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班级活动室一角开设了“小厨房”,幼儿可以真实地操作厨房用具,以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等方式,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经过教师一年多的思考与摸索,我们的孩子在一次次亲身实践中,安全自护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做法。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安全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33-2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们在大班活动室一角开设了区域游戏“小厨房”,幼儿可以真实地操作厨房用具,加工和制作美味可口的食物。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等方式,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且学会一些正确的、安全的操作方法,让他们的操作和探索更加酣畅,获得更多积极的、快乐的体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安全自护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一、巧用情境表演,提升幼儿安全自护意识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中提到:“学前儿童对危险情境的认识不足常常导致意外的发生”,因此,加强幼儿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的认知、提高幼儿安全自护的意识,能有利于幼儿及时发现身边的危险。如果教师只是用描述性地语言对幼儿进行说教,很难会引起幼儿的重视。“情境表演”恰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生动再现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巧妙地让幼儿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因此针对小厨房活动编排的情境表演,贴近幼儿实际生活,除了能唤起幼儿对厨房活动的兴趣,还能加深幼儿对生活中安全问题的关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适应生活的关键是经验”,在班级开设“小厨房”区域之初,我们特别邀请“星猫特工队”来到幼儿园,围绕用餐礼仪和食品安全表演了大型情景剧,在普及幼儿厨房知识的同时,初步唤起他们对厨房中活动的兴趣。当小厨房游戏在班级拉开序幕后,情境表演的内容就更加深入了。围绕安全自护方面的内容,既有针对卫生安全的清洗与清洁;也有操作中的规范与安全;还有工具使用的要领与安全。不仅如此,情境表演的创作者与编排者,也由最初的教师(即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及时捕捉,发现幼儿容易忽视的安全自护内容,编排成情境表演,巧妙地提示幼儿在厨房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逐渐过渡到幼儿自身(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发地关注与发现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办法,编排成情境表演,生动地告诉同伴进入厨房要注意哪些危险)。有了这些情境表演的生动“提示”,幼儿更加自主地关注游戏中的安全与自护,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安全自护的经验。
二、泛用身边资源,拓展幼儿安全自护知识
虽说“适应生活的关键是经验”,而要做到“驾御生活”还需要幼儿自身有较强的能力。为了让大班的幼儿在小厨房活动开展过程中,积累安全自护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自护能力,我们还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
1.家长资源
每个幼儿的家里都有厨房,家长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经过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们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里,他们不再拒绝孩子进入厨房,而是耐下心来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示范,有的家长甚至指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择菜、洗菜、切菜等等。有了这样一对一的帮助和指导,孩子们在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得到了更多的练习,收获了更多的经验。
2.视频资源
动画视频生动、有趣,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在万能的网络中,我们很快就寻找到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视频:如巧虎安全视频、儿童安全視频等等,它们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厨房中存在哪些危险,遇到厨房中的危险可以怎么做等等,比起简单地说教,孩子们更加记忆深刻。
3.绘本资源
在我们的身边,与厨房中安全自护内容相关的绘本很多,象《顶顶顶不能随便进厨房》、《厨房里的魔法》、《熊婆婆的厨房乱糟糟》等都是很有教育价值且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此外,还有一些安全教育读本,内容也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将这些绘本投放在班级的阅读区,幼儿在平时的翻看中,总会有许多收获!
