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大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民生活深处。
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中,日益显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参与和感受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彩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让每个人的艺术能力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地展示。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无疑是一种最高奖励。它是对学生音乐学习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音乐课对于每个音乐老师、对每个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新的,它就像一艘满载着希望和欢乐的船,由师生共同合作,在文化艺术的海洋里起航。它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能够“活”起来“动”起来呢?
一、激趣
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和积极参与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种自我潜能的唤醒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兴趣在先,被弱化了的知识点很容易接受,对改变“学生爱听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音乐教育现状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而激趣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猜谜激趣法
猜谜活动会勾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这样导入新课,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小青蛙》一课中,我让同学们猜:“身穿绿衣裳,眼睛长在头顶上,白肚皮,四条腿……”我还没说完,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再给学生看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视频,更把学生的兴趣推向了高潮。
(二)视频直观激趣法
播放相关的视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比较直观的让学生去了解它的内容,如果一味地用嘴去介绍长篇大论的作者或音乐背景,会使学生厌烦,听不进去。例如六年级的一首《中国人》,初听时学生说不好听,介绍刘德华时,他们认为已经不是现在当红的不流行了,然后我播放了一段现场演唱会的视频,学生们的注意力全在视频上了,接着就被演唱会的现场气氛所感染,每个同学都觉得很有意思,只听了两遍就学会了,之后还很喜欢唱这首歌呢。
(三)故事激趣法
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歌词非常的长,直接教授于学生的话学生觉得很枯燥,但上课前,就先给学生说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他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大,勇敢的带着敌人走进了埋伏圈……这悲惨的故事引起了学生共鸣,有了情感理解的铺垫,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欣赏歌曲,对歌词进行分析,每一段都在讲述故事,学生们唱起来很投入。
(四)诗歌激趣法
在六年级上册中,最后一个单元是古诗新唱。例如《静夜思》《读唐诗》等,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再加上背景音乐轻声朗诵,同学们都很陶醉的在听……之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诵和有节奏的朗诵,原来诗歌也可以这样唱,学生们都很感兴趣。
二、游戏与表演
游戏能让学生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因此,音乐课堂必须具有游戏倾向的方式进行,注重师生互动,不仅“行动”,更要“心动”。因为在游戏中,学生有大量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可以频繁地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得到节奏的训练,无形中丰富了他们追随音乐的直觉能力和音乐潜能;更重要的是,游戏中涉及的不经意的设计,还能锻炼学生把不同的音乐要素进行拼接的能力。这样,音乐学习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只要你激发了学生所具有的表演欲望,可让他们具有持久性的音乐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拓展,发挥创造力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例如六年级下册活动课《我爱我的家乡》中,同学们收集了家乡的风景、风俗、特色,有图片、有资料等,把它们编成了一首首不一样的歌曲。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总之,给学生一个空间,任他们思维自由翱翔,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我们应当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想象。别让我们的学生仅仅只是一个被教师操纵的机器,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课堂才能“活”起来。
音乐课的学习比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不追求结果的一致,更关注学生音乐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方式。因此,音乐课的评价,也是音乐课活跃的关键。
注重即时性评价。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认识水平,作为一个老师要及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一次上台交流的机会……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针对一年级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争星”活动,教师设计了一些“巧手星”“创意星”等激励物,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有突出表现,就给予及时表扬,强化他们求知的欲望,积极引领使其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上《走路》一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势,虽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什么姿势的都有,想象力很丰富,于是,我就让他们自己介绍自己模仿是什么动物,这个动作小动物是在做什么?学生们在其中体验到了快乐。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变化或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才会更有利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
想上一节富有“动”感的音乐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每节音乐课中找到一个令学生积极创造、表现自己的起点,引导学生们想做、想看的好奇心,让他们去思索、想象,改造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音乐课就一定能“活”起来、“动”起来。
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的学科教育中,日益显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参与和感受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彩的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心理,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艺术表现的乐趣。让每个人的艺术能力都能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地展示。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无疑是一种最高奖励。它是对学生音乐学习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音乐课对于每个音乐老师、对每个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是新的,它就像一艘满载着希望和欢乐的船,由师生共同合作,在文化艺术的海洋里起航。它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提高整体素质。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能够“活”起来“动”起来呢?
