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们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如何通过“联系生活、模拟生活、用于生活”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将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直接应用于生活。语文的实践就是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精神的历险和成长,就是自主地阅读、积极地体验、个性化地感悟和自由地富于创造性地表达。陶行知先生曾论述“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世界本是生动、鲜活的,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语文教学只有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才能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 联系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学
  1.1 联系生活进行感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严谨有序的知识体系,因而也不需要依赖这种知识体系并通过科学严格的训练而达到一定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语文的素养和能力更多的是依靠语文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积淀。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就是,从没有学过语文的人,照样有很强的听说能力。这个能力从哪里来的?答案只能是从实践中来,从生活中来。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素材、主题,力争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课文中生活的相似性体验,来感悟和积淀,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教师的任务不是下结论、贴标签,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在实践中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教师当然也需要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但主要还是让学生自己去习得和悟得。如学习《背影》时,为了要学生体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儿子看见父亲的背影而“流泪”这一情感,我引导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父母使自己感动得流泪的一件事。在随后的朗读中,同学们读得真切感人。
  1.2 联系生活走进语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生活走进语义,让语义贴近生活。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要求学生自行读懂大意后将课文改编成话剧剧本,然后自选角色,自排自演,以启发学生揣摩童话作为儿童文学体裁的精妙简约。再如教学《故乡》一文时,我让学生大展绘画技巧,分别为少年闰土、中年闰土、豆腐西施的杨二嫂、五十岁的杨二嫂画像,通过阿像,使学生感悟鲁迅笔下肖像描写的精湛超绝,更准确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1.3 联系生活走进自然
  古人治学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自然是最博学的老师。花开花落,滑冰玩雪,爬山越野,都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和写作冲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当地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增加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利用本地的白然风光、风俗民情,让学生深入生活,开展社会调查,将学习过程与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观形而思神”,“观表而思理”,“观此而思彼”,“观果而思因”,让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的方法。2008年冬天,一场难得的大雪正直上课时纷纷扬扬的下起来,看着学生们频频将眼球投向窗外,我索性放下教材,引导学生搜索前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并即兴布置一篇以“雪”为话题的文章,要求他们课余时间去操场感受。这次作文,收获很大,诸多文化气息浓厚的美文呈上案来。
  
  2 模拟生活,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味
  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
  2.1 创设文中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便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在学习《晏子故事两篇》时,五位同学经过一天的准备,又粉墨登场。他们用半文半白的语言,使同学们捧腹大笑:他们把“晏子”说成是“小燕子”,把齐国人才济济说成在齐国建房子的都是大学本科生,而晏子自己只是一个小学刚毕业的“不肖者”。对话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广告词。他们将课文的内容演绎成情趣盎然的生活的同时,想像力丰富了,语言表达顺畅了,表演才华施展了,而且这些表演一定会成为他们对语文课的美好回忆。
  2.2 运用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指导学生写作文
  语文教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把学生变成实现教案的工具,应该有更多的随意性和灵活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活味。尤其写作训练更应该少一点指令性的要求,多一点原创性和自由度。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指导学生观察家庭、校园、社会的人和事,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并通过自己的感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经常启迪、引导学生随时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善于捕捉周围动人的片段,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将细节描写运用于平时的作文训练,便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经过如此的训练,同学们收获很大,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再现了自己的生活情景,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一些作文书,写出假、大、空的内容来。
  3 用于生活,让课堂教学走入生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准则,也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再现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具体现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了解语文知识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如在学习《春》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江南春天的特点,我让学生分别概括出自己心目中北方春天和南方春天的特点,由于结合了实际生活,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很好,我又参考学生的观点予以归纳,通过与课文的对比,使学生加深了对江南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百花争艳的特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又联系了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 结语
  通过联系生活、模拟生活、用于生活,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入语文课堂,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又发挥“学以致用”的精神,把课堂教学应用于生活之中,构建“语文—生活”大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愿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其他文献
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准备创新素质。首先应
期刊
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业内容和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大胆尝试,对作业评比、作业布置、作业批改方式进行了改革,收到了非
期刊
语文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绪,让课堂生动。  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生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
期刊
新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予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基础教育改革以新的使命,这对已经进入注重均衡发展与内涵发展为特征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上海基础教育而言,新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正是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环节。改革的核心,在于使教育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功,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改革
期刊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的五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整体,但是其共同的基础却是词汇这个部分。  背诵单词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义,即音、形、意。而对于掌握了一定基本词汇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个目标就需要修正了。大家可以从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英语测试中得出一点认识,那就是它们都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答题的过程中,答题者需要动笔去写的英文内容明显地减少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是集演员、编剧和导演于一体的角色。富有成效的教学不仅决定于教师对教材居高临下的认识水平,更决定于教师对教材深入浅出的组织水平。为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教育学原理,针对小学英语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巧设情景,培养兴趣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能否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且保
期刊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
期刊
摘要:本文是教学管理部门在工程硕士学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首先介绍了学位论文指导规范和论文评价标准的建立过程,然后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工程硕士类研究生课程教育的特点,接下来重点强调了教学管理部门在工程硕士培养轨迹的各个环节上发挥的作用,最后讨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规范;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教务管理系统    引言  自从19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一要素是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
期刊
【摘要】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学习者个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学习活动中发展的,“问题意识”通过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构建才能发展,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教学 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并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它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