大声疾呼:“AIDS: ARE YOU AT RISK?”
【关键词】高中英语 大胆选材 “尴尬”话题 开放态度 培养生存能力 责任
本人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最近在上人教版教材BOOK6 UNIT3时碰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本单元有一篇文章,标题为:“HIV/AIDS: ARE YOU AT RISK?”讲的是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其中有一篇文章令人瞠目结舌:“If you have sex with a male or a female, use a condom.”(如果你和一位男性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话,要使用安全套。)文章之所以令人吃惊,是由于教材在已考虑到其特定读者是中学生的情况下,大胆地把“性行为”、“安全套”、“同性恋”等敏感话题引入了课堂。
那么,作为英语老师,我们改如何处理这篇文章呢?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备课小组展开了讨论。一些女老师觉得面对这一尴尬话题难以启齿。诚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性格内敛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人们是羞于谈性的;有的老师主张不进行阅读而直接讲知识点或让学生自读,就此草草了事;还有一些老师担心,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公开讨论性问题会唤醒学生朦胧的性意识,激起学生的性探索欲望,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对于以上的看法,我不以为然。本人认为这篇文章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不但要上,而且还要上好,要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生活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一切以成绩论英雄,严重忽视了包括性教育 、生命健康教育在内的人本教育,广大师生对性问题讳莫如深,仿佛此乃教育禁地。有的学校即使开有生理卫生课,却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放任”,学生“自流”,起不到应有的作用。“Forbidden fruit is the sweetest.”由于缺乏正常的教育途径,学生的性困惑难以解决,于是有的就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性知识,例如,读黄书、看黄片,甚至偷吃“禁果”,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不能说与我们的教育没有关系。实践证明:“堵”不如“疏”,只有我们的正规教育占领主阵地,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发生。
另外,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预防艾滋病,艾滋病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而人们对防艾知识的缺乏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据卫生部推测,全国约有7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而其中44万人竟然毫不知情。艾滋病在云南、河南等省区呈现高发态势,有的甚至出现了“艾滋村”、“艾滋镇”。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众所周知,人一旦感染了艾滋病,就等于宣告了“死刑”。
防艾就是拯救生命,防艾就是挽救民族。因此,全社会进行防艾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进行防艾知识的普及教育还可以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我们的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主体,应该走在防艾队伍的前列。
本人十分佩服教材编者的大胆选材,因其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态度,直接冲击了这片教育“禁区”。另外,本人对教材“以人为本”的态度也十分欣赏。文章说道:“If you inject drugs,do not share your needles with anyone else.”这说明教材运用了“生命第一,健康至上”的理念,没有从道德层面批评吸毒者和轻率性行为者,而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视他们为朋友,苦口婆心地劝诫他们如何在既有的境况下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战胜病魔。既然教材作为严肃刊物,尚能够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表现出对患者的关切之情,那么我们教师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提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性因素,同时又要重视非智力性因素,加强对学生的人本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是新形势下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上这篇课文时,本人会肩负这一社会重任,神态庄严地走进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大声疾呼:“AIDS: ARE YOU AT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