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德与社会学科为基础 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_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由于个体的整体认知、能力发展等都处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之中,极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从而使得内在的品德理念发生偏差,影响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中强化德育教学,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品德理念已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以品德教育为主的学科,更需要发挥其对小学生品德教学的价值,夯实德育教育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德行为。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阶段;德育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81-02
  一、充分发掘教材内容,自然完成德育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大部分知识点内容都是以故事、案例等形式展现,理论上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完成德育教学的任务。但是从相关教学实践中获知,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陷入一种自我说教的教学误区,大部分小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其中的教学内容,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德育教学的成果更是难以体现。因此,充分发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资源,提高小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高效地完成德育教育才是基本与首要。在《夸夸我自己》的德育单元教学中,其教学主要任务是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从自身的优势中培养自信,也能够找出自身的不足加以纠正。直接性的宣讲教学,对小学生而言兴趣点是极低的,如在《别人眼中的我》中,教师可以放大此部分内容,并采用一种快问快答的随机抽问方式,让小学生进行相互的快速直接性评价。此教学方式与游戏相类似,但它正放大了此部分的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地让小学生发表意见,一笔带过,更能够让小学生参与到其中,活跃学习氛围,也使得德育感知的有效性充分提高。
  二、把握学科中的特性,实现德育生动教学
  《品德与社会》学科最为明显的特性是“生活性”,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其一,从德育品质的内容特性来看,德育品质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它需要个体通过各种生活活动、个人行为来具象化,如保护环境、不随地丢垃圾便是优秀品德的体现,它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含义,它是看得见、可感知的内容;其二,从学科的教学内容选择来看,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从生活中获得,关注生活中的事件,并从中放大德育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小学生能够从中感知到生活性。综上所述,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需要抓住“生活性”的特征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提升《品德与社会》学科生动性。如在《家乡的山山水水》单元教学中,每一位小学生的家乡都不同,他们都需要与自身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才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家乡的风貌特色,从而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在德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先以举例子的形式,让小学生理解教师的家乡,如引导小学生关注教师家乡中的自然环境,山水风景,特产小吃等,然后让小学生从这些方面感受自己家乡的特色,形成一种家乡的自豪感。随后教师通过介绍自己的家乡,拔高整体德育情感,让小学生感知这其中的自豪感是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进一步转化为为家乡努力做贡献的德育思想[2]。
  三、关注学生个性需求,设计相应德育内容
  随着年龄与认知的不断增长,小学生个性特征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基于此,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及整體的学习接受度,制定更为贴合的德育教学方案,方能够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化。从现阶段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得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采用统一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部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讲学步伐,出现学习脱节。如在《每天都有好心情》的德育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习惯性直接将例子摆出。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小学生的个性,给予小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围绕此内容发表各自的意见看法,以保证不同个性的表达。如小朱同学在此时会说“我每天都会和爸爸打球,这样会令自己开心很多。”,小花同学则表示,“我每天都会画画,把喜欢的画出来能开心。”等。教师引导学生个性表达的过程,便是注重小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能够让小学生在不同的表达中感悟到德育课堂中所强调“有困难而不怕,学会自我调节”的教学内容。
  四、强化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实践应用
  德育,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内容,它强调的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动态、心理态度等。如果,单一地开展德育教学内容,而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则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理解与内化接受效果。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关注其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强化德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德育的实践应用,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完成德育习得[2]。如教师可以预先根据某一德育教学内容,为小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然后在此情境中提出相关德育问题引导小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提供了小学生主动且直接参与的机会,使得德育积累。
  在此条件下,小学生自然会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回答,与生活构成一定的联系。随后,教师再提出更深一度的问题,如“还有什么事情是邻里之间常常发生,但是却做得不对的?”此开放性题目,更推动小学生积极回想生活的相关事件。一步步地实现与生活的联系,最后,教师还需要根据总结本德育教学的中心——“遵守公共德育”,让小学生更为深入习得。
  五、结语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德育教学专项化的重要体现,小学生能够在固定的学科之内完成德育学习,提高对德育的整体感悟。但是,德育并不同其他学科般具有明确的界限与内容,它是存在于生活与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点上,更需要通过多渠道、全面化的渗透,实现德育培养。优秀品德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课一说便可以完成,要在课堂中获得,从生活中实践,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芸.如何构建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8(34).
  [2]陈惠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J].考试周刊,2018(12).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在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更要重视汉字的书写指导,让学生热爱汉字,用自己的范写来引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好汉字。  【关键词】热爱汉字;范写;良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72-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期刊
【摘 要】初中語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学生思维思考和个人理解相互交织的过程,思维的发散性和批判性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促进初中生批判意识的提高。本文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批判意识;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思维能力;注重学生课后反思,增强批判能力;创新教学形式,培养批判思维四个方面,对初中生语文批判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政治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通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优化高中政治教学策略,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政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54-02  一、引言  高中政治是一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
期刊
【摘 要】地理是高中階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在高考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地理与其他学科不同,具备比较高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知识的系统化比较强,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综合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为此,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基础,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期刊
【摘 要】习作评语是作文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段文质兼美的习作评语对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起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对改进习作评语进行实践思考,力求使学生乐写勤写,爱上习作。  【关键词】习作评语;现状调查;误区;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63-02  习作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习作进行书面性的评价[1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英语语感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和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下,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网络体系的建立。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和英语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展开详细讨论。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建构主义;
期刊
【摘 要】历史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此作为基础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历史是以史料作为基础的,是历史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基础。思辨性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以史料实证作为基础,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文章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提出几点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中提出了要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就要建立与提高核心素养一致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英语教学需要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学方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将文化知识、语言知识、学习方法等内容整合起来,除了教师讲解之外,还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外拓展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课程目标。本文将阐述关于此类学习活动安排的观点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主题意
期刊
【摘 要】当前,新的英语教学创新正在我国不断地实行,高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等成为非常重要的改革目标。本文将学科素养理念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创设情境;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必须要抓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各学科的发展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0-0162-02  对初中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