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田忌赛马》;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55—01
《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备课时,我想到了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来讲解:田忌和齐威王各有3匹马,比赛时田忌的1匹马对应齐威王的1匹马,按这样的规则就有6种排列组合,其中只有1种组合田忌能胜。这在数学中不过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孙膑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想到了这样的排列组合。所以,我们要像孙膑学习,做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洋洋得意,仿佛看见了学生都恍然大悟,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第二天上课,不出我所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当我总结要像孙膑学习时,却发生了一些意外。一位同学突然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说:“老师,你的观点我不赞成!你想让我们以智谋取胜,但这样的胜利并不光彩。虽然田忌胜了,却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他的3匹马比不上齐威王的3匹马。对此还津津乐道,那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倘若大家都想这样钻空子,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还能进步、发展吗?现在很多人爱玩心眼、耍小聪明,是不是和这样的教育有关呀?”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意外,本想立即反驳,却在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因为从内心深处感到,这位同学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还没到下课的时间,于是,我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且规定每次发言限定在5分钟之内。
学生们踊跃发言,辩论十分精彩。正方举出了很多例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熟悉的足球比赛。某些球队在“只求胜利,不管手段”的思潮引领下,打假球。即使最终胜了,也无法赢得尊重。反方也举出了很多例子,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并没有在各个领域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纺织品、服装、玩具等领域不断地进取与开拓,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虽然正反双方都能举出实例,却还是无法让对方诚服,火药味越来越浓。见他们急红眼了,我才不失时机地介入,说他们的话都有道理,关键是看在什么场合。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膑是搞“兵学”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选择那样的谋略自然无可厚非。如今,我们强调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公正地对待规则。我们不仅要赢技术,还要赢尊严。可是,如果为了对付损坏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害虫”,我们还是应该拿起最有杀伤力的“杀虫剂”狠狠地喷。
听着我的讲解,学生们渐渐地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东西,故不必为绝对公平而蔑视一切谋略,却也不能总为小利而谋略。
对于这次意外事件,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结论:一是课本中的有些理念已经过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站在课本中描述的时代理解其合理的一面,然后还要结合现在的实际进行讲解。尤其在人文教育方面,更应该如此。二是要重视课堂中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的奇思异想和奇谈怪论,正是学生思维花朵盛开的体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抓住这些生成资源,经过巧妙引导,将此转化为有用的学习资源,进而产生新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探究,从而使课堂意外变成课堂亮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11(B)—0055—01
《田忌赛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在孙膑的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田忌赛马》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使学生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备课时,我想到了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来讲解:田忌和齐威王各有3匹马,比赛时田忌的1匹马对应齐威王的1匹马,按这样的规则就有6种排列组合,其中只有1种组合田忌能胜。这在数学中不过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孙膑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想到了这样的排列组合。所以,我们要像孙膑学习,做任何事情要动脑筋。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洋洋得意,仿佛看见了学生都恍然大悟,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第二天上课,不出我所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当我总结要像孙膑学习时,却发生了一些意外。一位同学突然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说:“老师,你的观点我不赞成!你想让我们以智谋取胜,但这样的胜利并不光彩。虽然田忌胜了,却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他的3匹马比不上齐威王的3匹马。对此还津津乐道,那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倘若大家都想这样钻空子,那么一个国家和民族还能进步、发展吗?现在很多人爱玩心眼、耍小聪明,是不是和这样的教育有关呀?”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意外,本想立即反驳,却在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因为从内心深处感到,这位同学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还没到下课的时间,于是,我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且规定每次发言限定在5分钟之内。
学生们踊跃发言,辩论十分精彩。正方举出了很多例子,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熟悉的足球比赛。某些球队在“只求胜利,不管手段”的思潮引领下,打假球。即使最终胜了,也无法赢得尊重。反方也举出了很多例子,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并没有在各个领域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纺织品、服装、玩具等领域不断地进取与开拓,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虽然正反双方都能举出实例,却还是无法让对方诚服,火药味越来越浓。见他们急红眼了,我才不失时机地介入,说他们的话都有道理,关键是看在什么场合。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膑是搞“兵学”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选择那样的谋略自然无可厚非。如今,我们强调规则的公平性以及公正地对待规则。我们不仅要赢技术,还要赢尊严。可是,如果为了对付损坏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害虫”,我们还是应该拿起最有杀伤力的“杀虫剂”狠狠地喷。
听着我的讲解,学生们渐渐地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东西,故不必为绝对公平而蔑视一切谋略,却也不能总为小利而谋略。
对于这次意外事件,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得出了非常重要的结论:一是课本中的有些理念已经过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站在课本中描述的时代理解其合理的一面,然后还要结合现在的实际进行讲解。尤其在人文教育方面,更应该如此。二是要重视课堂中的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的奇思异想和奇谈怪论,正是学生思维花朵盛开的体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抓住这些生成资源,经过巧妙引导,将此转化为有用的学习资源,进而产生新的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探究,从而使课堂意外变成课堂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