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全国耕地面积已逼近18亿亩的红线。这是个令人不安的数字!笔者从事经济地理的教学工作,深知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撰写这篇文章,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并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关键词: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5-0052-04
众所周知,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许多,诸如土地、所处的经纬度、气候、环境、能源、水资源、人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各国政府的经济及政治政策,等等。本文仅就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其对策提出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我国面临的土地问题的关注。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拥有陆地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东西跨越经度约62度,东西距离长达5200公里;南北跨越纬度约49度,南北距离长达5500公里,海陆兼备,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占亚洲陆地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以上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我国历经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五个气候带和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其中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土地面积的47%,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土地约占53%。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三级地形中,有全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等,有不能或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山、永久性积雪和石骨裸露的山地,此外,还有城市、工矿、交通用地等,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从而使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也变得复杂化。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66%。山地有的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土地的再生能力较低。森林、草原及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就显得更加少,其中与人们衣食息息相关的耕地大约只有20.8亿亩左右。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以及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等问题,都使我国现有的耕地日益减少。我国现有沙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
我国自古就是传统的农业国,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有限的国土上耕耘、生存了几千年。绝大部分的土地开垦为农业用地,所以后备耕地较少,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已超过了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占有数的1/4。
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中,荒漠则集中在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草原则主要集中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青海、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
5.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由于水蚀、风蚀和人为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平均817万亩的速度减少。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上海市的全部耕地,每3年减少一个福建省的全部耕地!
据动态观测,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是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到了90年代以后,全国显示每年已达2460平方公里。2000年以来,我国近20个省会城市受到源起西北地区的沙尘污染,其中,重庆、南京、杭州等这些长江沿岸城市也难以幸免。据测算,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60~9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加重了我国许多地区的贫困程度,客观上也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总体情况是:面积绝对数大,但人均相对数小;地形复杂、差异极大,可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二、我国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正是对这种人地关系的高度概括。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了,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了,但接踵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人口、环境、土地等问题在困扰和制约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各种问题最终又是以土地为依托或与其息息相关。
首先是人口问题。上文已提到,我国无论是人均土地面积还是人均耕地面积,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根据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现有土地的最高承载量估计为15~16亿人口,而按照目前我国较严格控制人口的条件下,到了2030年前后,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多,必然要突破这一承载量,再加上目前我国土地严重荒漠化趋势,由于人口问题而引发的土地资源的潜在危机已相当严重了。
再看环境问题。笔者认为,环境被破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建设引起的环境直接污染(如空气、水等的污染)及其治理费用;二是对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在此仅讨论与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后者。据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我国有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态状况仍很脆弱,特别在沙区,人口、资源、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民以食为天”,以耕地为代表的土地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上文提到,水蚀、风蚀、植被破坏,以及使用中的次生盐碱化等原因,耕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而与此同时,城市无限量外延扩展,绝大部分又都是占用了良田菜地,各类开发区、房地产商,出于五通一平开发建设费用低的利益驱使,大都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如在号称苦甲天下的三西地区,某市千方百计争取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批文,最初规划占地总面积2.4万公顷(36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667公顷(1万亩),目前的核心区实际占地280多公顷。如今就连这280多公顷土地都很难充分利用,许多已经撂荒了。
另外,工矿企业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交通建设以及住宅建设等,也都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这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造成了每年大量耕地的永久性流失。由于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可变性和面积固定性,使得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正面临着趋于紧张、恶化的挑战,这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形成了直接的制约,更给以粮、棉、菜、果为代表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威胁,也给人口众多的中国粮食问题埋下了潜伏的危机。
三、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制约的思考
综上所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土地资源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尤其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土地资源减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不改变上述状况,继续下去,制约势必越来越严重。
(一)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决不动摇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总人口已达13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6,人口多是直接导致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400多万,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按照这个速度增加,我国在2038年左右总人口将达到15亿,这必然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因此,必须要大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土地资源的损失。尤其是针对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增长失控的现状,还可制定更为严厉的法律、政策,来遏制人口总量的过快增长,以减少庞大的人口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持久的压力,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二)以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
