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慢、差、费的现象,这和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的“结论化”倾向有直接关系。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借鉴黄厚江老师共生写作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对作文教学中经验同享的重要性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经验共享;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里,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激发写作欲望,写出独立之思想、真实之性情;并且鼓励其养成乐于切磋交流、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习惯,让其在分享、倾听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文知识、人生体悟,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切实增强写作能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打破原有作文教学的桎梏,寻找更符合写作规律、更适应学生习作需求的写作教学方式。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努力把共生写作运用到教学之中,有了很多的收益,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现在就结合“有用与无用”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课堂实录来谈谈我的认识。
[课堂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刘铭同学上台投影并朗读他的作文《旧香炉》。
(刘铭同学上台朗读,声音浑厚响亮。学生听读很认真,听完后集体响亮鼓掌)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可以看出,《旧香炉》获得的同学们的高度认可,下面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听读感受。
汤叶(很激动):我认为老师打分底了,这篇文章应该能打到60分上面。他把过年祭祖的场景写的很细、很传神,我家过年祭祖时就是这样。
……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听听创作者刘铭的创作感受,并欢迎他传授一些经验。
(学生热烈鼓掌)
刘铭:(脸红了,有些羞涩,但声音很响亮)我在构思的时候,想到英语课上学到的关于杂物间的课文,我就想我家的杂物间里有哪些看似无用却很有用的东西,然后我就想到了旧香炉。当时感觉很好,很顺地就把一篇文章写了下来。我的收获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把文章驾驭的更好,而且写作的灵感的获得首先需要我们能把思维打开。
师: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我们刘铭同学更是拓展了语文外延,真正中西合璧。下面我们来欣赏议论文优秀力作。首先请同学们赏读王智豪的《何见其用?》
(王智豪上讲台投影习作并朗读,学生听读后没鼓掌,但发出了“嗷呜”的惊叹声,师生都笑了。)
师:来,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发出这种声音?
周永幸:我都要惊呆了,他用了很多论据,而且我都不知道。
……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王智豪,你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么?
王智豪:我同意,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以后写作文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师:你文章的论据不仅惊呆了同学,也折服了老师。请你谈谈你的经验。
王智豪:我觉得平实积累素材,在精不在多,重点积累几个,而且要挑那些“冷门”一点或文学味强一点的素材积累,把它们了解全面深透些,你才能更好地用、更广泛地用。例如文中梵高、菲茨杰拉德的例子,我在很多作文中都用过;还有一点,就是老师你刚才说的“文史不分家”,我觉得一定要学会思路发散,才能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开阔。例如我文章中的公车上书、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段祺瑞都是来自历史课堂。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王智豪给我们分享的宝贵的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压轴作品贾天荣的《有用无用,见于境界》。
(贾天荣上讲台投影习作并朗读,学生听读后热烈鼓掌。)
师:看来贾天荣的文章征服了同学们,为什么呢?
谢宇晨:套话就不讲了,我最喜欢的是他文中的庄子。我想听听贾天荣的创作感想。
(大多数同学眼睛亮亮的,狠狠点头,不少人说:“是啊是啊,要分享。”)
贾天荣:我比较喜欢庄子,我最近在专攻庄子。上次老师建议我在写文章时把庄子用进去,说要“学以致用”,我这次就大胆地用了,效果不错。我觉得庄子应该是个万能型材料,同学们在积累素材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最好是人文性强一点的,耐心多读多了解,会很有益处。这个观点其实和王智豪是一样的。
师:贾天荣和王智豪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写议论文的经验。他俩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经验:议论文素材要精、要钻,了解全面了,才能更好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共赏了精彩的文章,更共享了同学们宝贵的经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铭、王智豪、贾天荣给我们明证:只要用心,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同样能写出出彩的好文。期待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分析、反思这堂课,我对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点收获:
1.要把课堂主权交还学生,进行写作经验分享。我们的作文讲评通常是让学生赏读文章好在哪里。至于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好,非得有写作者的“心路”呈现,我们方能感知之所以好的“冰山一角”。常写下水文的老师对这一点会有非常鲜明的感受。由此作文讲评课完全可以突破指出得失、赏析优秀文的模式,而改为赏析和写作经验共享的方式。
2.经验同享能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实效。从这堂课课堂氛围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有切实的实效性。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交流的氛围很愉悦。尤其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在分享写作经验时,讲得虽然还不够细致深入,但点很清楚且抓住了写作的要害。