一、激趣
以调动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和积极参与为目的的课堂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由过去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种自我潜能的唤醒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兴趣在先,被弱化了的知识点很容易接受,对改变“学生爱听音乐但不爱上音乐课”的音乐教育现状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而激趣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猜谜激趣法
猜谜活动会勾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这样导入新课,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小青蛙》一课中,我让同学们猜:“身穿绿衣裳,眼睛长在头顶上,白肚皮,四条腿……”我还没说完,学生们顿时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再给学生看一段《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视频,更把学生的兴趣推向了高潮。
(二)视频直观激趣法
播放相关的视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比较直观的让学生去了解它的内容,如果一味地用嘴去介绍长篇大论的作者或音乐背景,会使学生厌烦,听不进去。例如六年级的一首《中国人》,初听时学生说不好听,介绍刘德华时,他们认为已经不是现在当红的不流行了,然后我播放了一段现场演唱会的视频,学生们的注意力全在视频上了,接着就被演唱会的现场气氛所感染,每个同学都觉得很有意思,只听了两遍就学会了,之后还很喜欢唱这首歌呢。
(三)故事激趣法
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歌词非常的长,直接教授于学生的话学生觉得很枯燥,但上课前,就先给学生说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他和你们的年龄差不多大,勇敢的带着敌人走进了埋伏圈……这悲惨的故事引起了学生共鸣,有了情感理解的铺垫,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欣赏歌曲,对歌词进行分析,每一段都在讲述故事,学生们唱起来很投入。
(四)诗歌激趣法
在六年级上册中,最后一个单元是古诗新唱。例如《静夜思》《读唐诗》等,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画面,再加上背景音乐轻声朗诵,同学们都很陶醉的在听……之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诵和有节奏的朗诵,原来诗歌也可以这样唱,学生们都很感兴趣。
二、游戏与表演
游戏能让学生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因此,音乐课堂必须具有游戏倾向的方式进行,注重师生互动,不仅“行动”,更要“心动”。因为在游戏中,学生有大量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游戏中,可以频繁地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得到节奏的训练,无形中丰富了他们追随音乐的直觉能力和音乐潜能;更重要的是,游戏中涉及的不经意的设计,还能锻炼学生把不同的音乐要素进行拼接的能力。这样,音乐学习与游戏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只要你激发了学生所具有的表演欲望,可让他们具有持久性的音乐学习动力和热情。
三、拓展,发挥创造力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例如六年级下册活动课《我爱我的家乡》中,同学们收集了家乡的风景、风俗、特色,有图片、有资料等,把它们编成了一首首不一样的歌曲。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总之,给学生一个空间,任他们思维自由翱翔,这是一种创造性学习。我们应当多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想象。别让我们的学生仅仅只是一个被教师操纵的机器,让他们自己往前走课堂才能“活”起来。
音乐课的学习比一般的知识性课程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不追求结果的一致,更关注学生音乐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倡导个性化的艺术学习方式。因此,音乐课的评价,也是音乐课活跃的关键。
注重即时性评价。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认识水平,作为一个老师要及时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话、一次上台交流的机会……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针对一年级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争星”活动,教师设计了一些“巧手星”“创意星”等激励物,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只要在某一个方面有突出表现,就给予及时表扬,强化他们求知的欲望,积极引领使其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上《走路》一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走路的姿势,虽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什么姿势的都有,想象力很丰富,于是,我就让他们自己介绍自己模仿是什么动物,这个动作小动物是在做什么?学生们在其中体验到了快乐。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变化或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才会更有利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促进其音乐能力的发展。
想上一节富有“动”感的音乐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每节音乐课中找到一个令学生积极创造、表现自己的起点,引导学生们想做、想看的好奇心,让他们去思索、想象,改造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音乐课就一定能“活”起来、“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