目前,我国除了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之外,还专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少现行法律法规,如《土地资源法》、《土地复垦条例》、《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必须教育全体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高度上来认识土地资源。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语重心长的讲话。笔者认为,在经济布局上,应该要首先保证农业用地。我们要时刻牢记我国拥有13亿人口,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农业用地,才能稳定社会。在农业经济布局上,就全国而言,应优先保证粮、棉、菜的生产。当然在发展农业时,一定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我国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如江苏姜堰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依据本市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到了湿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姜堰市拥有湿地面积2600公顷,该市先后投资1500万元实施的溱湖湿地公园水系沟通及绿化、植被恢复等工程,建成了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实现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近几年,姜堰市在湿地栽植莲花、菱角等26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80多万株,香蒲、水葱等沉水植物60多万株,为生物群落的更新和演变营造了良好环境。每年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呈现出“万鸟云集、千鹭高翔”的景观。通过这样的治理,开发湿地,成为观赏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使当地的生态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往以务农为主变成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人均每年增加收入600元左右。
再如,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东江、北江,农村池塘等水面,约占全国总水面的17%。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特有的养殖制度,形成合理的渔、副、农三丰收的良性生态系统。
(三)加大投资,再造一个“长城”——“绿色长城”
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平衡,把水土流失和沙化造成的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在这方面,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无疑是个伟大的创举。再如,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保护农田,从1989年开始,国家规划在这一地区进行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已在9个省的145个县全面展开,新造林面积突破133万公顷。为了保护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国家投入2.2亿元资金,在公路两侧实施绿化工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沙漠中的“绿色长城”,使公路的年侵沙量降低了近70%。只要坚持不懈地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林还草,耕地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方法,推广免耕法和作物留茬等措施,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恢复和建立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遏制土地荒漠化。
(四)严格控制宅基地
在城市,应坚决禁止建设别墅;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农村,搞新农村建设不宜提倡别墅型,而应在原有宅基地上建5~6层楼房,以确保至少在未来50年内不因宅基地而占用耕地。积极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维护环境的积极性。
(五)建立领导任期责任制
温总理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应制订责任制,各级政府领导人上任时,必须签订农田保护目标,占多少地,保多少地,建多少地,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离任时审计。
(六)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改善西部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向西部移民
西部是我国较落后地区,目前的生产生活环境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加剧东西部的这种差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的伟大决策。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的开通,改变了西藏,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建成的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更是从根本上改变西藏的交通状况,从而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会以此为契机拉动青藏等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开发了,经济发展了,环境也就更有向好的方向和势头发展的保障。而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提升,鼓励东部人群向西部移民也当是国家在处理人与土地关系中的一种长远选择,况且这种选择也将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继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解决我国13亿(以后将是14亿、15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从根本上说,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保证必需的耕地数量与质量,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研究、应用与推广。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耕地上,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棉花、果蔬,长出更繁茂绚丽的花草。多出一些袁隆平式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推动全国农村的科学种田,用高单产来弥补耕地的减少。此外,用科学方法寻找粮棉替代品,也是用以弥补耕地减少的重要手段。
(八)加大对违反土地政策,破坏土地资源的打击
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全体公民包括教育各级政府官员,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但同时必须加大对违反土地政策现象的教育处罚力度,对蓄意破坏土地资源的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土地尤其是耕地迅速减少的势头,18亿亩耕地的红线才不会在2020年前被突破。
(十)加强全民族教育,强化国民土地忧患意识
教育表面上似乎与土地无直接的联系,但是笔者在本文多次提到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人为破坏问题,侵占耕地问题,浪费土地资源问题,以及各级政府具体执行中央决策中的认识问题,等等,都是在本质上由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教育方式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地问题。为此,必须坚持长期在全民族中进行土地忧患意识的教育。当然,这里提到的这种教育不是单纯的片面的权宜之计,而应是贯穿于全民族,贯穿于各种层次,贯穿于整个品德与科学的教育体系之中。只有长期不懈地坚持教育,土地这一关乎所有人的大事,才能靠所有人来做好。
总之,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国民经济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处处抓好,时时抓好,长期抓好,以维护土地的环境效能,稳定耕地面积,在2020年前死守18亿亩耕地这条底线不动摇!(责任编辑:郭金宇)
关键词: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5-0052-04
众所周知,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有许多,诸如土地、所处的经纬度、气候、环境、能源、水资源、人口、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各国政府的经济及政治政策,等等。本文仅就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其对策提出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我国面临的土地问题的关注。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我国拥有陆地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东西跨越经度约62度,东西距离长达5200公里;南北跨越纬度约49度,南北距离长达5500公里,海陆兼备,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2%,占亚洲陆地面积的2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以上情况决定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我国历经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五个气候带和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其中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土地面积的47%,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土地约占53%。地形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在三级地形中,有全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等,有不能或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山、永久性积雪和石骨裸露的山地,此外,还有城市、工矿、交通用地等,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从而使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工作也变得复杂化。
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66%。山地有的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土地的再生能力较低。森林、草原及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就显得更加少,其中与人们衣食息息相关的耕地大约只有20.8亿亩左右。由于自然、人为等因素,以及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等问题,都使我国现有的耕地日益减少。我国现有沙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
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
我国自古就是传统的农业国,我们的祖先早已在有限的国土上耕耘、生存了几千年。绝大部分的土地开垦为农业用地,所以后备耕地较少,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已超过了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亩,仅是世界人均耕地占有数的1/4。
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中,荒漠则集中在西部内陆干旱地区,草原则主要集中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内蒙、青海、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
5.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由于水蚀、风蚀和人为等原因,我国耕地面积正以每年平均817万亩的速度减少。这个数字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上海市的全部耕地,每3年减少一个福建省的全部耕地!
