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伴随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深入推进,对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明确概念、揭示意义的基础上,着重针对具体培养策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
所谓“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
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有效开启任何一种科学之门的钥匙。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作为思维的动力,能够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创新发现。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此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正是这样的学习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点在学生的精神中反应尤为强烈,而问题情景恰恰能够满足之。”
2.帮助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教者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与误区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表明: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反之,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需要指出的是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勤于培养和精于激发。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民主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像父母亲一样关爱的学生的成长。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以此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者应想尽办法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肯定问题中的“合理”成分,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地去问。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1)在想象中提问
实践表明,结合物理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提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例:教学“电磁感应”一节内容时,教者首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电与磁关系的背景材料,然后请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其中就有“磁场能否产生电流”的问题。教师及时鼓励:“你和法拉第一样聪明,真了不起。”在此基础上揭题导入新课。再如,教学习题时,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也可引导学生先构想解题的结论,再去完成解题的过程;在演示实验前,也可以要求学生依据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实验过程,猜想实验结果。
(2)在实验中提问
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者可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教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内容时,在学生已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出示两个不同的电源,一个为3V(内阻很小),12V(内阻较大)。再出示一个额定电压为3伏的小灯泡。设问:如果将这个灯泡分别与上述两个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会出现什么情况?许多学生都认为前者灯泡会正常发光,而后者灯泡会烧毁。实际的实验结果却与同学们的认识完全相反,小灯泡与12V电源相接时不但没有被烧毁,亮度反而比接在3 V电源上时暗一些。实验结论与认知的矛盾冲突,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富有启发性、争辩性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教者在梳理众多提问的基础上,最终归结于所要学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在生活中提问
物理学科的许多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引导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利用生产、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教学“平面镜成像”一节内容时,教者要求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原理”提一些生活现象问题。
3.坚持记录问题,培养提问习惯
对于自然现象中、实验中出现的感兴趣的问题,教者还可要求学生养成坚持记录的习惯。以笔者的具体做法为例,在班级中设立了“问题本”。问题本由小组成员轮流记录,可以是生活中的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发现;可以是对以前同学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关信息建议或答案;可以是对已有答案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者密切关注学生问题本的记录,定期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所提的问题。同时,还适时教给学生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理问题。实践表明,问题本的设立搭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冯贵东.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物理;2007.6.
[2]刘振英.初中物理新课标下的问题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定义
所谓“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某一事实或客观现象产生解释或处理的心理欲望。
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有效开启任何一种科学之门的钥匙。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人们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作为思维的动力,能够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创新发现。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1.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因此产生困惑、探究的心理。正是这样的学习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点在学生的精神中反应尤为强烈,而问题情景恰恰能够满足之。”
2.帮助教师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教者发现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时的困惑与误区所在,从而采取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表明:问题意识是创新的源泉,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反之,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需要指出的是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勤于培养和精于激发。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营造民主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像父母亲一样关爱的学生的成长。要努力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在学生中人为的划分等级,以此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者应想尽办法给予鼓励和表扬,充分肯定问题中的“合理”成分,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地去问。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1)在想象中提问
实践表明,结合物理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自由想象的课堂空间,让学生在想象中提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例:教学“电磁感应”一节内容时,教者首先为学生提供有关电与磁关系的背景材料,然后请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们提出各种问题,其中就有“磁场能否产生电流”的问题。教师及时鼓励:“你和法拉第一样聪明,真了不起。”在此基础上揭题导入新课。再如,教学习题时,对于一些典型的问题,也可引导学生先构想解题的结论,再去完成解题的过程;在演示实验前,也可以要求学生依据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实验过程,猜想实验结果。
(2)在实验中提问
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者可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小实验,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教学“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内容时,在学生已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识的基础上,出示两个不同的电源,一个为3V(内阻很小),12V(内阻较大)。再出示一个额定电压为3伏的小灯泡。设问:如果将这个灯泡分别与上述两个电源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会出现什么情况?许多学生都认为前者灯泡会正常发光,而后者灯泡会烧毁。实际的实验结果却与同学们的认识完全相反,小灯泡与12V电源相接时不但没有被烧毁,亮度反而比接在3 V电源上时暗一些。实验结论与认知的矛盾冲突,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富有启发性、争辩性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教者在梳理众多提问的基础上,最终归结于所要学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在生活中提问
物理学科的许多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引导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利用生产、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教学“平面镜成像”一节内容时,教者要求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原理”提一些生活现象问题。
3.坚持记录问题,培养提问习惯
对于自然现象中、实验中出现的感兴趣的问题,教者还可要求学生养成坚持记录的习惯。以笔者的具体做法为例,在班级中设立了“问题本”。问题本由小组成员轮流记录,可以是生活中的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发现;可以是对以前同学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关信息建议或答案;可以是对已有答案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者密切关注学生问题本的记录,定期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所提的问题。同时,还适时教给学生观察现象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理问题。实践表明,问题本的设立搭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生提问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冯贵东.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物理;2007.6.
[2]刘振英.初中物理新课标下的问题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4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洋马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