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中职学校种植专业的《植物保护》教学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保护专业课程内容庞杂,主要讲授农业生产中病虫草鼠害的识别、诊断、一般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调查测报与综合防治技术等,其教学内容涵盖了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等多个方面,专业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且植物保护课程是种植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季节性、地域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学过程缺乏一定逻辑趣味,特别是现在中职生,尤其是农业学校的中职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尤其是对农业知识缺乏兴趣,应用单一的传统教学已经不适合他们的学习,激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农业中职《植物保护》教学的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及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学习植物保护的欲望。以下是本人从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
  
  一、概述植物保护在种植专业中的重要性及对学生的要求
  
  在上植物保护的第一节课,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保护在种植专业中的地位,如果没有植物保护介入,在农业生产中就可能忽略植物的生理特性,在种植植物的设计规划中误种植物,就可能有劣质的种子、苗木,从而对环境和植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农业生产的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只有全面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才能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植物保护技术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职业技能,技能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因此植物保护应覆盖植物生产的全过程[1]。在专业技能上,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具备以下能力,即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田间识别和室内鉴定,能够对病虫草害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能够依据调查和鉴定的结果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能够合理运用药剂和器械实施防治,能够分析防治效果并总结经验。在职业素养上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和安全生产意识。
  
  二、熟悉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植物保护》作为研究植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一门学科,其特点一是实践性,该课程最终目的是对植物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种植相关专业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从事植物生产工作的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综合性,整个课程包含植物病虫害,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植物生产中杂草的防除以及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技术等内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动态描述,又有静态分析,其知识面广,容量大,综合性强。在明晰学科特点的同时,还要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应该围绕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一方面,根据能力的要求组织知识传授,另一方面,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传授知识来影响能力的形成,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能解决植物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改进教学内容,加强生产实践
  
