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从心理上打破以往的层级思想,认识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才会在新课改过程中真正地培养有问题意识的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平等意识;交流;化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而如何在课堂中进行高效的交流?这需要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往往不平等,“位差”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知识储备比学生大得多,经验丰富,涉猎甚广,善于表达,因而在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时,往往从表面上看起来会十分“圆满”“妥帖”地化解学生的疑虑,学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对教师的盲目崇拜,无条件全盘接受,习惯了在交流中不敢将自己的怀疑及想法讲出来,顺从教师的思维方式,而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造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让很多创新的思维火花就此熄灭,从而失去了创新的机缘。要形成师生间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意识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换位思考的觉悟,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以一种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心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交流过程中,不要总是用书本上的官方语言或一味按照自己或教材的思路往下讲,而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不时地想一想,如果此时换成学生会从何种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并努力用学生最易接受的语言和思维向学生阐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抽象观点,如果遵从教师的感觉那不就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此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为零,称之为动态平衡。这一说法对于教师是容易理解,可是对于学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情,这时如果教师能用学生易接受的语言或事物来形容。比如在一桶水中,有两个水管,一管流入,另一管流出,当两水管的流速相等时,无论进行多长时间,水桶液面的高度仍保持不变,就能很好地在学生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动态平衡的画卷,学生对这种“接地气”的解释很容易就能接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交流中一定要放下身段,在平等意识下来把握学生此时的学习心情、疑窦所在及思维方向,并为交流的深入不断埋下伏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路往“正途”上走,避免“沟通位差效应”。
其次,教师要时刻让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与教师并不是“神话”,教师有时也会犯错,教师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只不过是先于学生而已,学生通过学习是有可能在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上超过教师的。在教学上可以利用化学史实来让学生意识到一点,比如在原子结构教学中讲到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然后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纠正了其导师的错误并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再到后来卢瑟福的学生波尔又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这种后者对前者的既成论点的纠误势必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教师在一些事上有可能做得比教师更好,在化学教学中要多多利用此类事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使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敢于积极地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最后,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探索中消除与教师的心理隔阂,形成良性交流的氛围。教师在一些问题的解答上不要搞“一言堂”,在设置问题上要注意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进来的问题,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比如铜与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与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蓝色的原因交流讨论时,学生就能积极地提出诸如可能是硝酸根浓度不同引发反应后颜色不同,也可能是反应后铜离子濃度不同引起,或是生成的气体溶于液体引起,又或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引起等等众多不同的原因,而学生能如此积极地回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问题能让他们能感到“我也能来研究一下”,从而消除学习上的自卑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优生与后进生间的距离。同时在双方平等意识的培养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能够回答到什么程度也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以便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对教师盲目地崇拜,才能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总之,教师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把学生培养成为“问题的寻求者”,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目的。而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心理上打破以往的层级思想,意识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实现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交流,才会在新课改过程中真正地培养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平等意识;交流;化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可以加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而如何在课堂中进行高效的交流?这需要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在现实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往往不平等,“位差”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知识储备比学生大得多,经验丰富,涉猎甚广,善于表达,因而在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时,往往从表面上看起来会十分“圆满”“妥帖”地化解学生的疑虑,学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对教师的盲目崇拜,无条件全盘接受,习惯了在交流中不敢将自己的怀疑及想法讲出来,顺从教师的思维方式,而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造成了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让很多创新的思维火花就此熄灭,从而失去了创新的机缘。要形成师生间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意识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做到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换位思考的觉悟,不要总是高高在上,要以一种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心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交流过程中,不要总是用书本上的官方语言或一味按照自己或教材的思路往下讲,而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不时地想一想,如果此时换成学生会从何种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并努力用学生最易接受的语言和思维向学生阐述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抽象观点,如果遵从教师的感觉那不就是指在宏观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此状态叫化学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不为零,称之为动态平衡。这一说法对于教师是容易理解,可是对于学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情,这时如果教师能用学生易接受的语言或事物来形容。比如在一桶水中,有两个水管,一管流入,另一管流出,当两水管的流速相等时,无论进行多长时间,水桶液面的高度仍保持不变,就能很好地在学生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动态平衡的画卷,学生对这种“接地气”的解释很容易就能接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交流中一定要放下身段,在平等意识下来把握学生此时的学习心情、疑窦所在及思维方向,并为交流的深入不断埋下伏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路往“正途”上走,避免“沟通位差效应”。
其次,教师要时刻让学生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与教师并不是“神话”,教师有时也会犯错,教师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只不过是先于学生而已,学生通过学习是有可能在这一知识点的认识上超过教师的。在教学上可以利用化学史实来让学生意识到一点,比如在原子结构教学中讲到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然后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纠正了其导师的错误并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再到后来卢瑟福的学生波尔又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这种后者对前者的既成论点的纠误势必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教师在一些事上有可能做得比教师更好,在化学教学中要多多利用此类事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使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从而敢于积极地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
最后,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探索中消除与教师的心理隔阂,形成良性交流的氛围。教师在一些问题的解答上不要搞“一言堂”,在设置问题上要注意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进来的问题,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比如铜与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与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蓝色的原因交流讨论时,学生就能积极地提出诸如可能是硝酸根浓度不同引发反应后颜色不同,也可能是反应后铜离子濃度不同引起,或是生成的气体溶于液体引起,又或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引起等等众多不同的原因,而学生能如此积极地回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个问题能让他们能感到“我也能来研究一下”,从而消除学习上的自卑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优生与后进生间的距离。同时在双方平等意识的培养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能够回答到什么程度也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以便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对教师盲目地崇拜,才能在与教师的交流中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总之,教师是学生问题的解决者,把学生培养成为“问题的寻求者”,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的目的。而只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心理上打破以往的层级思想,意识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实现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交流,才会在新课改过程中真正地培养出有问题意识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