据动态观测,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是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到了90年代以后,全国显示每年已达2460平方公里。2000年以来,我国近20个省会城市受到源起西北地区的沙尘污染,其中,重庆、南京、杭州等这些长江沿岸城市也难以幸免。据测算,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60~9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加重了我国许多地区的贫困程度,客观上也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总体情况是:面积绝对数大,但人均相对数小;地形复杂、差异极大,可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二、我国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建设都要落实到土地上”正是对这种人地关系的高度概括。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加强了,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了,但接踵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人口、环境、土地等问题在困扰和制约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各种问题最终又是以土地为依托或与其息息相关。
首先是人口问题。上文已提到,我国无论是人均土地面积还是人均耕地面积,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根据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现有土地的最高承载量估计为15~16亿人口,而按照目前我国较严格控制人口的条件下,到了2030年前后,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多,必然要突破这一承载量,再加上目前我国土地严重荒漠化趋势,由于人口问题而引发的土地资源的潜在危机已相当严重了。
再看环境问题。笔者认为,环境被破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建设引起的环境直接污染(如空气、水等的污染)及其治理费用;二是对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在此仅讨论与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后者。据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我国有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影响着近4亿人的生产和生活。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生态状况仍很脆弱,特别在沙区,人口、资源、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民以食为天”,以耕地为代表的土地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上文提到,水蚀、风蚀、植被破坏,以及使用中的次生盐碱化等原因,耕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而与此同时,城市无限量外延扩展,绝大部分又都是占用了良田菜地,各类开发区、房地产商,出于五通一平开发建设费用低的利益驱使,大都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的。如在号称苦甲天下的三西地区,某市千方百计争取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批文,最初规划占地总面积2.4万公顷(36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667公顷(1万亩),目前的核心区实际占地280多公顷。如今就连这280多公顷土地都很难充分利用,许多已经撂荒了。
另外,工矿企业建设、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交通建设以及住宅建设等,也都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这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造成了每年大量耕地的永久性流失。由于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可变性和面积固定性,使得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正面临着趋于紧张、恶化的挑战,这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布局形成了直接的制约,更给以粮、棉、菜、果为代表的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威胁,也给人口众多的中国粮食问题埋下了潜伏的危机。
三、土地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制约的思考
综上所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土地资源问题正在日益严重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制约,尤其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土地资源减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不改变上述状况,继续下去,制约势必越来越严重。
(一)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决不动摇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总人口已达13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1/6,人口多是直接导致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400多万,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按照这个速度增加,我国在2038年左右总人口将达到15亿,这必然使人均土地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因此,必须要大力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土地资源的损失。尤其是针对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增长失控的现状,还可制定更为严厉的法律、政策,来遏制人口总量的过快增长,以减少庞大的人口对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持久的压力,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二)以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
