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先后于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各从教八年整,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中年教师,并且不少中年教师不但教学经验丰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科竞赛和教育科研等方面也常常起着领头羊的作用。然而受职业倦怠的困扰,不少中年教师慢慢不再对工作抱有热情,不再对学生有爱心和耐心,也不再注重个人的自我提升和发展。职业倦怠对中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都有负面的影响,因此,值得社会及个人的广泛重视。
一、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
目前最为各国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 & Jackson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在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中,他认为职业倦怠应该包含:第一,情绪衰竭,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第二,非人性化,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低个人成就感,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自我效能感丧失,或时常感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事实上,职业倦怠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要有效缓解和消除中年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必须要结合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从实际出发。
二、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影响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然而,在客观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还得靠教师本人。因此,笔者从个人视角提出以下几点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以便当我们面临或处于倦怠时,能第一时间从自身做起,尽快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个人专业的发展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要立足于知识更新迅猛的当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我们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也得于不断提升,内心的底气和自信心也得于提高,成就感也自然会取代倦怠感。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与中学生沟通时,不要老站在家长的角度,采用说教的口吻,要学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做朋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经常激励和表扬学生,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亲其师,信其道”,中年教师要努力凭借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自己,爱上自己的课。利用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愉快学和教师的愉快教,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
2.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和协作,争取领导的信任和肯定
首先,与同事相处时,要坦诚相待,心胸豁达,对待同事要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其次,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做让领导放心和信任的下属。同时,自己也要充分地信任领导的工作能力,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时能及时与领导沟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要及时地寻求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工作中心情舒畅,积极进取,不易引起职业倦怠。
3.与家长建立良性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中学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大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素质教育,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才华,促进其个性发展。但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往往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及教师如何促进孩子取得好成绩,其他因素都不重视,这样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被忽视,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情感。所以教师要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共同努力,从而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学会积极的应对技巧
中年教师因长期的生活磨砺,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面对压力和困扰时,通常会选择默默承受。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只会导致倦怠程度的加深。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中年教师都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式。如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社交活动和健身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个人的心态。同时,要学会多与人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认同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抑制倦怠滋生的目的。
三、结束语
中学中年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不但给教师个人带来危害,而且也给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解决中学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衷心期待有关部门切实关心中年教师的困难和需要,给予中年教师人文的关怀。作为中学中年教师,也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必须端正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和适应的能力,从大局出发,努力克服或远离倦怠心理,树立好自己美好的师者形象。
一、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
目前最为各国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 & Jackson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在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中,他认为职业倦怠应该包含:第一,情绪衰竭,即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第二,非人性化,即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表现为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第三,低个人成就感,即指个体对自我的评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自我效能感丧失,或时常感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事实上,职业倦怠并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期里,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要有效缓解和消除中年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必须要结合Maslach的倦怠三维度理论,从实际出发。
二、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影响中学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然而,在客观因素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能有效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还得靠教师本人。因此,笔者从个人视角提出以下几点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以便当我们面临或处于倦怠时,能第一时间从自身做起,尽快缓解或消除职业倦怠。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个人专业的发展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要立足于知识更新迅猛的当代,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我们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也得于不断提升,内心的底气和自信心也得于提高,成就感也自然会取代倦怠感。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与中学生沟通时,不要老站在家长的角度,采用说教的口吻,要学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做朋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经常激励和表扬学生,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亲其师,信其道”,中年教师要努力凭借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自己,爱上自己的课。利用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愉快学和教师的愉快教,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
2.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和协作,争取领导的信任和肯定
首先,与同事相处时,要坦诚相待,心胸豁达,对待同事要有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其次,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做让领导放心和信任的下属。同时,自己也要充分地信任领导的工作能力,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时能及时与领导沟通,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要及时地寻求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工作中心情舒畅,积极进取,不易引起职业倦怠。
3.与家长建立良性的关系
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中学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大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素质教育,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才华,促进其个性发展。但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往往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及教师如何促进孩子取得好成绩,其他因素都不重视,这样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被忽视,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情感。所以教师要增进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白“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共同努力,从而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学会积极的应对技巧
中年教师因长期的生活磨砺,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面对压力和困扰时,通常会选择默默承受。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只会导致倦怠程度的加深。因此,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中年教师都应学会自我调节的方式。如平时积极参加各种健康的社交活动和健身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改善个人的心态。同时,要学会多与人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认同自己的感受,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抑制倦怠滋生的目的。
三、结束语
中学中年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不但给教师个人带来危害,而且也给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解决中学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衷心期待有关部门切实关心中年教师的困难和需要,给予中年教师人文的关怀。作为中学中年教师,也应勇于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使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必须端正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和适应的能力,从大局出发,努力克服或远离倦怠心理,树立好自己美好的师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