  由于植物病虫草害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植物种类发生及为害的情况不同,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也各有差异,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在教材的把握上,要求做到重点突出、特色分明,为此,删去教材中与实际无关的病虫种类,增加一些当地新发现且发生严重的病害和虫害的识别、危害特点、防治措施,以及最新植物保护研究动态、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突出地方性,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过去病虫害防治课“理论多而操作少”的作法,强调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不但了解病虫特性,知道怎样防治,更要会实际操作,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还要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对病害防治、药液配制、药械器具使用等都要亲自动手操作,做到熟练掌握,确保学得会、用得上,严格考核,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日后工作能力,因此,必须严格检查学生每次实验实习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确保人人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实践表明,学用结合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利用实习及假日时间,带学生走出校门,到附近的植物种植区参加生产实践,便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师生讨论和病虫鉴定解决附近农民生产实际问题,通过对当地病虫草害的识别鉴定、调查预测、防治实践及总结,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不仅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四、采用多種教学方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融“教、学、做”于一体,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教学手段革新的主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具体组织教学时,可灵活采用现场教学、演示教学、实验观察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和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一)现场教学法
  利用校内外实验基地,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现场观察病虫为害的真实情景,并在现场实施防治,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培养职业能力,同时也得到职业氛围的熏陶,以求实现“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
  如在讲解叶部病害时,带学生到学校附近观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白菜软腐病等的病害症状,让学生对这些病害症状有个正确的整体的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以后对病害的正确诊断,同时让学生观察病害发生部位,老师讲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意见。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防治方案。此法既有效讲解了课程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针对植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且为害特点相似或者害虫形态相似,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较多的知识,教师可利用实物或者利用图片资料进行对比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为害特点或者害虫形态的区别,达到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充分掌握病害的症状特点、以及害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各虫态的为害特点。如稻瘿蚊为害造成的水稻标葱和稻纵卷叶螟造成的卷叶的区别,白菜霜霉病和白菜软腐病的症状区别,让学生对发生为害特点相近的病虫害有个初步的印象。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的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对于受条件限制无法实际操作的项目任务,可结合生产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提出生产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局面,将教学变为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具有科学性、明显的实用性、优越性。在种植专业《植物保护》教学的实践中,应当有选择性地在特定部分章节使用案例教学法。如农业害虫防治、植物病害防治和病虫害的测报等在某些没有发生的年份均可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组织提炼出曾经发生过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选择实践性强的,不常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特殊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实际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备选内容。如生物防治案例教学法,由教师阐述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及方法,然后选择适合进行生物防治的害虫及天敌有哪些种类,由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信息资料进行调研,进行研讨总结出农业生产中典型的生物防治案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要认真对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农药药害发生的案例,例举一些违反操作规程或方法不当,或不合理的使用农药的案例,让学生们进行分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从中启发学生思考应怎样合理的安全使用农药。如农药的容器装食物引起食物中毒案例,农药浓度使用过高案例,喷药后采摘农作物或果实过早的案例,除草剂使用时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如多雨、低温导致药害的案例等。又如植物病虫害诊断案例,可阐述植物在田间发生病害的症状特点,让学生根据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在田间的分布形式,根据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判断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类型,及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在桑田中发现零星枯死株,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病害还是虫害?应该怎样进行类似植物病虫害的诊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引起该现象植物的原因有哪几种可能,怎样进行正确的植物病害诊断。
  (四)讨论分析法
  在课程教学进行中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每个工作任务、学习目标的完成,进行讨论和分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如近两年来,宜州市的桑树青枯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桑树的成长,影响桑叶的质量和产量,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蚕农的收入,因此,该病已达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让学生以农业技术员的身份以小组为单位对该病病因及为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查资料并进行讨论,找出更合理且可行性较强的防治方法,同时,教师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方式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相互交流沟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运用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专业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通过将各种教学素材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进行科学合理编排,应用于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得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得以形象化、趣味化展现,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4]。同时通过校园网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平台浏览该专业的教学信息,了解最新的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板书、挂图”式教学模式机械、枯燥、信息量少的缺点,使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给植物保护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传统教学中,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标题进行板书,而受制于课时和板书空间的限制,教师无法对全部有用的内容进行板书。多媒体的引入使得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板书外,能够自如地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旁征博引的内容,这就使得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得以大大提高。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相对全面的专业知识,为学生今后的植保“综合生产实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农业昆虫学中讲授蝗虫的生物学习性时,如果单纯进行描述,学生完全依靠个人想象常常会感觉一头雾水。通过播放录像资料,学生便能直观形象地看到蝗虫的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习性,让学生对蝗虫的生物学习性更加清晰的印在记忆中。在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当注意克服速度太快、信息量太大的缺点,同时还应注意师生互动和双向交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让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能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把知识尽可能的学透,是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尽的义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多能的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能成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的带头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为中国的农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国胜.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
  [2]吴兆明,盛立强.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高职《社会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37-40.
  [3]周顯忠,刘丽云,赵学玮植保教学中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8)2
  [4]樊钰虎,王进军,丁伟.多媒体在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利与弊.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民族农业学校)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王久英 教学评析:段洪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约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引进质数、合数两个概念。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分解质因数和秋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
期刊
[摘要]中专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厌学现象已相当普遍,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研究,逐步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厌学现状的教学策略。即深入学生实际,找准厌学的原因。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发现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思想症结,求知欲望不强;不良行为干扰,学习秩序混乱;惰性严重,贪图安逸享乐;针对上述状况,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优化教学方法上。即注重基础差异,
期刊
[摘要]处于十几岁的青少年,不仅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也学会了模仿和参与。这个时候,他们进入了叛逆期,开始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逆反情绪,让家长和老师总会感觉到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无奈之情。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如何让大人与孩子的心紧紧相贴……  [关键词]叛逆 反抗 心理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们陆陆续续返回了校园,他们从一种放松的状态又跨入了学习的紧张气氛中,重新回到了校园里,不仅要进入学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为教学的一大热点,小组合作学习在推进教育改革起着积极的作用。而许多老师只盲目追求课堂热闹气氛,流于形式,存在误导和偏差,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低。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必须进一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通过平时课堂教学观察发
期刊
[摘要]学生流失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农村职校,学生流失现象更加严重。本文分析了农村中职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职校 学生流失 原因 对策    在当前中国职教大发展的形势下,却出现了职校生特别是农村职校生流失相当严重的尴尬局面。是何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加强对策,确保学生招得来,留得住?则成了职业教育工作者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中职校流失
期刊
[摘要]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即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学校德育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感染力,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本文分析了“三生教育”在德育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并对推进学校德育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三生教育 学校德育    一、“三生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作
期刊
[摘要]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和地图关系密切。地图可以说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各种地理知识大多都要地图来说明。学生读懂了地图,掌握了地图,就会获得正确的地理概念、原理,获得科学的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和读图能力,这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所在。  [摘要]重视地图学习 分清地图类型 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用图能力    地图是以图例、符号等记录和专递地理信息
期刊
[摘要]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全过程、全身心地参与,既要互动——师生双向的交流,又要感动——身临其境的体验;既要知人论世——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涵咏咀嚼——品味揣摩后的顿悟和灵感。从而知识更丰富,技巧更熟练,情感受熏陶,精神受洗礼。   [关键词]诗歌教学 《蜀相》 知人论世 涵咏咀嚼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蜀相》是中职《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首诗歌,第六单元是全册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提出了在学英语时如何加强文化的学习以及文化学习的内容。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英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源于文化,并且与文化密不可分。我们可以把语言比作树,把文化比作森林,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那等于见树不见林,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地使用所学的语言。外语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化学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有效学习 电化教学 创新精神    一、引言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修1:23个,必修2:18个。新教材中的实验与旧教材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多实验只阐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