3.这堂课在立意的高下、选材的选择运用等方面达到共生。充分地激活了课堂生成资源,生与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分享自己写作的经验。这种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总之,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讲评应把课堂主权更多地交还学生,进行写作经验的唤醒和分享。这样的课堂本色、自然,不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问修养、教学功底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促进老师成长;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其更真诚地写作。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经验共享;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作作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里,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激发写作欲望,写出独立之思想、真实之性情;并且鼓励其养成乐于切磋交流、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习惯,让其在分享、倾听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文知识、人生体悟,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切实增强写作能力。这就意味着必须打破原有作文教学的桎梏,寻找更符合写作规律、更适应学生习作需求的写作教学方式。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努力把共生写作运用到教学之中,有了很多的收益,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现在就结合“有用与无用”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课堂实录来谈谈我的认识。
[课堂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刘铭同学上台投影并朗读他的作文《旧香炉》。
(刘铭同学上台朗读,声音浑厚响亮。学生听读很认真,听完后集体响亮鼓掌)
师:从同学们的掌声可以看出,《旧香炉》获得的同学们的高度认可,下面请同学们自由交流听读感受。
汤叶(很激动):我认为老师打分底了,这篇文章应该能打到60分上面。他把过年祭祖的场景写的很细、很传神,我家过年祭祖时就是这样。
……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听听创作者刘铭的创作感受,并欢迎他传授一些经验。
(学生热烈鼓掌)
刘铭:(脸红了,有些羞涩,但声音很响亮)我在构思的时候,想到英语课上学到的关于杂物间的课文,我就想我家的杂物间里有哪些看似无用却很有用的东西,然后我就想到了旧香炉。当时感觉很好,很顺地就把一篇文章写了下来。我的收获就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能把文章驾驭的更好,而且写作的灵感的获得首先需要我们能把思维打开。
师:俗话说“文史”不分家,我们刘铭同学更是拓展了语文外延,真正中西合璧。下面我们来欣赏议论文优秀力作。首先请同学们赏读王智豪的《何见其用?》
(王智豪上讲台投影习作并朗读,学生听读后没鼓掌,但发出了“嗷呜”的惊叹声,师生都笑了。)
师:来,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发出这种声音?
周永幸:我都要惊呆了,他用了很多论据,而且我都不知道。
……
(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王智豪,你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么?
王智豪:我同意,其实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以后写作文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师:你文章的论据不仅惊呆了同学,也折服了老师。请你谈谈你的经验。
王智豪:我觉得平实积累素材,在精不在多,重点积累几个,而且要挑那些“冷门”一点或文学味强一点的素材积累,把它们了解全面深透些,你才能更好地用、更广泛地用。例如文中梵高、菲茨杰拉德的例子,我在很多作文中都用过;还有一点,就是老师你刚才说的“文史不分家”,我觉得一定要学会思路发散,才能让文章内容更丰富、视野更开阔。例如我文章中的公车上书、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段祺瑞都是来自历史课堂。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王智豪给我们分享的宝贵的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压轴作品贾天荣的《有用无用,见于境界》。
(贾天荣上讲台投影习作并朗读,学生听读后热烈鼓掌。)
师:看来贾天荣的文章征服了同学们,为什么呢?
谢宇晨:套话就不讲了,我最喜欢的是他文中的庄子。我想听听贾天荣的创作感想。
(大多数同学眼睛亮亮的,狠狠点头,不少人说:“是啊是啊,要分享。”)
贾天荣:我比较喜欢庄子,我最近在专攻庄子。上次老师建议我在写文章时把庄子用进去,说要“学以致用”,我这次就大胆地用了,效果不错。我觉得庄子应该是个万能型材料,同学们在积累素材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最好是人文性强一点的,耐心多读多了解,会很有益处。这个观点其实和王智豪是一样的。
师:贾天荣和王智豪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写议论文的经验。他俩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经验:议论文素材要精、要钻,了解全面了,才能更好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共赏了精彩的文章,更共享了同学们宝贵的经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铭、王智豪、贾天荣给我们明证:只要用心,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同样能写出出彩的好文。期待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分析、反思这堂课,我对作文教学有以下几点收获:
1.要把课堂主权交还学生,进行写作经验分享。我们的作文讲评通常是让学生赏读文章好在哪里。至于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好,非得有写作者的“心路”呈现,我们方能感知之所以好的“冰山一角”。常写下水文的老师对这一点会有非常鲜明的感受。由此作文讲评课完全可以突破指出得失、赏析优秀文的模式,而改为赏析和写作经验共享的方式。
2.经验同享能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实效。从这堂课课堂氛围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有切实的实效性。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交流的氛围很愉悦。尤其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学生在分享写作经验时,讲得虽然还不够细致深入,但点很清楚且抓住了写作的要害。
3.这堂课在立意的高下、选材的选择运用等方面达到共生。充分地激活了课堂生成资源,生与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分享自己写作的经验。这种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总之,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讲评应把课堂主权更多地交还学生,进行写作经验的唤醒和分享。这样的课堂本色、自然,不但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学问修养、教学功底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促进老师成长;更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其更真诚地写作。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