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选择”的含义及选择的客观前提和规律性——兼与董德刚同志商榷

来源 :党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德刚同志《论人在历史中的选择》(见《党校论坛》1991年第7期,以下简称董文)一文,不失为一篇颇有新意之作,读罢深受启发。但也觉得该文对“人的选择”概念的界定对“人的选择的客观前提”的理解,有待于进一步斟酌。另外,该文对人的选择活动的规律虽作了一些探索,但也有待于进一步说明和 Comrade DONG De-gang’s article “On the Selection of Men in History” (see “Party School Forum”, No. 7, 1991,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ong Wen) is a novel and very inspirational one. However, I also think that the artic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choice” as “the objective premise of human choice” needs to be further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makes some exploration on the law of people’s choice activities, but it needs further explanation and
其他文献
那时候的日色很慢,天也很长,柳阴下,一袭长袍,一个人的等待,说来漫长。他似乎只想停留在那个私密得可以发酵的世界,一盏孤灯,一坛老酒,一个人地久天荒地了却一个世界。外人莫
<正> “文化”一词有着模糊的或者是相对不确切的意义,没有理由利用一切机会来为它正名。关于上层建筑的侧面即使不作辞源研究,对“文化”一词的各种不同涵义的简单比照也可以追溯到在某个特定的集体即全人类的范围内逐步确立的一系列表象,知识,以及实践活动。因此,它是指作为
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有书在手就好像乾坤在握,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这是多么充实的一种感觉。可是如今,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怎么读书。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以前的纯文字阅读渐渐地为图片阅读、视频阅读所取代,而网络的普及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人们拓宽视野和开展学习创造了条件,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各式各样的信息;但另一方面却扼杀了人们思考的能力,各种纷繁杂乱、真假难辨的信息误导着人们的判断。微博、微信的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思想,将对我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军民融合必须把体制建设作为核心,把机制建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冯达文同志所著《中国哲学的探索与困惑》(殷商——魏晋)从独特的思维角度探索中国哲学演生的路径、规律、运思模式、价值取向,以现代哲学意识省视传统,是一部饶有新意的哲
本文想经哲学史从几方面考察主体问题,也许可受到某些使茅塞顿开的撞击。一、主题:哲学摆不开作为主体的人如果说主体是任何一个过程的“第一椎动者”,那么,除人类主体外,将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要创造价值。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价值类型可从不同角度出发
为纪念毛泽东《实践论》发表55周年,上海市哲学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系、《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发起,于今年6月举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
本世纪20年代,我国爆发了“辩证法家”与“机械论者”的激烈论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讨论数学中的哲学问题。起初,政治在其中并没发挥多大作用,但到20年代末,当包括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