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分析:
《地球——我们的家园》依据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六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等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4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我们共同的责任”。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环境问题,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进而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产生保护地球环境的紧迫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了解国际社会、国家以及家乡山西在保护地球环境时采取的措施,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意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建立国家认同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及探究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环境素养与“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从环境认知到环保责任,再到环保行为,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渗透核心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理应具备文明社会所应有的环境素养。他们虽然通过学校、社区的环境教育,获得了一定的环境认知,也参与过环保行动。但这些活动难以让他们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老师有责任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应负的责任,懂得珍爱地球,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此外,六年级的学生已逐步开始关注世界,对各国发生的灾害具有了解探究的兴趣,通过一年级学习《我和大自然》,二年级学习《绿色小卫士》,四年级学习《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对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具有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所需信息的能力,但对材料呈现的现象,观点比较片面、不够深入、缺乏逻辑性,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深入辩证地思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和小组合作,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地球出现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探究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种环境问题带来的生存危机,懂得人类不善待自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萌发环境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3.通过活动,知道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环保责任意识,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4.逐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命共同體,知道保护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环保责任意识。
难点:产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将节能环保的习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内容之间有两层逻辑关系:从内容方面看,呈现了近百年来人类破坏自然,以及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互关联的发展方式;从环境素养培养的角度看,本课遵循从环境认知到环保责任,再到环保行为的逐层递进,体现了由知到行的协调发展过程,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猜猜看,这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呢?(视频)
生:《流浪地球》
2.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星际探索,知道了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板书课题)我们美丽的地球为什么会流浪呢?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起去探究。
【设计意图】生活是儿童品德发生的起点和源泉。本环节通过视频激趣,问题导入,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中已知的电影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去探究地球面临的问题。
素养目标:本环节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能依据特定情境,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素养。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情景表演,探究地球生病缘由。
1.小表演:想知道我们地球家园的现状吗?先看一个表演。
生:表演小品——看医生。(现场表演)一个学生头戴地球头饰,饰演地球母亲,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另一个学生穿白大褂饰演地球医生。
2.小采访:看完表演,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先来采访一下这两位表演的同学。
采访地球医生:通过诊断你认为地球的现状是怎样的?
采访地球母亲: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
其他同学鼓掌致谢
采访其他学生:是谁让地球生病的?
生:是我们,是人类
师追问:是人类的什么行为?我们身边的人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生:乱扔垃圾、排放污水、乱砍滥伐……
3.小游戏:人类的这些不当行为,会给地球造成什么危害?我们通过一个“连连看”的游戏去了解。
生:做游戏
4.小结: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的不当行为,让我们的地球资源短缺面临枯竭,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受到破坏。我们的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设计意图】作为综合性活动课程,本环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环境问题,以及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通过“看医生”的情景表演,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直观的去观察、想象、思考地球家园的现状,即环境问题,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结合图片资料进行“小采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生活中探寻地球生病的原因;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伤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不当行为导致的,而且很多不当行为就在我们身边。
素养目标:本环节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及素养,在探究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思政目标:指出人类的不当行为,既是对环境态度的表达,也是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
活动二:小组合作,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病痛折磨下的地球生气了,生气的地球会做出哪些举动呢?我们人类能全身而退吗?
