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曾在阐述食物与图腾的关系时指出——食物不仅是用来吃的,也是用来想的(Not only are [they] good to eat, but [they] are good to think with)。果不其然,每每打开婚宴的菜单,我都难免感叹我们人类实在是太能想了。 桂圆莲子被美誉为“早生贵子并蒂莲”,蒜茸蒸龙虾被尊称为“山盟海誓龙凤配”,连油炸鸡翅都可被冠名“比翼双飞会鹊桥”。光看到菜名,仿佛已能洞悉新人那“春宵一刻——加官进爵——子承膝下”的全套美满人生。
如果食物真能如人所愿表达祝福,那最适合被用来取悦宾客的当然是糖。情人节的巧克力,婚礼的喜糖,蜜月早餐的蜂蜜奶油烤土司,纪念日的蛋糕……无一不甜。知名M字头糖果品牌更推出可在巧克力豆上印出人脸的定制服务,令“爱你爱到吃掉你”变成现实,一推出即大受新人欢迎。甜早已成为一个浪漫的符号,无怪乎油口滑舌的西人总是用“甜心(sweetheart)”,“蜜糖(honey)”这种把甜味直陈与字眼里的词汇来称呼爱人了。
说到甜,当然要先提一下糖果。史上首个“送糖表心迹”的人,绝非在家里随便找了一盒没人吃快过期的糖来充数。若能找到历史记载,此人当是一位显赫的王公贵族。只因糖果曾是非常昂贵的食物,直到18世纪,都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受得起。当时赠人糖果,其效果不亚于如今送名牌包,准能让女子流下幸福泪。第一枚有史书记载的糖果诞生于罗马,当时人们用蜂蜜包裹杏仁,于烈日下晒干,就得到糖衣杏仁。每次制作都需时半月,真正慢工出细活。另一种历史悠久的著名糖果是17世纪产自法国弗拉维尼修道院的茴香糖。状如细小元宵,内里除了茴香籽,还混合了姜丝与薄荷,口感丰富绵长,直到今天,仍是送礼佳品。
除了糖,还有一味甜叫做“蜜”,深受养生轻食者喜爱。因不同种类的蜜产自不同花朵,又与风土年份关系极大,故此蜜的色泽稠度气息味道也各不相同(这与酒颇为类似)。 所谓“蜜月”(honeymoon),真是无愧于这情境复杂的甜味。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已开始喝蜂蜜水了。据说当年袁术战败逃亡如丧家之犬,饭也没得吃,问别人的厨子讨蜂蜜水而不得,“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遂郁郁吐血身亡。一代暴君就这样因喝不到蜜而死掉,真是好脆弱。
为何我们如此喜欢甜?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摄入甜食的时候,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使其释放出阿片类物质(opioid)。这种物质与罂粟中所提取的生物碱成分类似,会刺激神经末梢,有镇痛和愉悦心情的功效。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甜味给人带来欢欣的生理作用机制,与嗑药殊途同归。
因为甜味令人欢愉如嗑药,又最能平顺酸咸苦辣,所以在一道完整的婚宴上,甜品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中餐以糕点或甜汤的温润甜味来平顺味蕾和肠胃;而西餐那缤纷的甜品,更是令刚吃饱的宾客恨不得再长出一个胃。
别小看这一味小小的甜,要做到出得厅堂,绝非易事。在烹饪的十八般武艺中,烘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难题。我年少时曾在巴黎街头随手花三块钱买一枚马卡隆(macaron)来充饥,一口下去,人生就攀上甜蜜体验新高峰。那酥壳甚至不需咀嚼,在口中稍一用力含住,便自然融化。甜味层层叠叠如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叫你觉得它消失得太快,想捉回来再细细品味,然而在那余味之间,新一层的甜美又接踵而至,正应了它的名字“少女酥胸”,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回国后我又在各大食肆不厌其烦寻来品尝,发现即使是高档餐厅和昂贵品牌,均不能复制那美味的原样。盖因种植原料的水土和气候不同,导致从原材料这一起跑线开始,已输给原产地大半。后来我终于也涉足烤房,成了三脚猫甜品师傅,兴冲冲尝试炮制之。然而下手才发现,原来在工艺上也困难重重,烤出来的“胸”不仅不酥,竟还塌陷,反复多次仍力有不逮。从此我便将这味甜束之高阁,犹如减肥时挂在墙上的超小号紧身牛仔裤,成为心中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小小梦想。有时在厨房做着其它点心,又想起它来,竟不由黯然。大概联想到这世上的完美爱情,大约也如异域的完美甜品,若没了天时地利人和,就只是个梦。
我从小就幻想要做个可以穿很少的夏日新娘。如果到时我有幸得以操持自己的婚宴,菜单大概如下:
前菜:水梨冷汤配红椒油,蜜糖腌五花肉丁馅小汉堡;
主菜:煎干贝配芒果,烤裙带排(skirt steak)配樱桃与苹果酱;
甜品:菠萝冰沙,冻奶酪酿蓝莓;
佐餐酒:Pio Cesere Barolo DOCG 2006,清润口感与果香和奶油香相得益彰。
Mouton Cadet Reserve Sauternes 2008,热门甜酒,集花香、蜜甜、果味之大成。
如此处处甜死人的搭配,十有八九是会被思路正常的美食家打个零分。不过,这毕竟是甜蜜蜜的婚礼啊。人生中还有什么时刻,比婚礼更适合持续不断地,绵绵不绝地,排山倒海地,理直气壮地,济济一堂地,释放出我们大脑里那充满了快感的灵药呢?