三、智定活动目标,提高幼儿安全自护技能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中,教育者必须选择与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与学前儿童接受能力相吻合的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能起到指引作用的“活动目标”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同是大班幼儿,但因为自身兴趣、家庭环境、家长观念等众多因素,他们的经验与能力也有许多的差别,单一维度的目标显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小厨房区域游戏的活动目标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梳理,经过反复推敲,初步将大班幼儿的安全自护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认识简单的安全标识,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厨房基本用具的方法。
层次二:关注身边的事物,尝试迁移已有经验,分析、探索一些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尝试正确使用厨房用具。
层次三:对收集到的经验进行分类、整理,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较为正确地预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自主解决。
有了目标的具体指引,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尽量选择一些“易于操作,技能单一”的内容,有时往往会结合此年龄段幼儿应该掌握的手工技能,思考游戏中幼儿制作的食谱,如拌凉菜、裹饭团、包饺子(馄饨)、搓元宵、擀面皮等,烹饪的环节多由老师或家长志愿者操作完成,这样幼儿既能熟悉厨房用具的操作方法,也能在简单的操作中建立一些活动的规则。
当幼儿较好地达成第一层次的目标后,开始对烹饪自己制作的食材“跃跃欲试”,根据他们的“建议”,我们在区域中提供了一些易于操作的电器,如煮蛋器、榨汁机、电磁炉、微波炉等,制作的内容增加了一些通过简单蒸煮就可以完成的美味:如果汁元宵、蒸鸡蛋、蒸饺等等。难度的增加,让幼儿逐渐学会观察身边成人的操作,不断积累厨房工作的经验,在他们乐此不疲地游戏中,不断迁移已有经验,分析、探索“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较好地提高了对“危险”的判断能力。 当然,我们最终希望幼儿能提前预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用恰当的方式自主解决,较好地实现安全自护的目的。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一些需要整合经验与技能的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对收集到的经验进行分类、整理,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区域中付诸实践,如:美味寿司、三鲜面、鸡蛋饼等等。当孩子们带着问题主动的观察、寻找,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答案,通过集体的互动交流,他们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亲身实践中,安全自护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活用图示标识,强化幼儿安全自护行为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或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仅靠教师在一边反复提醒,显然会打断幼儿的游戏,并且这些看似好心的提示往往会让游戏中的幼儿“无所适从”。此时,适时地呈现一些图示和标识,即可以对一些有需要的幼儿起到及时提醒、警示的作用,也不会干扰其他幼儿的游戏。
在活动前,我们会和孩子们共同商讨进入区域时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将这些“约定”呈现在区域中,孩子们也会及时把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记录下来。这些都成为制作区域中图示与标识的重要“素材”。
如果游戏中即将出现新的电器或工具,我们也会提前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安全使用的方法与规范,回到班级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答案,共同制作出相关的安全图示。例如在一次制作“蒸鸡蛋”的活动前,孩子们纷纷提出需要用到微波炉,那么,使用微波炉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孩子们首先想到自己回家找答案,观察、询问后获取了好多的信息,和同伴们一商量,很快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用图示一条条记录出来,这样一来,操作微波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作用很大呢!
在我们的区域中,不仅有指导和提示幼儿操作的“安全图标”,我们还对区域中陈列的所有物品都贴有对应的“实物图标”,方便幼儿摆放与整理各类工具、电器、物品,在使用后较好地做到“物归原处”。此外,我们也会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增加一些“辨识图标”,让幼儿的操作便捷有趣。例如在幼儿操作中,经常会用到电器的开关,为了让操作更加便捷,孩子们会设计出更加醒目的开关图标,通过投票推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标贴在电器开关上,这样一来,每次的操作都会有趣很多。
一段时间以来,班级中的“小厨房”成了孩子们争先去选择的区域内容,他们在小厨房活动中投入探索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欣喜,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从“会玩”逐渐到“慧玩”,安全自护的能力:他們会自发地带着问题自主地收集、整理;也会和同伴一起交流、分析;他们还会主动地探索、反思……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地传授与灌输,而是认真倾听、主动退位、耐心观察,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地探索和发现,在掌握安全自护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他们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自我学习”的能力。