生:在小组内交流导学案信息、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结合资料,仿照水俣病的案例,在课本P31页试着画出类似的图示。分小组汇报并展示图示。(PPT举例呈现案例及图示)
2.小结:澳洲山火肆虐,数亿生命逝去;南极气温破表,冰川加速融化;东非千亿蝗虫过境,遮天蔽日;中国荆楚大疫,染者数万;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肆虐。
3.生气的地球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生:死亡。疾病。生存的威胁。
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互相依附。
生: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生:和谐相处的关系。
4.小结:(生齐读)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德法課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2020年震惊世界的灾害,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析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及危害,意识到环境问题敲响了人类生存的警钟。认识到人类不能尊重自然,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己,明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而激发学生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强烈愿望。
《地球——我们的家园》依据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六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等内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4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课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我们共同的责任”。本课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环境问题,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进而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产生保护地球环境的紧迫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了解国际社会、国家以及家乡山西在保护地球环境时采取的措施,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意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建立国家认同及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及探究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环境素养与“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从环境认知到环保责任,再到环保行为,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渗透核心素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任,理应具备文明社会所应有的环境素养。他们虽然通过学校、社区的环境教育,获得了一定的环境认知,也参与过环保行动。但这些活动难以让他们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老师有责任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应负的责任,懂得珍爱地球,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此外,六年级的学生已逐步开始关注世界,对各国发生的灾害具有了解探究的兴趣,通过一年级学习《我和大自然》,二年级学习《绿色小卫士》,四年级学习《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对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具有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整理所需信息的能力,但对材料呈现的现象,观点比较片面、不够深入、缺乏逻辑性,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深入辩证地思考。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和小组合作,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地球出现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探究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2.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种环境问题带来的生存危机,懂得人类不善待自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萌发环境忧患意识,产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3.通过活动,知道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环保责任意识,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4.逐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命共同體,知道保护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环保责任意识。
难点:产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将节能环保的习惯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创设情境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内容之间有两层逻辑关系:从内容方面看,呈现了近百年来人类破坏自然,以及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相互关联的发展方式;从环境素养培养的角度看,本课遵循从环境认知到环保责任,再到环保行为的逐层递进,体现了由知到行的协调发展过程,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七、教学流程: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猜猜看,这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呢?(视频)
生:《流浪地球》
2.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星际探索,知道了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板书课题)我们美丽的地球为什么会流浪呢?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地球——我们的家园》,一起去探究。
【设计意图】生活是儿童品德发生的起点和源泉。本环节通过视频激趣,问题导入,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中已知的电影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去探究地球面临的问题。
素养目标:本环节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能依据特定情境,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素养。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情景表演,探究地球生病缘由。
1.小表演:想知道我们地球家园的现状吗?先看一个表演。
生:表演小品——看医生。(现场表演)一个学生头戴地球头饰,饰演地球母亲,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另一个学生穿白大褂饰演地球医生。
2.小采访:看完表演,我们的心情都很沉重,先来采访一下这两位表演的同学。
采访地球医生:通过诊断你认为地球的现状是怎样的?
采访地球母亲: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
其他同学鼓掌致谢
采访其他学生:是谁让地球生病的?
生:是我们,是人类
师追问:是人类的什么行为?我们身边的人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生:乱扔垃圾、排放污水、乱砍滥伐……
3.小游戏:人类的这些不当行为,会给地球造成什么危害?我们通过一个“连连看”的游戏去了解。
生:做游戏
4.小结: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的不当行为,让我们的地球资源短缺面临枯竭,环境受到污染,生态受到破坏。我们的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设计意图】作为综合性活动课程,本环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环境问题,以及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情感。通过“看医生”的情景表演,创设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直观的去观察、想象、思考地球家园的现状,即环境问题,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结合图片资料进行“小采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生活中探寻地球生病的原因;通过“小游戏”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伤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不当行为导致的,而且很多不当行为就在我们身边。
素养目标:本环节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及素养,在探究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思政目标:指出人类的不当行为,既是对环境态度的表达,也是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
活动二:小组合作,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1.病痛折磨下的地球生气了,生气的地球会做出哪些举动呢?我们人类能全身而退吗?
生:在小组内交流导学案信息、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并结合资料,仿照水俣病的案例,在课本P31页试着画出类似的图示。分小组汇报并展示图示。(PPT举例呈现案例及图示)
2.小结:澳洲山火肆虐,数亿生命逝去;南极气温破表,冰川加速融化;东非千亿蝗虫过境,遮天蔽日;中国荆楚大疫,染者数万;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肆虐。
3.生气的地球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
生:死亡。疾病。生存的威胁。
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互相依附。
生: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生:和谐相处的关系。
4.小结:(生齐读)人类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德法課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2020年震惊世界的灾害,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析环境问题背后的原因及危害,意识到环境问题敲响了人类生存的警钟。认识到人类不能尊重自然,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己,明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而激发学生保护人类唯一家园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