目前,我国除了宪法、环境保护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之外,还专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少现行法律法规,如《土地资源法》、《土地复垦条例》、《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必须教育全体人民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高度上来认识土地资源。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语重心长的讲话。笔者认为,在经济布局上,应该要首先保证农业用地。我们要时刻牢记我国拥有13亿人口,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保证农业用地,才能稳定社会。在农业经济布局上,就全国而言,应优先保证粮、棉、菜的生产。当然在发展农业时,一定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我国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事例。如江苏姜堰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依据本市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做到了湿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姜堰市拥有湿地面积2600公顷,该市先后投资1500万元实施的溱湖湿地公园水系沟通及绿化、植被恢复等工程,建成了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实现了湿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近几年,姜堰市在湿地栽植莲花、菱角等26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80多万株,香蒲、水葱等沉水植物60多万株,为生物群落的更新和演变营造了良好环境。每年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呈现出“万鸟云集、千鹭高翔”的景观。通过这样的治理,开发湿地,成为观赏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使当地的生态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往以务农为主变成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人均每年增加收入600元左右。
再如,珠江三角洲及西江、东江、北江,农村池塘等水面,约占全国总水面的17%。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特有的养殖制度,形成合理的渔、副、农三丰收的良性生态系统。
(三)加大投资,再造一个“长城”——“绿色长城”
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平衡,把水土流失和沙化造成的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在这方面,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无疑是个伟大的创举。再如,为了防止长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保护农田,从1989年开始,国家规划在这一地区进行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已在9个省的145个县全面展开,新造林面积突破133万公顷。为了保护横穿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国家投入2.2亿元资金,在公路两侧实施绿化工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建设在沙漠中的“绿色长城”,使公路的年侵沙量降低了近70%。只要坚持不懈地因地制宜实施造林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林还草,耕地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方法,推广免耕法和作物留茬等措施,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恢复和建立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遏制土地荒漠化。
(四)严格控制宅基地
在城市,应坚决禁止建设别墅;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农村,搞新农村建设不宜提倡别墅型,而应在原有宅基地上建5~6层楼房,以确保至少在未来50年内不因宅基地而占用耕地。积极调动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维护环境的积极性。
(五)建立领导任期责任制
温总理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应制订责任制,各级政府领导人上任时,必须签订农田保护目标,占多少地,保多少地,建多少地,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离任时审计。
(六)加大西部开发力度,改善西部生产生活环境,开展向西部移民
西部是我国较落后地区,目前的生产生活环境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加剧东西部的这种差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的伟大决策。上世纪50年代青藏公路的开通,改变了西藏,而在西部大开发中建成的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更是从根本上改变西藏的交通状况,从而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也会以此为契机拉动青藏等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开发了,经济发展了,环境也就更有向好的方向和势头发展的保障。而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不断提升,鼓励东部人群向西部移民也当是国家在处理人与土地关系中的一种长远选择,况且这种选择也将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继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解决我国13亿(以后将是14亿、15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从根本上说,出路只有两条:一是保证必需的耕地数量与质量,二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研究、应用与推广。在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耕地上,种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棉花、果蔬,长出更繁茂绚丽的花草。多出一些袁隆平式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推动全国农村的科学种田,用高单产来弥补耕地的减少。此外,用科学方法寻找粮棉替代品,也是用以弥补耕地减少的重要手段。
(八)加大对违反土地政策,破坏土地资源的打击
面对我国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全体公民包括教育各级政府官员,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但同时必须加大对违反土地政策现象的教育处罚力度,对蓄意破坏土地资源的人,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土地尤其是耕地迅速减少的势头,18亿亩耕地的红线才不会在2020年前被突破。
(十)加强全民族教育,强化国民土地忧患意识
教育表面上似乎与土地无直接的联系,但是笔者在本文多次提到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人为破坏问题,侵占耕地问题,浪费土地资源问题,以及各级政府具体执行中央决策中的认识问题,等等,都是在本质上由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教育方式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地问题。为此,必须坚持长期在全民族中进行土地忧患意识的教育。当然,这里提到的这种教育不是单纯的片面的权宜之计,而应是贯穿于全民族,贯穿于各种层次,贯穿于整个品德与科学的教育体系之中。只有长期不懈地坚持教育,土地这一关乎所有人的大事,才能靠所有人来做好。
总之,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国民经济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处处抓好,时时抓好,长期抓好,以维护土地的环境效能,稳定耕地面积,在2020年前死守18亿亩耕地这条底线不动摇!(责任编辑:郭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