当然,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一个区域活动就可以完成的,它更应随机地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但我们相信,在这个充满“危险与挑战”的厨房里,在孩子们一次次地探索与实践中,他们最终会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他们也会带着这份“智慧”走进日常的生活中,去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做更安全,提前预知和避免危险的发生,让健康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安全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33-2
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们在大班活动室一角开设了区域游戏“小厨房”,幼儿可以真实地操作厨房用具,加工和制作美味可口的食物。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以自主探究、同伴合作等方式,发现和解决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且学会一些正确的、安全的操作方法,让他们的操作和探索更加酣畅,获得更多积极的、快乐的体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幼儿安全自护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一、巧用情境表演,提升幼儿安全自护意识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中提到:“学前儿童对危险情境的认识不足常常导致意外的发生”,因此,加强幼儿对危险情境及事故原因的认知、提高幼儿安全自护的意识,能有利于幼儿及时发现身边的危险。如果教师只是用描述性地语言对幼儿进行说教,很难会引起幼儿的重视。“情境表演”恰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生动再现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巧妙地让幼儿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因此针对小厨房活动编排的情境表演,贴近幼儿实际生活,除了能唤起幼儿对厨房活动的兴趣,还能加深幼儿对生活中安全问题的关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适应生活的关键是经验”,在班级开设“小厨房”区域之初,我们特别邀请“星猫特工队”来到幼儿园,围绕用餐礼仪和食品安全表演了大型情景剧,在普及幼儿厨房知识的同时,初步唤起他们对厨房中活动的兴趣。当小厨房游戏在班级拉开序幕后,情境表演的内容就更加深入了。围绕安全自护方面的内容,既有针对卫生安全的清洗与清洁;也有操作中的规范与安全;还有工具使用的要领与安全。不仅如此,情境表演的创作者与编排者,也由最初的教师(即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及时捕捉,发现幼儿容易忽视的安全自护内容,编排成情境表演,巧妙地提示幼儿在厨房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逐渐过渡到幼儿自身(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发地关注与发现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办法,编排成情境表演,生动地告诉同伴进入厨房要注意哪些危险)。有了这些情境表演的生动“提示”,幼儿更加自主地关注游戏中的安全与自护,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安全自护的经验。
二、泛用身边资源,拓展幼儿安全自护知识
虽说“适应生活的关键是经验”,而要做到“驾御生活”还需要幼儿自身有较强的能力。为了让大班的幼儿在小厨房活动开展过程中,积累安全自护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安全自护能力,我们还充分地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
1.家长资源
每个幼儿的家里都有厨房,家长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家长成为我们的共同研究者和合作伙伴。经过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们积极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里,他们不再拒绝孩子进入厨房,而是耐下心来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操作和示范,有的家长甚至指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择菜、洗菜、切菜等等。有了这样一对一的帮助和指导,孩子们在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的过程中,身临其境,得到了更多的练习,收获了更多的经验。
2.视频资源
动画视频生动、有趣,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在万能的网络中,我们很快就寻找到一些适合幼儿观看的动画视频:如巧虎安全视频、儿童安全視频等等,它们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厨房中存在哪些危险,遇到厨房中的危险可以怎么做等等,比起简单地说教,孩子们更加记忆深刻。
3.绘本资源
在我们的身边,与厨房中安全自护内容相关的绘本很多,象《顶顶顶不能随便进厨房》、《厨房里的魔法》、《熊婆婆的厨房乱糟糟》等都是很有教育价值且是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此外,还有一些安全教育读本,内容也十分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将这些绘本投放在班级的阅读区,幼儿在平时的翻看中,总会有许多收获!