要快乐,除了甜,不做他想。
如果食物真能如人所愿表达祝福,那最适合被用来取悦宾客的当然是糖。情人节的巧克力,婚礼的喜糖,蜜月早餐的蜂蜜奶油烤土司,纪念日的蛋糕……无一不甜。知名M字头糖果品牌更推出可在巧克力豆上印出人脸的定制服务,令“爱你爱到吃掉你”变成现实,一推出即大受新人欢迎。甜早已成为一个浪漫的符号,无怪乎油口滑舌的西人总是用“甜心(sweetheart)”,“蜜糖(honey)”这种把甜味直陈与字眼里的词汇来称呼爱人了。
说到甜,当然要先提一下糖果。史上首个“送糖表心迹”的人,绝非在家里随便找了一盒没人吃快过期的糖来充数。若能找到历史记载,此人当是一位显赫的王公贵族。只因糖果曾是非常昂贵的食物,直到18世纪,都只有上流社会才能享受得起。当时赠人糖果,其效果不亚于如今送名牌包,准能让女子流下幸福泪。第一枚有史书记载的糖果诞生于罗马,当时人们用蜂蜜包裹杏仁,于烈日下晒干,就得到糖衣杏仁。每次制作都需时半月,真正慢工出细活。另一种历史悠久的著名糖果是17世纪产自法国弗拉维尼修道院的茴香糖。状如细小元宵,内里除了茴香籽,还混合了姜丝与薄荷,口感丰富绵长,直到今天,仍是送礼佳品。
除了糖,还有一味甜叫做“蜜”,深受养生轻食者喜爱。因不同种类的蜜产自不同花朵,又与风土年份关系极大,故此蜜的色泽稠度气息味道也各不相同(这与酒颇为类似)。 所谓“蜜月”(honeymoon),真是无愧于这情境复杂的甜味。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我国在东汉时期就已开始喝蜂蜜水了。据说当年袁术战败逃亡如丧家之犬,饭也没得吃,问别人的厨子讨蜂蜜水而不得,“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遂郁郁吐血身亡。一代暴君就这样因喝不到蜜而死掉,真是好脆弱。
为何我们如此喜欢甜?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摄入甜食的时候,会激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使其释放出阿片类物质(opioid)。这种物质与罂粟中所提取的生物碱成分类似,会刺激神经末梢,有镇痛和愉悦心情的功效。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甜味给人带来欢欣的生理作用机制,与嗑药殊途同归。
因为甜味令人欢愉如嗑药,又最能平顺酸咸苦辣,所以在一道完整的婚宴上,甜品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中餐以糕点或甜汤的温润甜味来平顺味蕾和肠胃;而西餐那缤纷的甜品,更是令刚吃饱的宾客恨不得再长出一个胃。
别小看这一味小小的甜,要做到出得厅堂,绝非易事。在烹饪的十八般武艺中,烘焙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难题。我年少时曾在巴黎街头随手花三块钱买一枚马卡隆(macaron)来充饥,一口下去,人生就攀上甜蜜体验新高峰。那酥壳甚至不需咀嚼,在口中稍一用力含住,便自然融化。甜味层层叠叠如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叫你觉得它消失得太快,想捉回来再细细品味,然而在那余味之间,新一层的甜美又接踵而至,正应了它的名字“少女酥胸”,令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回国后我又在各大食肆不厌其烦寻来品尝,发现即使是高档餐厅和昂贵品牌,均不能复制那美味的原样。盖因种植原料的水土和气候不同,导致从原材料这一起跑线开始,已输给原产地大半。后来我终于也涉足烤房,成了三脚猫甜品师傅,兴冲冲尝试炮制之。然而下手才发现,原来在工艺上也困难重重,烤出来的“胸”不仅不酥,竟还塌陷,反复多次仍力有不逮。从此我便将这味甜束之高阁,犹如减肥时挂在墙上的超小号紧身牛仔裤,成为心中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小小梦想。有时在厨房做着其它点心,又想起它来,竟不由黯然。大概联想到这世上的完美爱情,大约也如异域的完美甜品,若没了天时地利人和,就只是个梦。
我从小就幻想要做个可以穿很少的夏日新娘。如果到时我有幸得以操持自己的婚宴,菜单大概如下:
前菜:水梨冷汤配红椒油,蜜糖腌五花肉丁馅小汉堡;
主菜:煎干贝配芒果,烤裙带排(skirt steak)配樱桃与苹果酱;
甜品:菠萝冰沙,冻奶酪酿蓝莓;
佐餐酒:Pio Cesere Barolo DOCG 2006,清润口感与果香和奶油香相得益彰。
Mouton Cadet Reserve Sauternes 2008,热门甜酒,集花香、蜜甜、果味之大成。
如此处处甜死人的搭配,十有八九是会被思路正常的美食家打个零分。不过,这毕竟是甜蜜蜜的婚礼啊。人生中还有什么时刻,比婚礼更适合持续不断地,绵绵不绝地,排山倒海地,理直气壮地,济济一堂地,释放出我们大脑里那充满了快感的灵药呢?
要快乐,除了甜,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