三、智定活动目标,提高幼儿安全自护技能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中,教育者必须选择与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与学前儿童接受能力相吻合的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能起到指引作用的“活动目标”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同是大班幼儿,但因为自身兴趣、家庭环境、家长观念等众多因素,他们的经验与能力也有许多的差别,单一维度的目标显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小厨房区域游戏的活动目标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梳理,经过反复推敲,初步将大班幼儿的安全自护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认识简单的安全标识,学会正确、安全地使用厨房基本用具的方法。
层次二:关注身边的事物,尝试迁移已有经验,分析、探索一些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尝试正确使用厨房用具。
层次三:对收集到的经验进行分类、整理,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较为正确地预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用恰当的方式自主解决。
有了目标的具体指引,在活动开展的初期,我们尽量选择一些“易于操作,技能单一”的内容,有时往往会结合此年龄段幼儿应该掌握的手工技能,思考游戏中幼儿制作的食谱,如拌凉菜、裹饭团、包饺子(馄饨)、搓元宵、擀面皮等,烹饪的环节多由老师或家长志愿者操作完成,这样幼儿既能熟悉厨房用具的操作方法,也能在简单的操作中建立一些活动的规则。
当幼儿较好地达成第一层次的目标后,开始对烹饪自己制作的食材“跃跃欲试”,根据他们的“建议”,我们在区域中提供了一些易于操作的电器,如煮蛋器、榨汁机、电磁炉、微波炉等,制作的内容增加了一些通过简单蒸煮就可以完成的美味:如果汁元宵、蒸鸡蛋、蒸饺等等。难度的增加,让幼儿逐渐学会观察身边成人的操作,不断积累厨房工作的经验,在他们乐此不疲地游戏中,不断迁移已有经验,分析、探索“新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较好地提高了对“危险”的判断能力。 当然,我们最终希望幼儿能提前预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并用恰当的方式自主解决,较好地实现安全自护的目的。因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一些需要整合经验与技能的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对收集到的经验进行分类、整理,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区域中付诸实践,如:美味寿司、三鲜面、鸡蛋饼等等。当孩子们带着问题主动的观察、寻找,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答案,通过集体的互动交流,他们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在亲身实践中,安全自护的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活用图示标识,强化幼儿安全自护行为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状况,或是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仅靠教师在一边反复提醒,显然会打断幼儿的游戏,并且这些看似好心的提示往往会让游戏中的幼儿“无所适从”。此时,适时地呈现一些图示和标识,即可以对一些有需要的幼儿起到及时提醒、警示的作用,也不会干扰其他幼儿的游戏。
在活动前,我们会和孩子们共同商讨进入区域时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将这些“约定”呈现在区域中,孩子们也会及时把活动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记录下来。这些都成为制作区域中图示与标识的重要“素材”。
如果游戏中即将出现新的电器或工具,我们也会提前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安全使用的方法与规范,回到班级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答案,共同制作出相关的安全图示。例如在一次制作“蒸鸡蛋”的活动前,孩子们纷纷提出需要用到微波炉,那么,使用微波炉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孩子们首先想到自己回家找答案,观察、询问后获取了好多的信息,和同伴们一商量,很快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用图示一条条记录出来,这样一来,操作微波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作用很大呢!
在我们的区域中,不仅有指导和提示幼儿操作的“安全图标”,我们还对区域中陈列的所有物品都贴有对应的“实物图标”,方便幼儿摆放与整理各类工具、电器、物品,在使用后较好地做到“物归原处”。此外,我们也会根据幼儿的需要及时增加一些“辨识图标”,让幼儿的操作便捷有趣。例如在幼儿操作中,经常会用到电器的开关,为了让操作更加便捷,孩子们会设计出更加醒目的开关图标,通过投票推选出自己喜欢的图标贴在电器开关上,这样一来,每次的操作都会有趣很多。
一段时间以来,班级中的“小厨房”成了孩子们争先去选择的区域内容,他们在小厨房活动中投入探索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欣喜,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孩子们从“会玩”逐渐到“慧玩”,安全自护的能力:他們会自发地带着问题自主地收集、整理;也会和同伴一起交流、分析;他们还会主动地探索、反思……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地传授与灌输,而是认真倾听、主动退位、耐心观察,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地探索和发现,在掌握安全自护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他们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自我学习”的能力。
当然,幼儿的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一个区域活动就可以完成的,它更应随机地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但我们相信,在这个充满“危险与挑战”的厨房里,在孩子们一次次地探索与实践中,他们最终会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他们也会带着这份“智慧”走进日常的生活中,去看一看、想一想,怎样做更安全,提前预知和避免危险的发生,让健康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